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南方(2)

傳說祖奶奶有一天對鏡梳銀鬢,聽見窗外鶯歌燕舞,一派春光,祖奶奶撩起窗前幾枝新柳,看見窗下是一河春水,兩岸是鳥語花香。這是幾百年前的生活區街景,我絕對沒有見過。

但傳說就是這樣的,傳說描述祖奶奶在年近花甲之時突然春心萌動,對着河那邊的一個和尚嫣然一笑。這裡的斧鑿痕跡很明顯,細節顯得荒唐滑稽。但是梅家茶館的對岸至今有一個青雲寺的遺碑,看來寺廟確實有過,那麼和尚大概也有過的。

傳說描述和尚也是個老和尚,身披袈裟,腳蹬草履,正在河邊的菜地裡鋤草。老和尚在所有文學經典裡都是風流成性的,所以老和尚對祖奶奶的隔河挑逗是心領神會的。這麼看來,兩個老東西的眉目傳情及至後來私通姘居也有點合情合理了。

傳說描述那時候是沒有橋的,從青雲寺到生活區來要繞三裡地。傳說老和尚慾火難熬趁夜闌人靜之時泅水而來,天天潛入祖奶奶的房中。春天河水依然冰冷,老和尚的身體也像河水一樣冰冷。祖奶奶勢必要用自己的身體把老和尚焐熱。不焐熱不行,這一點稍諸房中術的人都能理解,我皺緊眉頭抖開這種所謂“包袱“,心裡實在羞愧。但茶客就是這樣津津樂道地談論“冷熱“問題的,我只是轉述而已,我用不着羞愧。

傳說祖奶奶漸漸地凍出病來。祖奶奶請醫師來診病,只說是受了寒。但是絕藥吃了幾十罐,病勢卻不見好轉,祖奶奶的縣令兒子,也就是金文愷的七代或八代祖宗聞訊焦慮萬分,不知道母親大人患了什麼絕病。

傳說是一個快嘴丫頭說漏了嘴,說,全怪對岸的老和尚,縣令嚴加遲問,終於知道了實情。縣令又羞又惱,當即要派兵丁去青雲寺捉拿老和尚,但祖奶奶卻不依。

祖奶奶說,你要捉他不如先捉了我,把我綁到大街上去示衆,把破鞋掛到我脖子上來,把我的頭砍了去吧,你要他死不如先讓我撞死了吧。祖奶奶說着就往牆上撞,縣令抱住母親大人,雙膝跪下,涕淚交加。

縣令說,母親的養育之恩至今未報,怎敢惹母親生氣?既然母親是凍出來的病,兒子就有辦法了。祖奶奶說,有什麼辦法呢?那禿廝就是不肯走路,他情願在河裡受凍。縣令說,修一座橋好了,一頭架到青雲寺,一頭架在家門口,只要能讓母親身體無恙,兒子也不論什麼廉潔自好了。

傳說和尚橋就是這樣修起來的。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段歷史大概是梅氏家族最輝煌的一頁了。我想起這傳說有如吞食一隻金頭蒼蠅,但是整個少年時代,我幾乎天天要從和尚橋上過,從家裡去學校。理智地說,過橋人是不應去敗壞橋的名聲的。

站在和尚橋橋頭,俯視人來人往的生活區,數數梅家茶館共有多少窗戶,想想歷史真是莫名其妙亂七八糟的東西,它虛幻而荒誕,遠遠不如廁所前的一排紅漆馬桶真實可靠。

有個破綻遲早是要收拾的。誰都會發現金文愷姓名上的問題,爲什麼梅氏家族到了末代會捨棄悔姓而改成金姓?對於南方人來說,任何一個宗族都不可能改姓,這種罪過無異於挖自己的祖墳,永遠不可饒恕。

是金文愷自己把梅姓扔掉的,他有一天突然就跪到和平路派出所要求更改姓名,宣佈他從此姓金。派出所方面提出種種質疑,全文愷只說一句話,你們救救我吧,再不改姓我就要沒命了。那是1953年的事,正在搞公私合營,梅家茶館也在合營之列。

