59歲男「下背痛」就醫...確診「泌尿上皮細胞癌」轉移肝臟
▲一名男性因下背痛就醫,沒想到確診泌尿上皮細胞癌。(圖/記者嚴雲岑攝)
一名59歲遊先生沒有任何慢性疾病,日前因右側下背痛來門診,檢查發現右側腎臟腫瘤並有肝臟侵犯,手術切除後確診爲「右側泌尿上皮細胞癌」合併肝臟轉移。
收治該病例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血液腫瘤科賴逸萱主治醫師指出,泌尿上皮細胞癌指的是在膀胱、輸尿管或腎盂的上皮組織產生病變,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膀胱癌爲國人男性罹癌第9名,以往對於轉移性泌尿上皮細胞癌的治療方式主要以含鉑金類(Platinum)的化學治療爲主,但是鉑金類的藥物具有腎毒性,對於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可能也不適用。
賴逸萱說,臨牀上甚至會遇到因爲患者害怕化療副作用而需中斷治療的情形,而遊先生在接受傳統全身性化學治療,不過疾病還是持續進展惡化,由於遊先生的癌細胞有表現PD-L1蛋白質(PD-L1:90%),後續接受免疫治療,經過半年多的治療,目前疾病控制良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血液腫瘤科賴逸萱主治醫師。(圖/記者趙於婷攝)
免疫治療藥物是一種單株抗體,一般稱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利用靜脈注射到病人體內,藥物會與標的蛋白結合,進而提升免疫功能達到抑制癌細胞的效果;而今年4月開始健保署也開始給付免疫檢查點PD-1、PD-L1抑制劑,針對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典型何傑金氏淋巴瘤、泌尿道上皮癌、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轉移性胃癌、晚期腎細胞癌及晚期肝癌等符合相關條件的病患使用。
但也賴逸萱提醒,免疫治療相較於傳統化療的副作用不同,這些抗體藥物有可能會引發自體免疫反應,造成皮膚炎、內分泌病變、腸炎、肝炎甚至是間質性肺炎等,建議病友治療時,應找專業醫師討論癌症治療的選項,瞭解優劣得失,進而獲得合適的癌症治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