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體育大年的暫停與重啓

6月20日,山東青島,19/20CBA複賽第一階段首場,南京同曦對浙江廣廈,賽前,全體人員致敬醫護人員。視覺中國供圖

2月4日,武漢,武昌方艙醫院由洪山體育館改造而成,內設800餘張病牀。

科比和女兒遇難後,洛杉磯街頭的壁畫。

7月23日,日本東京,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行,迎來倒計時1週年。

11月29日,馬拉多納的那不勒斯球衣被擺放在聖保羅球場。

11月7日,山東威海,2020女子乒乓球世界盃的賽前訓練中,日本隊氣氛歡快。視覺中國供圖

時間之手顫抖着拉開了2020年的序幕:1月23日,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2月3日晚,湖北省體育局接到一則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令:“將洪山體育館改造成方艙醫院。”

這座3個多月前服務於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男子籃球比賽的體育場,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24小時之後,變身成爲能容納800張牀位的“方艙醫院”:“方艙”2月5日開艙,收治1124名患者。

在洪山體育館暫別體育屬性的日子裡,人類生活的流動狀態也幾乎停滯,病毒一步一步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將本屬於“體育大年”的一切推離既定軌道,“取消”“停擺”“推遲”“空場”這些多年來不曾應用於體育賽事的詞語,描述出2020年體育世界在淒涼之後勇於奮起的複雜景象。

停!體育列車駛入黑暗隧道

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停擺到中超聯賽開賽延期,從NBA驟停到CBA遲遲無法開啓,從ATP與WTA聯合宣佈旗下網球賽季延長時間停擺,到國際田聯、國際泳聯等各國際體育單項協會的賽歷調整,這場肆虐全球的疫情波及所有體育項目——原定於今年7月開幕的東京奧運會亦不能倖免,史無前例的“延期”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那是3月30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爲722170人。這一天,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聯合宣佈,東京奧運會舉辦時間推遲一年,將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辦,東京殘奧會將於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舉辦。

作爲當代最高水平的大型綜合賽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人類文化盛會,在現代奧運會的歷史上,只有戰爭曾影響到奧運會的舉辦。可東京奧運會仍無可避免地成爲首屆延期舉行的奧運會。在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看來,這次疫情顯然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危機”,也是“奧運會史無前例的挑戰”。強敵的威力在於它威脅到運動員和觀衆的健康與生命,維護生命安全,是奧林匹克人文精神不可逾越的底線。

按全球體壇賽事原有的排期默契,有“奧運會”和“世界盃”的雙數年被視作體育“大年”,各單項世錦賽則於單數年輪番登場。當新冠肺炎疫情像一塊巨石,砸停了2020體育大年飛馳的列車後,國際體育賽歷的時間表被全面推翻。當今體育賽事已是結構複雜的有機整體,產業鏈條成熟、全球化趨勢明顯,並與各國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背景密不可分,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

東京奧運會的延期,讓一向以“奧運戰略”和“全運戰略”作爲發展主線的中國競技體育,也不得不盡快重新規劃賽事序列:多方權衡後,落地陝西西安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以及在四川成都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有了明確時間點,前者敲定於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舉行,而後者新確定的開賽日期與東京奧運會結束時間僅相隔10天。

“奧運會延期舉辦對我國的競技體育競賽體系和近兩年競賽計劃帶來了巨大的正面衝擊。”上海體育學院教授、知名體育賽事專家劉清早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如果把我國的競賽體系看作一個金字塔,頂端的正是奧運會,第二層則是全運會、亞運會和青奧運,在“奧運爭光計劃”的引導下層層選拔人才,“所謂‘正面衝擊’就是把節奏全打亂了”。

自1993年七運會後形成的慣例,全運會總是在夏季奧運會後一年舉行,“全運會出人才、奧運會用人才”,如今,奧運會和全運會“被動相遇”,首當其衝直面挑戰的就是備戰參賽的運動員。

東京奧運會設置33個大項339個小項。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通過新華社發佈,中國選手在已經結束的射箭、公路自行車、場地自行車、跳水、女子籃球、三人籃球、女子排球、乒乓球等20個大項上獲得了155個小項、221個參賽資格

疫情爲運動員通過選拔賽爭奪參賽資格增加了額外難度。年初疫情暴發時,爲儘可能減少有關國家入境限制對中國選手爭取奧運參賽資格的不利影響,確保各支隊伍按計劃參加奧運資格賽,中國參賽運動員不得不採取提前出國、國外訓練、繞道參賽等方式,確保參加重要的奧運資格賽、積分賽,實屬不易。

