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努達海新月戰下限

58努達海新月戰下限

“爺,甭說底下的那些個兵丁耐不住了,就是副將參軍也有些看不下去了,都,都盼着您趕緊的拿個主意呢!”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皇后坐在後宮之中,雖然手下人脈不少,要得知前頭動向易如反掌,可話又說回來,到底怎麼都比不上本身就立於前朝,且還有個兒子隨着大軍一起去平叛,少不得要多撥些心思的莊親王允祿——對於那新月格格的諸多不合規矩之處,允祿不是沒有一點耳聞,甚至再對於兒子的關心作祟之下,可以說是比這宮裡的哪個人都知道得要早,心裡本就有些嘀咕,而近日來皇后又趁着請安的功夫沒少提點他福晉,一來二去之下,允祿算是有些坐不住了。

畢竟你這不懂規矩不知體統也就罷了,可是怎麼着也不能拖累本王的兒子是吧?現在宮裡的人都上了心,萬一再一個沒眼色的,鬧得皇家顏面盡失,弄得天下人跟着看笑話,憑着自家侄兒那副劣性子,弘明那小子哪一點能討了好去?

如此之下,允祿算是着了急上了火,家書並着公文一路從驛站走得飛快,可是這人算卻到底比不上天算,還沒等他這洋洋灑灑幾大頁的耳提面命的話傳到弘明耳朵裡來,這邊就早已經是一片雞飛狗跳,好不熱鬧了——

這些日子以來,弘明很是頭疼,或者說只要是個腦子還算好使的,瞧着眼前這根想象中大相徑庭不說,且還頭一日混亂過一日的情形,就沒一個會不頭疼。

弘明雖然在允祿的兒子裡既不佔長又不佔嫡,莊親王的爵位也一早便內定給了他那早死的同母兄長那一支,可是在允祿一碗水端得很平,且其他手足又早夭的早夭,病逝的病逝,壓根沒留下幾個長成人,以及在其得了輔政王爺這個名頭至少,出於人之常情更是少不得爲自家打算之下,弘明倒也算是個出挑的,畢竟這一家子只靠一個鐵帽子親王的爵位立足並不算什麼本事,而除了襲了爵的嫡系之外,旁的也少不得要沒落,與其這般,倒不如趁着自家還能在前朝使得上一兩分力氣的現下,大力拉拔身下子孫……如此之下,弘明自然而然的就被瞄準了時機的自家阿瑪一手打包送來了荊州。

而若是按照常理來說,允祿的算盤打得倒是並不錯——滿洲八旗經過這麼些年的恩養,不說現如今,就是在聖祖朝那會兒就已經有些使不上力,滅葛爾丹的時候都是隻得多靠漢軍,如此,無論是康熙老爺子還是雍正哪一個都沒少爲此發愁,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下死手大力整治到底怕傷了筋骨,動了祖宗基業,不敢威逼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利誘,於是,但凡這滿八旗裡頭有個能爭上點子氣的,便皆是大手筆了賞了又賞,封了又封……現如今這荊州雖然鬧騰得厲害,還生生折了個親王,看着是情勢不佳,可是像允祿這種到了第三朝的老狐狸,又怎麼會沒一點眼力見兒?歸根究底的說到底,那鬧騰起來的不過是一幫烏合之衆,就是這勢頭再強還強得過朝廷?而且被這一來二去的折騰了這麼些日子,且這會上頭又動了真怒,派去皆是精兵,可不就是個生生的讓人上趕着撿餡餅,撈軍功的機會麼?

允祿對於局勢拿捏得很穩,荊州也確實是如他所料的那般,大軍過境鎮壓起來幾乎可以說是易如反掌,而且不光如此,還從中救出了端王唯二剩下的遺孤,亦算是對朝廷對端王舊部有了交代,功德圓滿,可是這臨到了了,無論是允祿,還是弘明卻皆是沒有想到,這亂子正是出在了這倆遺孤上頭!

“……又鬧出什麼幺蛾子了?”

剛到荊州,或是說剛開始叛亂的時候,一切倒還正常的很,對於這個威名在外,將戰事指揮得井井有條的馬鷂子,弘明心中也很是有些個敬佩,還打心裡認爲是個可用之才,並準備回京以後在自家阿瑪面前提上兩句,就是拉不成自己人,示好一二倒也無妨,可是他卻怎麼都沒有想到,自打端王那倆遺孤被帶入營中之後,這一切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格格大搖大擺的同騎一馬回來就算了,畢竟當時情勢逼人,那格格又厥了過去,在這軍中也沒那多麼講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倒就過去了,只是後來的這一茬連着一茬兒又算是個怎麼回事?

