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大旱!臺灣水庫底下秘密見光 「亞特蘭提斯」奇景一次看
▲多座水庫底下都曾藏着不爲人知的秘密。(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雨都下錯地方了!臺灣多處水情拉警報,面臨56年來最大幹旱,根據水利署即時數據顯示,全臺21座水庫中,就有9座蓄水率低於2成。正因多座水庫已乾涸見底,所以水庫底下的秘密也被逐一挖出,讓不少人都感到相當新奇。
翡翠水庫自民國68年動工、73年開始蓄水,許多人都不知道,水庫底下藏了一個沉睡35年的秘密,只有老前輩才曾親眼見過。
「碧山國小」民國72年因人數不足,變成龜山國小碧山分班,自從翡翠水庫開始集水後,該校改在水庫上游租屋當教室,學生每天都必須搭交通船來上課。事實上,原校址在75年就已沉入水底,一直到了80年,因全校只剩2人,才正式廢校走入歷史,成了臺版「亞特蘭提斯」。
碧山國小舊址曾在91年大旱時露出水面,不少村民都趁機趕去回憶;不過隨着蓄水量再次爬升,碧山國小至今都沒有再次露出水面。
永和山水庫的水面下隱藏着一座「水下土地公廟」,在水情正常之時,「水下土地公」應該安穩躲在水底下;但隨着近來水情持續拉緊報,「水下土地公」也被逼着探出頭,直到完全浮出水面。
頭份市民林桔春說,這座水下神殿僅有空的土地公廟並無神尊,以前只能遠遠的看,沒辦法靠近,但是今年乾旱嚴重,幾乎整個底都看得到,甚至還能走到裡面。
此外,「水下土地公」附近還有宛如「羅馬競技場」的巖壁、石柱,就像是臺版「水庫競技場」。
▲苗栗水庫幹到見底 臺版「水庫羅馬競技場」意外曝光。(圖/林桔春提供)
鯉魚潭水庫自民國74年動工、81年完工,是一座離槽水庫,主要供應苗栗縣和臺中市的各種用水,爲苗栗縣境內最大的水庫。
隨着苗栗水情亮紅燈,鯉魚潭水庫的集水區變得相當乾旱,山坡裸露,還開始長出草,庫底已經變成一片草原,更誇張的是,舊臺3線上的舊土地公廟、蓄水前遺蹟,全都重見天日。
▲鯉魚潭水庫出現了「庫底草原」,影響整個大臺中的民生用水。(圖/記者黃孟珍翻攝)
德基水庫自民國58年動工、63年完工,爲臺灣最高壩,列爲世界十大高壩之一,是中部最大者。
根據水利署統計,德基水庫蓄水量創47年以來新低,蓄水量僅剩9.1%,出現了罕見的水底枯林,吸引不少民衆都到橫公路上遠眺水壩奇景。平日藏在水底下的峽谷枯林顯露,宛如水墨畫的「殘山勝水」。
中南部水情拉警報,南投霧社水庫9日蓄水率跌破10%,底部幾乎已經全部露出,雜草叢生,幹到龜裂。不過,由於地面遠看其實相當平坦,所以倒也和新娘的白紗有幾分相似。
從霧社水庫的最新照片可以發現,地面已經乾涸見底,滿地都是泥,旱象相當嚴峻,甚至還有人戲稱,現在已經可以走進水庫裡散步。
▲霧社水庫底部已經幹到可以散步。(圖/民衆提供)
由於去年都沒有颱風,導致降水量不足、水情告急,因此位在大埔鄉湖濱公園下方的水庫底居然出現了幾十個坑洞,比較小的直徑1公尺、寬3公尺,深度約50公分至2公尺不等。
大埔湖濱公園和情人公園水庫底部的坑洞大小不一,彼此距離近的不到5公尺,遠的相距幾十公尺,呈現不規則排列。由於景象實在太新奇,所以還有遊客打趣的說,那就像是星際大戰電影裡面的「蟲洞」。
南區水資源局表示,相關坑洞都是清淤採用水運圓型抓鬥清淤留下的痕跡,隨着水庫水位降低才逐一曝光。
▼曾文水庫底部出現許多坑洞。(圖/記者翁伊森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