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爪

先秦

《竹書紀年》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商代玉環形龍飾

商代玉環形龍飾

古籍說帝舜和夏代有飼養龍的活動,以龍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後紀》卷十一:“當舜之時,人來效獻(獻也)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於鬷川,於是始有豢龍之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範氏其後也。”

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龍由圖騰時代原始的龍形象變成真正的龍紋,約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視宗教與巫術,也就十分重視宗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青銅器上的紋飾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即通過各種象徵性的紋飾,向人們展示應崇拜的神靈,求其保護,免受怪物的侵害。這種紋飾中,原龍紋成爲主要的部分。[26]

秦漢

《史記·封禪書》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

龍原本是中華先民崇拜對象,但隨着專制程度的不斷加深,君權之日益膨脹,帝王之家憑藉政治優勢,將龍據爲己有。《呂氏春秋》中,便有將晉文公“喻之爲龍”的記載。其後有秦始皇稱“祖龍”之說。秦漢以後,龍已定型爲帝王化身,皇室專利。皇帝爲“真龍天子”,出生曰“真龍天降”,駕崩稱“龍御上賓”;所居者龍庭,臥者龍牀,座者龍椅,穿者龍袍。[27]

秦漢龍紋

秦漢龍紋

西漢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記有民間祈求龍降雨以保豐收的祀龍降雨活動。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著名帛畫上,也有龍的形象。這表明在西漢時期,龍已經是社會生活中流傳相當廣泛的一種文化意識了。[28]

唐代

《新唐書·五行志三》載:“貞元末(805 年),資江得龍丈餘,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爲煙所薰而死”。該事,《太平廣記》卷四二二引牛肅《紀聞》談的比較詳細。

《唐年補錄》載:唐鹹通末,舒州刺史孔威進龍骨一具,因有表錄其事狀雲:“州之桐城縣善政鄉百姓胡舉,有青龍鬥死於庭中。時四月,尚有繭箔在庭。忽雲雷暴起,聞雲中擊觸聲,血如釃雨,灑繭箔上,血不氵於箔,漸旋結聚,可拾置掌上。須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龍拖尾及地,繞一泔桶,即騰身入雲。及雨,悉是泔也。龍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瘡。凡長十餘丈。鱗鬣皆魚。唯有須長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雙角各長二丈。時遣大雲倉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舉,乃剸之爲數十段,載之赴官。”

宋代

《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冊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介紹過他出使契丹時所聞該事,元好問《續夷堅志》對該事談的較詳細,是條五尺小龍。

明清

明朝洪武時期,龍紋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龍紋的形狀。其特徵概括爲頭小、頸細、身體細長、少毛髮、三四爪。永樂、宣德時期,改變了前朝那種身細、頭小的幼稚龍形態,龍形變得形體高大粗壯,威武兇猛。那時,龍首較元代的大,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嘴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嘴的上脣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29]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龍型失去了前朝張牙舞爪、叱吒風雲的雄姿,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常見的一種閉嘴龍,多在花間、蓮池、海水彩雲中出現。除了閉嘴龍,也有少量張口龍、螭龍。而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龍紋則以行龍爲多。有雙龍相對的,有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龍鳳對舞的。有行於花間、舞於彩雲的龍形,也有遊於海濤之中的蛟龍。此時的龍紋,亦分張口和閉嘴龍。在工藝上,龍紋大不如前。常見畫工簡單草率,有的把龍鱗畫成簡單的網格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失去駕雲行海叱吒風雲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間,龍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龍的眼睛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這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了元、明時期三角形的那種鋒利感。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壯,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對比發現,之前的龍體盤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顯腰體硬直之感。

概括起來,明代龍紋及造型粗壯,威武生猛,龍首魁梧,有怒髮衝冠之氣勢。龍趾呈三角形,略微內彎,鋒利剛勁。明中期時龍首扁長,上脣呈如意狀,龍爪緊靠呈風車狀。明晚期時,仍以游龍居多,龍的頭部略圓,鬃毛成蓬,有上衝之勢。這時的龍型上顎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人稱“豬嘴龍”。而清代龍紋顯得華貴精巧,富麗堂皇。[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