先是軍中膳食一切緊着格格世子來,雖然按身份來說,這將軍的品級再高,也總是皇家的奴才,對上少不了要奉承,可是這軍中有軍中的規矩,不然比起這一表三千里的端王一支,他這實打實的聖祖爺嫡親孫子,且自家阿瑪還是當朝輔政大臣,難道不該被更多人捧着擡着,何必每天對着這些個糟心事?

而此外,軍中最要緊的是什麼?是軍餉!

軍中口糧就是一粒米都是有着定數,可不是你想吃多少便有多少的,即便這端王格格世子是忠烈遺孤,又是從亂民中好不容易求得生機,於情於理都該得撫慰,可是這又哪裡輪得到你一個將軍不顧底下將士來上趕着來撫慰?當上頭的主子爺和太后娘娘都是吃白飯的?好,即便是退一萬步來說,咱們不該跟功臣之後來計較這些,可是你減免底下兄弟們的口糧來討好那格格世子,後者卻是一點都不給面子,不是隨便動上兩筷子便是壓根不吃……這荊州民亂剛壓下,難道你是想着軍中再亂上一次?

而若只是如此也就罷了,畢竟那格格自小嬌生慣養,那世子又年歲頗小,底下的人雖然生出了不忿,卻也到底是忍了下來,可是那努達海竟像是完全不自知一般,因着那格格愛聽笛聲,還變本加厲的讓軍中會吹笛的人連日連夜的吹給她聽,按理來說,這努達海也不是頭一回領兵了,難道不知道休息時間對於軍士的重要性?這般之下,一時間正是弄得整個軍營之中怨聲載道,可那努達海卻居然是壓根不理這一茬兒,反而順着繩子往上爬,找上了因爲自家阿瑪向來精樂理,家中多是識樂的自己……真真是混賬!

想到先前這一茬連着一茬兒的荒唐事,卻又因着這軍紀言明萬事以將軍爲首,根本不能用身份抑制半分不說,還不得不隱忍下來的堵心勁兒,弘明心裡本就很是不舒坦,這會兒看到自家旗下門人這般慌慌張張的跑過來,一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的模樣,臉色便更是黑到了底——

“回爺的話,奴,奴才不敢說……”這門人也不是什麼傻子,雖然看到自家主子臉色黑得能滴出墨,語氣也十分不善,生出了點懼意,可是轉而想到方纔看到的情景,卻更是怕摻和進皇家的這些糟心事裡頭,一咬牙,竟是憋出一句,“您,您還是自個兒去看看吧。”

“嗯?”

雖然出兵在外,除卻軍職之外,不論出身不論爵位,可是歸根結底的說起來,這也是怕有人仗着身份就不把軍令放在眼裡,從而擾亂軍心,此外,仍是該恭敬的地方不會少了一點兒去,如此,看着向來在自個兒面前恭恭敬敬的門人,陡然拋出這麼句話,弘明自然是頗感意外,可是看着對方那副鄭重其事,且有苦說不出的着急模樣,他也沒功夫去計較旁的,眉頭一揚——

“帶路,爺倒要瞧瞧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竟把你嚇成了這樣!”

話雖然說是軍營,可是這出兵在外,又是趕忙着回京,到底是沒那麼多講究,走到哪裡便紮在哪裡,地兒自然不會大到哪裡去,左左右右的饒過幾頂帳篷,前頭那帶路的門人便陡然停下了腳步,弘明順着對方的目光放眼望去,還沒來得及瞅旁邊的努達海,單隻看到新月,眉頭就是不由的一皺……這格格怎麼披着紅斗篷?就是這行軍在外沒辦法事事周到,可這身在熱孝也不能夠半點沒個顧忌吧?

弘明暗道了句沒規矩,可卻沒想到更沒規矩的還在後頭——

“想哭就哭吧,你一路上都憋着,這樣下去,可是要憋出病來的……”只見那跟自己嗆聲嗆得很是理直氣壯的努達海,這會兒溫聲軟語得很,“痛痛快快的哭一場,然後,打起精神來,爲你的弟弟,爲端親王的血脈和遺願,好好的振作起來,未來的路還長着呢!”

