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颱風「舒力基」恐生成? 模擬路徑圖曝光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貼出一張熱帶氣旋模擬路徑圖。(點圖可放大/翻攝鄭明典臉書

記者陳俊宏臺北報導

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吳聖宇今天(7日)表示,最近有在看預報模式朋友應該都在盯着這個系統看,菲律賓東方海面預期發展的熱帶擾動颱風),有可能是影響4月後半段臺灣降雨關鍵之一。對此,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陳伊秀表示,下週三、下週四要觀察是否有熱帶系統產生。根據國際命名,若屆時成臺,將是今年第2號颱風「舒力基」(Surigae)。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一張熱帶氣旋模擬路徑圖,他說,熱帶氣旋追蹤,時間還太早,熱帶氣旋很少在這個時段接近臺灣,但是熱帶氣旋可能改變大尺度氣流,間接影響臺灣的天氣,很值得觀察。

吳聖宇在臉書提到,最近有在看預報模式的朋友應該都在盯着這個系統看,也就是菲律賓東方海面預期會發展的熱帶擾動(颱風),雖然現在這個東西還只是活在預報模式中的系統,現實中連影子都還沒有看到,卻有可能是影響4月後半段臺灣降雨的關鍵之一。

美國模式模擬熱帶系統未來發展。(點圖可放大/翻攝吳聖宇臉書)

歐洲模式模擬熱帶系統未來發展。(點圖可放大/翻攝吳聖宇臉書)

吳聖宇指出,目前常看的幾個全球模式都有反應,但是預報呈現各說各話的情況,從週二晚間的240小時預報來看,ECMWF以及CWB-GFS的預報位置較爲一致,不過,CWB-GFS預報的強度明顯較強;NCEP-GFS則跟前兩者不論在強度或是位置都差異很大,明顯偏強而且偏遠洋

吳聖宇說,如果這個颱風真的發展出來,而且靠近菲律賓甚至往南海走,比較能夠期待爲臺灣帶來一些降雨的機會;但如果是在遠洋就北上,臺灣這一側會持續偏北風,中高層也會落在槽後,降雨的條件就會顯著較差;目前還在只能看着模式看圖說故事階段,但後續的變化很值得觀察留意。

對此,陳伊秀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下週三、下週四要觀察是否有熱帶系統產生,有模式做出有熱帶系統,但目前強度和路徑有分歧,可能偏向日本或往日本東方海面走上去,還沒有很把握,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