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難以決斷

PS:這兩天太忙了,修改會在兩點左右,請諸書友見諒。左邊陣容之中的尚書山濤當即出列道:“廢長立幼,違禮不祥。”

山濤乃“竹林七賢”之一,阮籍、嵇康並稱於世,俱爲名士,不過山濤功利心太重,醉心於官場,最終和阮籍、嵇康背道而馳,嵇康曾寫下千古名文《與山巨源絕交書》來表明心跡。

太尉王祥亦道:“廢長立幼,取亂之道也,前代立少,多致亂國,漢末之時,袁本初、劉景升之事亦歷歷在目,願殿下思之。”

任愷聞言立刻是舉步而出,道:“山尚書,王太尉此言差矣,何爲長,何爲幼,舞陽侯雖爲晉王次子,但因景王無子,已過繼到景王門下,依法統而言,舞陽侯乃長門嫡子。殿下此前有言‘天下者,乃景王之天下,吾何與焉?’以舞陽侯繼嗣,是爲正統,何來廢長立幼之說?”

炎黨一派理屈辭窮,就是因爲司馬攸雖爲司馬昭次子,但過繼到了司馬師的門下,而司馬氏的江山,大半的功勞要歸屬於司馬師,當初也是因爲司馬攸年幼,只有八歲,司馬昭才繼承了兄長的大業,如果當時司馬攸再年長一點,能不能輪到司馬昭繼位都是一個問題。

這一點,司馬昭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在公開的場合,司馬昭都幾次說過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歸攸的話,不管這是不是違心之言或者是用來安撫司馬師的親信部下的,總而言之,司馬昭是說過這樣的話,任愷此刻站了出來,舊事重提,算是狠狠地打了炎黨的一把臉,你們不是說不能廢長立幼嗎,拜託你們先搞搞清楚,誰是長誰是幼?

短暫的沉默之後,裴秀又跳了出來。道:“中撫軍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中撫軍統領內外諸軍,一般都是由資歷深厚的將領所擔任,而此刻則是司馬炎現在擔任的職務,故而裴秀以中撫軍來稱呼司馬炎。裴秀這裡提到的司馬炎有異相,是說司馬炎“立發委地。手垂過膝”,司馬炎頭髮超長,站起來,頭髮可以垂到地上。有人或許會說,這算什麼呢?只要蓄髮的時間夠長,誰都可以頭髮長到拖地啊。其實不然,多數人的頭髮只要到了一定的長度,必定會越長越稀,如果落地的僅僅是筷子一般的小辮子就不足爲奇了。如果說,第一點普通人還可以達到。而第二點就有些難度了,站起來雙手下垂,竟然超過膝蓋,完全是長臂猿轉世嘛。可是古人就認定手長乃是大福之相,帝王之相。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就是生有異相,大耳垂肩,雙手過膝,這一點與司馬炎竟然有些相似。東吳的開國皇帝孫權也是生有異相的,碧眼紫髯。擱到後世,那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老外血統嘛,可在當時。生有異相一般就可以解釋爲大富大貴之相,甚至可以位及九五。

當初司馬炎爲了拉攏裴秀,特意地示自己的異相給他看,並問道:“人有相否?”裴秀因此而歸心。

而此刻裴秀當場提出來司馬炎的異相,那就是有當皇帝的本錢,此後必定是大福大貴。必然可以成爲萬萬人之上的天子。

雖然現在的司馬昭比天子還是牛逼,但他畢竟也只是一個王爺,再怎麼說也是在天子之下的,當然司馬昭如果想要篡位,也絕對是無人敢反對的。

可即使是權勢熏天的司馬昭,想要跨出這一步也並不是很容易,正如當年的曹操,本來有機會自己稱帝的,但最終還是沒有稱帝,而是將希望寄託在了兒子的身上。司馬昭也是同樣的心理,他欲效仿曹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是做一個權臣罷了,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承嗣大業,完成司馬家族幾代人的期望。

其實對於司馬昭而言,兩個兒子都很優秀,至於選那一個,也是令司馬昭頭痛不已,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實在是難以取捨。

張華曬然一笑道:“異相之說,皆多虛妄,難不成民間有許多立發垂地雙手過膝之徒,他們也有資格議儲而立?若爲儲君,德行當排位第一,舞陽侯聰慧過人,溫敦純良,可謂是仁德之主。”

司馬昭沉吟未決,賈充也瞧得形勢不利,上前道:“中撫軍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

賈充的話,說的比較委婉,但實際上他是在提醒司馬昭,司馬炎在朝中在軍中已經成爲了衆人的君主,現在已經是不可能更換了。

炎黨陣營,現在已經基本上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爲了保證司馬炎可以上位,他們可以說是不遺餘力。但現在有了攸派勢力的從中作梗,炎黨想要勸說司馬昭改變心跡,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了。

現在攸黨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力保舞陽侯司馬攸的王位,雙方你來我往地較量着,脣槍舌劍,互不相讓。

司馬昭不禁是眉頭緊蹙,原本以爲召集諸位大臣來議事,便可以輕鬆地解決一直懸而未決的嗣子之位,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朝臣們爭辨地相當激烈,支持司馬炎的和支持司馬攸的,互不相讓,雙方的較量,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這顯然不是司馬昭願意看到的,司馬昭此刻病體纏綿,極度虛弱,根本就不耐久坐,只是坐了這一會兒的工夫,便覺得頭昏乏力,四肢倦怠,於是遣出諸臣,司馬昭退到後宮休息。

剛返回後宮,侍衛便來稟報,太傅司馬孚晉見。

司馬昭正在一愁莫展之際,聽聞司馬孚求見,不禁大喜,急令侍衛通傳司馬孚上殿。

“臣司馬孚參見晉王殿下。”司馬孚進來後便行禮道。

司馬昭本欲上前相扶,怎奈身子不爭氣,此刻就是想站都站不起來,只得虛攙了一把,道:“叔父快快請起,此處非大殿之下,你我叔侄何須行如此大禮。”(。)

第125章 馬邈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1160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753章 北上還是東渡?第436章 子午道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97章 製作第917章 抗旨第46章 扮豬吃虎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676章 偷襲弋陽第276章 平妻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157章 撤退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558章 弒父第419章 清掃外圍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493章 中埋伏了第446章 火器之威第471章 撤第526章 又見青兒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648章 陸抗之謀第508章 浮華公子石崇第1127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595章 走水路第1201章 三王殞落(四)第510章 力排衆議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793章 混入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569章 熊掌難熟第111章 跳出包圍圈第1106章 求助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526章 又見青兒第505章 一決勝負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125章 馬邈第875章 問計崔遊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311章 臨洮第403章 五丈原之戰(四)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277章 平尚書事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1204章 三王殞落(七)第857章 相見第1324章 先滅援兵第873章 西岸激戰第313章 信任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698章 示弱第1198章 三王殞落(一)第316章 赤梟第796章 以牙還牙第623章 凌亂了第419章 清掃外圍第1360章 尾聲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526章 又見青兒第206章 突出重圍(上)第21章 溼身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1358章 有刺客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37章 新官上任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917章 抗旨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208章 追擊第542章 景王妃羊徽瑜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1120章 不管是誰,一查到底第301章 大雪崩第322章 狠辣第563章 兵圍晉王宮第1177章 葬身火海第1040章 魚兒上鉤了第781章 堅壁清野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1339章 再下一城第823章 大餐第83章 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