金文愷的改姓弄得新茶館裡的茶客啼笑皆非,都不知道他爲什麼改姓,更不明白爲什麼要姓金。終於有人一語道破天機,說,梅是黴,金是財,那傢伙還在做發財夢。又有人說,應該報告政府。

金文愷自作聰明耽於錢財的性格可見一斑,他的梅氏家族遺傳的命脈對新社會的氣候沒有任何適應能力。從1953年起,金文愷一直是生活區每次運動的靶子,粗略地估計一下,金文愷被遊銜、批鬥大概有80餘次。這個數字超過了他的壽數,也超過了他儲藏的黃金盎司量。

到了1979年全文愷絕病而死的時候,香椿樹街的人普遍用因果邏輯談論此事,結論自然簡單,金文愷是應該死了,梅氏家族早就氣數已盡了。有的老人則睿智地指出,梅氏家族在天之靈也會把金文愷這個異姓孽子揪住,像在生活區一樣讓他繼續遊街,批鬥。

我想起金文愷這顆死魂靈,想起那雙蒼白乾瘦的手在午後陽光下簌簌顫動的情景,心裡對他有一個公正的評價,說說也無妨。

我認爲金文愷是一個死不瞑目的冤魂,幾年後他會重歸梅家茶館,以另一種形式實現他的理想,或者就是現在,某個深夜,他悄然出現在街上,挾着一隻老式手電筒,冷不防對你說,孩子,快跑。

一年一度,秋風吹到南方來,吹落許多黃葉在街上旋卷。有一年秋風乍起的時候,紅菱姑娘來到梅家茶館,紅菱姑娘搭乘一條運煤船進入香椿樹街的河面,船過和尚橋橋洞後,紅菱縱身一躍,就跳到了岸上。她把鋪蓋卷扔到地上,站在那兒舒了一口氣,她站在梅家茶館的西窗外,茶客們隔着玻璃都看見了紅菱,秋風吹起她桔黃蓬亂的頭髮,紅菱突然呼嚕一聲,朝地上吐了一口痰,她的出現並無一點詩意。

紅菱姑娘走進梅家茶館,向老闆娘姚碧珍討水喝。姚碧珍順手抓過一杯茶客喝過的剩茶遞過去,說,隨便喝吧,紅菱就坐在她的鋪蓋捲上喝那杯水。她的烏黑靈動的眼珠自由地逡巡着梅家茶館,審視每一張陌生的臉,最後停留在姚碧珍的耳朵上,姚碧珍的耳朵上掛着兩片黃澄澄的金耳環瑪瑙墜子。“

這是什麼地方?

生活區。

我是說這兒是什麼地方?

梅家茶館。我的茶館。

怎麼這麼多的人,他們在開會?

不是開會,是喝茶。

姚碧珍說着笑彎了腰。姚碧珍是經常發出這種不加節制的浪笑的。茶客們都轉過臉看她笑,姚碧珍笑夠了指着紅菱姑娘說,她問你們在開什麼會,你們到底在開什麼會?誰來告訴她?你們不說我就說了,姚碧珍的嘴湊到紅菱姑娘的耳邊,突然說,他們在開XX大會。請原諒我在這裡用了兩個不負責任的XX,要知道姚碧珍的嘴一貫下流透頂,我寫她的語言只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很明顯紅菱姑娘是不知茶館爲何物的,貧乏的知識與她聰慧的眼珠子極不協調,茶客們一眼可以判斷她來自某個窮鄉僻壤地區,這邊有時是能夠見到這些愚蠢的外鄉人的,他們大多是從河上來,揹着那種庸俗的紅底大花被子,居民憑藉他們靈敏的嗅覺,一下子就能把他們從人堆裡區分出來。

你從哪裡來?

北邊。

我一猜你就是那一帶人。來這裡幹什麼?

