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不上市、12年無外債,板藍根大王難料身後事

(原標題:50年不上市、12年無外債板藍根大王難料身後事

上市、12年無外債,板藍根大王難料身後事" inline="0" class="syl-page-im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0px; 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cursor: zoom-in;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border-radius: 4px; height: auto;" />

文/ 方文宇 江昱玢 編輯/ 江昱玢

7月11日晚間,多家媒體報道稱,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7月10日在新疆出差途中突發心梗

截至目前,揚子江藥業各主要官方渠道均未發佈徐鏡人相關消息。集團宣傳部人士表示,尚未收到確切消息,“一切官宣爲準”。

靠板藍根發家

預防感冒?喝板藍根。

1960年代初,中藥製劑專家章臣桂採用雞胚篩選法對衆多中藥進行腮腺炎病毒篩選,研製出中國第一個中藥顆粒飲劑——板藍根幹糖漿

1971年,復員回來的徐鏡人在江蘇省台州市口岸鎮儀表廠的三間廠房裡,帶領數名工人試製百爾定、百乃定兩種針劑,成立鎮工農藥廠。1985年,藥廠更名爲揚子江製藥廠。

70年代的生產廠房

1988年,上海爆發甲型肝炎。短短2個月有29萬人發病。

上海市衛生局擬訂的肝炎預防和治療方中,都以綿茵陳和板藍根爲主要藥材。人們意識到囤板藍根的用處

揚子江製藥廠在這時接到通知:上海申請火速支援近400萬包板藍根。當時,揚子江月板藍根產量僅5萬包。

徐鏡人號召員工加急製藥,1-4月共產出385萬包板藍根幹糖漿,解了上海的燃眉之急。徐鏡人由此被稱爲“板藍根大王”。

同年,揚子江藥業產值突破億元。

1993年,揚子江製藥廠正式更名爲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

同年又一明星產品誕生,揚子江藥業根據專家藥方香蘇飲”,研製出我國自《新藥審批辦法》頒佈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純中藥胃藥——胃蘇顆粒。

1993年,揚子江製藥廠胃蘇沖劑新聞發佈會現

徐鏡人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和精益求精態度,讓揚子江藥業從衆多製藥廠中脫穎而出。之後多年,他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集團對產品質量的重視。

“要時刻謹記沒有質量的產品,不是產品,沒有質量的生產,不是生產。”徐鏡人稱。

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揚子江藥業年營收入突破800億。2019年,揚子江藥業集團實現銷售、利稅同比分別增長11.94%和16.2%。

揚子江藥業的成功讓徐鏡人成爲“泰州首富”。2020年,徐鏡人以480億元身家名列胡潤百富榜第91位。

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 來源:新華網

龍頭不上市

阿斯利康恆瑞醫藥藥明康德等年輕藥企崛起,傳統藥企上市獲得資本支持、大舉研製創新原創藥。非上市“老”藥企揚子江藥業面臨嚴峻競爭。

揚子江官網顯示,集團每年創新投入年增幅達20%,每年技術創新投入佔銷售收入比例超過3%。

揚子江中藥精品

徐鏡人曾坦言,中醫藥走向世界需要實現產業化和現代化。

2014年,揚子江藥業投建龍鳳堂中藥大健康產業園,開創中藥整體集成物流系統機器人投料系統、生產執行系統,從藥材入庫成品出庫,實現全鏈條自動化傳輸。2019年全面投產運營,龍鳳堂銷售額同比增長26%。

龍鳳堂建立了系列中藥質量標準及相關指導原則,被中國藥典和國際主流藥典採納。

在《全球1000強藥企報告》中,揚子江藥業名列第27位。

轉型並非一帆風順。今年4月15日,因與下游企業達成價格壟斷協議,揚子江藥業被罰7.64億元人民幣。

除了市場和監管壓力,兩代集團掌舵者迥乎不同的公司經營理念,讓揚子江藥業的後續發展走向成謎。

創立五十年,醫藥龍頭揚子江藥業仍未上市。

徐鏡人秉承“三不原則”:不搞兼併聯合、不盲目上市、不搞自己不熟悉的產業。他表示要看準一個目標走到底,把實體做得有尊嚴。

徐鏡人把企業覈算成本、管理做到精細化。2009年,揚子江實現無外債,之後沒有向銀行貸過一分錢。“他們認爲我太保守,但是我覺得一旦開了這個口子,7%的利息是要把企業拖垮的。”徐鏡人的謹慎可見一斑。

徐鏡人之子徐浩宇資本運作的態度截然不同。

2012年,徐浩宇曾表示,未來上市是必須的、兼併收購也是必須的,“對於小型企業而言,最好的發展機遇已經過去了,現在比的是實力、思維、資本。對於資本市場,小型企業一定要儘快進入”。

他評價父親的“三不原則”:“因爲他從前吃了點兒虧,現在年紀又大了,更不願意跟別人攪合在一起了。”

鉅額罰款的坎尚未跨過,轉型升級行至關鍵點。徐鏡人之後,找到能接棒穩住大局者,是這家龍頭藥企的當務之急。

圖片來源:揚子江藥業官方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