疫情給一切計劃都蒙上了不確定性。包括東京奧運會一些項目的參賽資格分配。據不完全統計,自行車、擊劍、柔道、帆船帆板、田徑、游泳、體操、羽毛球等共計25個項目部分小項的參賽資格還未最終確定,相關名額將在後續的積分賽、資格賽中產生。

然而,更大的變數也許還會陸續到來。

“從2020年12月28日起至2021年1月底,日本暫停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新入境。”據日本共同社消息,5名由英國抵達日本的旅客被檢測出感染了變異新冠病毒,這是日本國內首次確診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日本緊急“封國”。

傳染性較之前至少提升了70%的變異新冠病毒,給人口密度極高的日本帶來空前防疫挑戰,更讓預算將增加22%達1.64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3元人民幣)的東京奧運會再蒙陰雲。但與年初體育賽事被突發的疫情全面“剎停”的驚慌失措不同,東京奧運會延期後的籌辦工作已取得部分實質性進展,各方表態也更加一致且堅定。12月22日,東京奧組委宣佈解散開閉幕式導演團隊,新的團隊將對儀式進行修改,主要加入抗疫元素,這一舉措也被視爲東京奧組委在當前環境下重申“奧運會不會取消”的立場。

當東京奧運會因疫情而被迫推遲,巴赫說:“人類現在處於黑暗的隧道里,希望這屆奧運會成爲隧道深處的光亮。”

隨着疫情的反覆和持續升級,按下“暫停鍵”的時刻或將更加頻繁——學會在夾縫中蹣跚前行,或許是體育人在疫情常態化中不得不掌握的生存之道。正如國際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全球體育賽事帶來長期影響,甚至不僅限於未來兩年。

復!體育賽事艱難重啓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體育賽事已經無法再按傳統模式開展,但隨着國內對疫情的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2月9日,國內第一輪復工復產的工作有序展開。不過,體育並非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且絕大多數賽事存在“人員聚集”的辦賽特點,體育的復工復產此時還處在醞釀階段。

5月8日,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透露,中國籃協已經準備了三套關於CBA重啓的方案,籃協同時邀請鍾南山院士團隊爲CBA複賽提供疫情防控方面的專業意見。5月29日,國家體育總局發佈“關於有序恢復體育賽事活動的指導意見”,“意見”規定:非身體接觸類項目的全國性單項賽事可以有序恢復,中超、CBA等職業賽事須單獨制定賽事恢復工作方案,經審覈評估後實施。這一“意見”爲國內賽事的恢復舉辦提供了政策支持。

隨後,以6月20日CBA的正式複賽爲標誌,包括CBA、中超、排超在內的職業聯賽和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游泳、體操項目在內的一系列國內單項錦標賽陸續重啓。賽會制、空場進行、封閉式管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等成爲這些賽事的共同特點。而在CBA複賽的一個月後,7月31日,CBA首次允許少量觀衆經嚴格的審覈後,購票入場觀賽。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體育賽事的舉辦已與傳統的辦賽模式完全不同,但體育賽事的“複賽”所體現的社會意義遠超出賽事本身,正如姚明6月16日在《致CBA參賽人員的一封信》中有所寫道的,“作爲國內第一個重啓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CBA的複賽對於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恢復生活秩序,戰略意義深遠,其社會影響已經超出了籃球運動本身。”

9月之後,馬拉松等大型羣衆性體育賽事“試探性”在國內多地恢復,對於國內絕大多數的體育愛好者來說,參加業餘賽事又有了目標。

不只是國內賽事複賽,國際賽事也在國內開始重啓。11月8日,2020國際乒聯女子世界盃在山東威海揭幕,此後,國際兵聯男子世界盃、國際乒聯總決賽也在國內舉行,總計有100餘名國際選手來華參賽。

3項國際賽事在中國舉辦,表明國際乒乓球賽事正式重啓。這離不開中國爲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國際乒聯和各國參賽選手多次向中國表達感激之情。11月8日,當女子乒乓球世界盃在威海揭幕的時候,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樑深情表示:“開賽那一刻我是最激動的,不亞於我第一次去參加奧運會。”

劉國樑說,中國乒乓球之所以強大,是“基因”的強大,絕不是“小家子氣”的強大,“我們會不遺餘力地幫助全世界乒乓球,這纔是乒乓球大國胸懷的展現。這一次,他們看到了,我們也做到了”。

但國際賽事在國內的重啓目前僅限上述3項國際乒乓球賽事,考慮到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際賽事在國內的舉辦遠未到全面恢復的時候。