走親戚。

不對。你說謊了。這邊每家的底細都在曬太陽,沒有哪家有北邊親戚,你說說你的親戚姓什麼?

姓張。

又說謊,姓張的人像螞蟻一樣多。你的親戚到底姓什麼?

不知道。

不知道纔是真話。你自己也不知道幹什麼來了,這裡可不是逃難人呆的地方。你準備再去哪裡?

不知道。

那你就在這裡呆幾天吧,你不是要找親戚嗎?你的親戚姓李名昌,就是我,我是你的表哥好了。

與紅菱姑娘說話的是李昌,李昌的一隻腳在地上,另一隻腳踩在方凳上。他正在用抹布蘸了油擦他的白皮鞋,擦完這隻腳又擦那隻腳。紅菱姑娘的黑眼珠炯炯地盯着面前的白皮鞋看,她喝完那杯剩茶舔了舔舌尖,然後她的乾啞的嗓音就變得甜媚清亮了。

表哥,你的皮鞋可真白。

梅家茶館收留了紅菱姑娘。準確地說是一種暫時的收留,就像鄰里之間互相收留被風颳過院牆的一塊毛巾、一隻襪子。當時這種事情雖不多見,卻也不少。年景不好的時候,從北邊來,討口剩飯的流民三天兩頭可以見到。

這符合南方殘存的人情味和道德觀念,但是不符合老闆娘姚碧珍的利益,問題出在李昌那裡。李昌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說通了姚碧珍,李昌那個下流東西對紅菱姑娘打算盤簡單明瞭,姚碧珍不會不清楚,但姚碧珍對別人說,我怕什麼?花點錢買個女長工,看得順眼留,看不順眼再攆也不遲。姚碧珍還說,諒她一條獺狗也扶不上牆。言談間充分體現出她的自作聰明頤指氣使的老闆娘風格。

1979年秋天這段時間裡,紅菱姑娘在梅家茶館燒竈。她身手矯健如魚得水,枯黃的臉不知不覺有了桃花色,仔細一看,她的眉眼是符合某種茶客的審美標準的,眉眼端正,豐乳寬臀,下巴上的一顆紅痣長得也不敗胃口。茶客們開始注意紅菱姑娘,有一天他們麼笑着竊竊私語,原來他們發現紅菱姑娘的乳罩穿反了,茶客們尖銳的目光穿過紅菱姑娘的的確良襯衫,發現她的乳罩穿反了。

紅菱姑娘無所察覺,那天她有可能是仿效這裡的女子,頭一次給自己穿了乳罩。從道義上講,穿反了不該受到譴責,應該受到譴責的是頭一個發現穿反了的茶客。茶客們多不要臉,他們不去提醒紅菱姑娘,卻去提醒一個又一個進門的新茶客,他們都對紅菱姑娘笑,紅菱姑娘仍然無所察覺,她對衆人報以知足的不免受寵若驚的微笑。直到姚碧珍瘋笑起來。姚碧珍笑夠了用一根手指捅了捅紅菱姑娘的腰,不會穿就別穿,你裡面穿反啦。

茶館裡的人們對紅菱姑娘的作弄至今讓我憤慨。這種作弄庸俗到了殘忍的地步,使任何自尊的心靈無法承受。紅菱姑娘當時的反應卻遠非我這麼激烈。她低眉一看,說,反了?商店裡的大姐讓我這樣穿的。姚碧珍又笑起來說,她逗你玩呢。紅菱姑娘淡淡一笑,這麼說,大家都在逗我玩了。

細品紅菱姑娘的話,還是能發現她對茶館周圍人的態度的。其中味道有謙卑,也有警惕,有盲從,也有敵意。這很符合一個外鄉人初到我們這裡的心態。

紅菱姑娘並沒有離開梅家茶館。她第二天就搬到死鬼金文愷生前蝸居的房間裡。有一天我走過和尚橋頭,猛地發現梅家茶館樓上的西窗被人打開了。一個陌生的姑娘倚窗而立,她一邊用塑料梳子梳頭髮,一邊彎腰俯視着和尚橋上來往的行人,南方的陽光一如既往投灑在梅家英館古老的青瓦上,也投灑在紅菱姑娘青春勃發的臉上。

