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交紀錄屢被刷新!機構預測2025年二手成交量有望仍保持增長

二手房,依然是2024年樓市表現“最亮眼的崽”。

近期,各家機構陸續披露2024年樓市數據,二手房市場表現尤其突出。克而瑞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重點35城一二手房總成交面積預計達到3.7億平方米,同比微降8%。但從成交結構來看,二手房成交量預計將達到2.3億平方米,同比2023年的2.2億平方米增長約4.5%。

具體到各城市來看,35個重點城市中,2024年二手房成交量整體呈現波動上行趨勢,12月單月成交量高達2411萬平方米,達到四年來的月度次高水平,四季度總體創歷史季度新高。

“2025年,二手房成交有望持續小幅正增長。”克而瑞分析指出,仍將延續“以價換量”,不過四季度部分城市次新房項目有止跌企穩徵兆,明年上半年,核心70城約有半數城市房價預期止跌。

多城二手房成交紀錄被刷新

成都無疑位居2024年二手房表現領先梯隊。

成都購房通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成都二手房成交量達到了28563套,超過2023年3月的28189套,創下近5年來成都單月二手房成交量新高。至此,2024年全年成都二手房累計成交約2223.1萬平方米,同比2023年增加約5.17%;套數共計231376套,同比2023年增加約4.75%,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2024年以來,成都市先後出臺一系列購房支持政策,並通過“安家成都”系列活動,不斷滿足羣衆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力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特別是四季度以來,成都樓市成交量穩步提升,二手房成交量連續3個月同環比均呈增長態勢,12月第一個工作日,成都多個不動產登記中心爆單,當天二手房交易首次突破2000套,刷新紀錄。

不只是成都,今年多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也屢創新高。

上海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12月28日,上海單日二手房網籤成交1466套,超越10月13日的1334套,創年內二手房單日成交新紀錄;截至12月29日,單月上海二手房(含商業)的網籤成交已超過2.7萬套,達27960套,環比上漲了8.3%。

這也是自“9·29新政”後,上海二手房月成交量連續上漲的第三個月。業內預判,12月,上海二手房(含商業)成交量有望衝破3萬套,將成爲年內成交量最高的一個月及近3年來成交量新高。

廣州同樣如此。12月31日,廣州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數據顯示,受契稅優惠等利好政策推動,12月(統計週期2024年11月26日至12月25日),廣州二手住宅網籤11494宗、117.16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0.67%和5.56%,同比分別增長17.33%和17.83%;全年二手住宅累計網籤110781套,創近三年新高,二手房份額佔比達到59%,佔比連續三年提升。

克而瑞監測顯示,四季度,35個重點監測城市二手住宅累計成交面積預計爲6669萬平方米,環比上升23%,同比增長28%;全年二手住宅累計成交22615萬平方米,同比正增6%。

“在9·26新政刺激之下,2024年四季度,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均迎來年內高點,而2025年一季度恰逢春節淡季,成交預期回落,不過同比仍有望上漲四成。”克而瑞分析指出。

“以價換量”貫穿全年

儘管成交量屢創新高,但成交價格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監測,12月100個重點城市中有37城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較上月增加1城;6城環比持平,其餘57個城市環比下跌。從價格上來看,12月二手房成交均價爲1416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9%;同比下跌5.77%,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收窄0.48個百分點,截至目前同比降幅已連續收窄4個月。

分城市等級來看,12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市場均價爲5566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6%,同比下跌4.51%;二線城市均價爲16854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2%,同比下跌7.01%;三四線城市均價爲9001元/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跌4.5%、0.31%。

“繼中央政治局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一線城市市場已經出現較爲強勁的反彈信號,房價率先進入持續止跌回穩階段,但多數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因庫存壓力較大,房價仍缺乏上漲動力。”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分析表示。

而從2024年全年情況來看,二手房“以價換量”趨勢仍在。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11月,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6.77%,環比連跌31個月,但9·26新政後核心城市價格有所趨穩,11月深圳、成都等4城環比上漲,打破了連續7個月百城二手房全跌局面,北上廣環比跌幅亦明顯收窄。

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百城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爲14454元/平方米,同比2023年下降6.18%。

2025年,在政策託底作用和市場需求的緩慢復甦下,房價下行壓力或將逐漸減輕,房價走勢將趨於平穩和理性,與此同時,不排除市場分化依舊存在,一線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有望率先止跌回穩,但三四線城市短期內房價上漲的動力可能仍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