體育賽事和體育行業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沖擊,面對這樣的衝擊,“青少年體質”這一社會現象凸顯出來。

疫情導致各類體育活動和體育培訓減少、取消,但同時,各門學科網課火爆。當青少年每天把更多的時間用於網課,體育活動不足的現象進一步突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可避免地呈下滑趨勢。

教育部今年8月公佈了對9個省(區、市)共14532名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進行的調研結果,結果顯示,與2019年年底相比,2020年上半年,被調查的小學、初中、高中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以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最快,爲15.2%;初中生增加了8.2%,高中生增加3.8%。

近年來,青少年體質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雖然疫情有加劇青少年體質下滑的跡象,但黨和國家對繼續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高度重視,一系列重要意見和文件相繼在今年出臺。包括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9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

按照業內專家的分析,未來幾年,國內學校體育工作有望發生比較大的改變,從體育“育人”功能的強化、體育課的教學模式改變、體育師資的增強、引進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到體育也要留家庭作業、體育考試的分值增加、體育可能進高考等,將大大提升學校體育的地位和進一步引起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的重視。

10月28日,雲南省出臺了《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徵求意見稿)》,將使得雲南成爲國內第一個中考體育分值達到100分的省份,引發全國關注。當然,不少家長擔憂孩子的學業壓力會繼續加重;擔憂在學校體育地位提升的同時,孩子的文化課學業負擔很難真正先減下來——雲南能否通過中考體育100分的改革措施,給學校體育工作帶來新的推動並解決家長們擔憂的問題,將在全國起到示範意義。但即便學校體育的改革之路還面臨着諸多困難,始於2020年的學校體育大變局已經轟轟烈烈地拉開序幕。

傷!疫情肆虐,傷人更傷心

2020-2021賽季的CBA籃球聯賽,在諸暨封閉的環境下進行着,參與其中的外援們,在休息的時間裡百無聊賴,聚集在一起打着撲克。他們心中或許有抱怨,但疫情之下,能有工作,能有錢賺,能養家餬口,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現狀了。

2020年,對於體育來說,真的太難了。2月25日,國際乒聯宣佈,原定於3月22日至29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延期,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就此倒下。之後,NBA、ATP、F1、法甲、英超、德甲等無一倖免,國內體育賽事,當時尚在賽季期間的CBA聯賽,不得不繼續延長春節休賽期,新賽季的中超聯賽開賽時間則無法確定,而隨着東京奧運會這項2020年全球最重要的體育賽事宣佈延期,世界體壇哀鴻遍野。

根據媒體的相關報道,2020年全球體育媒體轉播權收入,從之前預計的505億美元將降至321億美元,全球賽事總贊助收入,從之前預計的1553億美元,跌至737億美元。衆所周知,贊助收入和版權售賣,是支撐體育產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賽事停擺、收入下降勢必引發降薪、裁員等負面效益。

4月19日,NBA宣佈和球員工會達成一致,球員降薪25%,總價值在4.75億美元左右。幾乎與此同時,CBA聯賽也公佈降薪方案,CEO帶頭降薪35%,並且其他高層人員降薪幅度也在15%-30%。

“各種賽事停擺的那段時間,球員確實是比較鬱悶的。”體育經紀人張樂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因爲不確定性太多了,CBA聯賽能不能繼續,中超聯賽能不能開賽,都懸而未決,所以那段時間,CBA很多外援離開了中國,因爲歐洲聯賽沒有暫停,賺錢對球員來說是最重要的。”

當然,這些都是疫情之下,最直接的反應,還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其實是滯後且有很長時間的延續性。

比如,體育用品業的業績下滑。疫情期間,耐克、阿迪達斯等知名運動品牌,僅在國內就關閉了50%的門店,耐克大中華區裁員超過100人。國產體育品牌也難以倖免,以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CBA競品違約一事,有業內人士分析,李寧之所以如此堅持,CBA公司之所以拿球員開刀,都和疫情之下的經濟大環境有直接關係。

而歐洲、美國的疫情,也讓體育賽事恢復到正常軌道難上加難。例如,在正常情況下,歐洲足球豪門在一個賽季裡的比賽日收入總額超過1億歐元。而如今,賽事雖然恢復,但有的空場進行,即使允許球迷進場,但收入也會大打折扣。對於正在進行的CBA和下賽季的中超聯賽來說,也是如此。

知名體育研究者鮑明曉在疫情期間曾撰文稱,我國體育產業是以線下體驗和集聚觀賞爲主要服務形式、產業集中度不高、中小微企業和新進投資者居多的新興產業,由於自身的行業特性和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使它在國民經濟各行業“免疫力”排行中處於不利地位。