我在南方度過的少年時代基本上是空虛無聊的,往往是早晨起牀時對生活還充滿信心,一到傍晚看着夕陽從古塔上一點點墜落,人又變得百無聊賴了。

我覺得這邊盡是吃飽了沒事做的人,他們沒有辦法打發日子,就想到開茶館,泡茶館的計策,可見人類是多麼投機取巧,多麼善於苟且偷生。

徐老爺子死於1969年,他生前是梅家茶館的常客,我記得茶館關門的那兩年裡,他因爲無法泡茶館脾氣性格變得暴躁刁鑽,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老混帳東西,遭到家人一致唾棄。

他在院子裡擺了張八仙桌,妄圖開一個家庭式茶館,糾集了一批老眼昏花委瑣不堪的茶友來喝茶,把好端端的一個家庭搞得烏煙瘴氣,結果沒有幾天,他的事業就給全家人齊心協力攪黃了。茶葉、開水、杯子,椅子均遭封鎖。

後來徐老爺子只好蹲在門口,用一隻漱牙缸子泡一角錢買一兩的茶末子喝,一邊喝一邊大罵不迭,全家老小,罵時事風雲,駕雞罵鴨,罵到最後他的神經末梢出了毛病,成了一個討人嫌的老瘋子。

五百九十五章、拆臺第二百三十四章 夏東娜第二百一十二 章 順風車(上一章訂閱的可忽略)五百四十九章、七年723、南方(12)六五七、遊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變化四百四十章、財神六二七、出門第二百三十章 想法很強烈第四百零六章 入手709、球鞋(1)第二百七十三章 規劃741、少年(13)第七十三章 耐克鞋一雙98元第三百五十九章 午餐第三百零五章 謀劃五百八十章、傳承第一百零九章 有蒲素這碗酒墊底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記卡第三百零三章 老蒲六四二、敘舊第三百七十三章 出遊第二百一十八章 扯得有點遠五百二十八章、婚變第十九章 師傅,麻煩送我們去天外天719、南方(8)五百七十章、實情第十四章 大笑的海豚第三百六十八章 看房677、降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捨683、雞湯第一百二十一章 駐桑海辦事處代表第九章 可以請您跳支舞嗎?五百二四五章、冷清第七十七章 蒲素的必殺技第二百七十五章 臨行五百八十七章、出行第十四章 大笑的海豚五百三十章、落定六五三、失敗第八十章 郭娟的生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隨想674、凌亂716、南方(5)五百八十七章、出行第四百零一章 準備四百八十六章、順利六百一十章、後續五百章、宴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咱爸咱媽第二百四十章 關於低俗的夢第一百九十五章 開除五百三十章、落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跑偏五百八十五章、參觀第八十九章 不花錢的都要四百一十一章 意外四百八十八章、早茶五百八十一章、回望(新年好)707、短暫五百六十章、傳授第三百八十九章 盤點第三百四十四章 繼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咱爸咱媽五百八十五章、參觀第十八章 別打啦,自己人!700、財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盤點675、迴避六百零四章、進展(除夕快樂!)第一百五十三章 1500公里的長途六三七、註定第五十七章 感覺不像是在中國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閒逛687、善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事704、創業第一章 蒲素728、南方(17)第二百八十八章 訓狗第二百九十七章 好心情六百零九章、戲劇第三百八十三章 進度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不小心扯遠了673、糊塗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比畫好看五百九十三章、心思第二百八十九章 宅男六四五、應對第三百四十章 勉力四百二十五章、回家731、少年(3)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生意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彩排第三百九十七章 準備第三百七十六章 遊覽690、吃苦第三十八章 今晚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