賽事停擺、球員降薪、體育產業發展受阻,如果從長遠看,可能都是陣痛,但巨星的隕落,卻是永遠的遺憾。

洛杉磯當地時間1月26日,中國農曆大年初二。NBA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在一場直升機墜機事故中意外身亡,年僅41歲。科比13歲的二女兒吉安娜也不幸同機遇難。

科比墜機一個月後,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決孫楊反興奮劑違規,對其禁賽8年。7月4日,五朝奧運元老、36歲的羽毛球天王林丹宣佈退役,現在中國體育能稱得上偶像的現役選手,恐怕只有剛剛帶領天津女排贏得聯賽冠軍的朱婷了。

最讓廣大60後、70後傷感的,無疑是迭戈·馬拉多納的離世,11月25日,上帝召回了“上帝之手”,這位傳奇球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家中溘然長逝,享年60歲。

生!體育孕育新的希望

疫情讓人類社會損失慘重,卻也讓人對於體育有了更加清醒的認知。

“疫情讓我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態。今年我有兩個感覺:一是自己個人衛生習慣好了,身體抵抗力強了;二是居家鍛鍊和戶外鍛鍊結合,每天都強迫自己留出體育活動的時間,哪怕就是出門散散步,也要動起來。”已經養成了慢跑習慣的北京市民柴宇說,“我治不了病毒,但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健康一點兒,我身邊同齡人有血壓高的,有肥胖的,都開始有意識鍛鍊了。”

從“居家”到“戶外”,“防疫”喚醒了更多民衆的健身意識。和專業運動員相比,“大衆健身”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條件,唯一需要的,是“我要健康”的強烈意願。

“今年一半時間孩子在家上網課,我們規定孩子每天至少完成半個小時的居家鍛鍊,孩子眼看着身體就壯起來了。現在能出門了,我們每週末都拿出半天時間帶孩子一起鍛鍊,全家都開心。”王頤的兒子是初中生,“體育鍛煉”在今年成爲這個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和孩子一起運動特別有樂趣,孩子也學會自己安排學習和鍛鍊的時間。以前總覺得他晚上寫作業磨蹭,現在寫完作業是睡前鍛鍊,孩子明顯要比以前自律了。”

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讓青少年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讓操場和運動館陪伴青少年的茁壯成長,可能是人類社會抗爭疫情過程中“性價比”最高的常規手段。

就連奧運會,都在向年輕人和年輕的項目招手:來吧,體育是你們的,奧運是你們的,世界是你們的。

12月初,國際奧委會執委會確認霹靂舞滑板攀巖衝浪四個大項成爲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項目。在“精簡奧運”和“奧運瘦身”的背景下,新增項目獲得通過的最大理由,就是“拉近奧運與青年人的距離”——東京奧運會的339個小項,在巴黎奧運會上會被縮減到329個小項,金牌數量也隨之減少。

奧運會確實需要“吐故納新”:舉重和拳擊,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傳統的體育項目,但這些項目在奧運會中的地位逐屆下降,衝浪、滑板、攀巖、霹靂舞,纔是奧運盛會維持活力的標誌。

按照研究奧林匹克學者的說法,衝浪、滑板、攀巖和霹靂舞,是“以青少年爲主要參與羣體的年輕運動”,“這些年輕的運動,把青少年和城市、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正是爲了讓年輕人投身奧運,巴黎奧組委已經確定,衝浪比賽的賽場,安放在風景極爲秀美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島,而滑板、攀巖和霹靂舞的賽場,就在巴黎市中心著名的協和廣場——巴赫認爲,《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改革方案,有助於2024年巴黎奧運會更好適應與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共存”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我們認識到疫情給全世界帶來的深遠影響,我們要用體育的方式,努力化解這場全球化的危機。”

奧運的改變,出於對“新生”的尊重:體育賽事所代表和傳承的價值觀不變,但賽事種類的選擇,也到了不該再抱殘守缺的時代。

“青少年健康問題,實際上也是奧運和體育希望解決的問題,讓奧林匹克教育深入青少年,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奧運的需要。”奧林匹克專家、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海說:“只有改變舊有的生活方式,讓青少年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成長,社會纔會有健康的軀體。”

即將走遠的2020,寫滿了意外和遺憾,即將到來的2021,仍然要面對未知的風險——但新生的種子,正在極艱險的環境中萌芽和成長:奧運正在改變,體育也在改變,改變的目標,是爲了讓青少年更加強壯,讓全社會和全人類更加健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 慈鑫 楊屾 樑璇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2月29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