“我有個女兒,和你的年紀差不多,名字叫作珞琳,她每次受了委屈,都會鑽進我懷裡哭……你實在不必在我面前隱藏你的眼淚!”努達海的語氣很是溫柔,可是聽在弘明的耳朵裡,卻怎麼聽怎麼覺得怪異,彷彿含着某種讓他不敢深思的暗示一般,“或者,你想談一談嗎?隨便說一點什麼都可以,我很是樂意聽!”

“我……我……”新月終於開了口,“我看到了月亮,實在……實在太傷心了……”

弘明看了看天,而後聽着努達海問出了他的疑惑,“月亮怎麼了?”

“我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有上弦月的夜裡,所以我的名字叫新月,我還有一個小名,叫月牙兒……家裡,只有阿瑪和額娘會叫我月牙兒,可是,從今以後,再也沒有人會叫我月牙兒了……再也沒有了!”

“月牙兒,月牙兒,月牙兒……”

不知道是這聽牆角本就不光明,讓他心思頗爲微妙,還是努達海先前的話觸動了他某根神經,看着那帶着一臉怯弱無助的新月,弘明不但生不出半點憐憫,反而只覺得越發怪異了起來,可是還沒等他來得及深思這股怪異之感到底是怎麼回事,眼前這一切卻是讓他陡然瞪大了眼睛——

是不是自己看錯了?他,他們居然抱在了一起?!

這下子弘明總算鬧明白這股彆扭的感覺是怎麼回事了,可看着眼前這相依相偎的兩道身影,他卻非但不爲自己鬧明白了究竟而感到半點輕鬆,反而是被驚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難怪自家門下的那小子跑得比兔子還要快!

歸根究底的說起來,弘明其實並不是什麼未經人事的少兒,只是且不說這一個已經四十多歲足可以當對方阿瑪,另一個卻是豆蔻年華尚未出閣,就是光論這奴才主子的身份,也讓他完全沒往這上頭想,頂多就是認爲這努達海被豬油蒙了心,想奉承討好罷了,直到現如今這一幕活生生的擺在他的眼前,一字一句皆是挑戰起了他的下限,才讓他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現實,轉而心火大旺——

努達海你這個混賬東西!還有這個恬不知恥,竟給皇家抹黑的混賬格格!真真,真真是混賬到家了!

作者有話要說:吐吧吐吧不是罪……我已經吐了好多次了。

239 神一般的父和女109 鈕祜祿氏躺槍了195 前腳後腳生包子213 燕子上趕來入套51 薑還是老的辣224 景嫺的禍水東引163 公主府裡鬧翻天37 景嫺的決心143 靈堂之中唱大戲二178 大家一起下地獄16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211 鼻孔君的小算盤133 令妃的以退爲進189 公主議婚麻煩多71 壽康坤寧遭大難237 五兒兄妹來聯手60 前朝後宮一鍋端44 雍正十三年23 高氏坐不住了141 幕後推手初顯形249 一個都別想跑掉231 景嫺挖坑衆人跳16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245 暴風雨前不寧靜231 景嫺挖坑衆人跳第268章 推波助瀾爲東風187 鈕祜祿氏的用心142 靈堂之中唱大戲一44 雍正十三年253 不是救星是災星172 坐過山車的一天44 雍正十三年79 那拉家可不好惹192 那有孕這也有孕251 死到臨頭還作死36 熹妃的成算252 自相殘殺的惡果55 端王牌月餅來了71 壽康坤寧遭大難246 自相殘殺樂無窮第274章 所謂牡丹花下死7 重回那拉府197 小永璂有點古怪40 姑侄二人齊出手165 一波三折得決斷65 小三月又來了169 曲線救國虐個夠132 三方人馬爭永琪94 景嫺太后齊發力144 靈堂之中唱大戲三277 番外之前世今生2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73章 皇帝狎妓天下知131 永琪出世惹風波33 因果報應260 傾巢之下無完卵232 論令妃和豬隊友238 腦抽龍的神出招39 弘晝夫婦畫大餅5 不一樣的大選第276章 全新時代的來臨183 皇后之位惹紛亂226 金氏的自作自受二184 嘉妃的驚天秘密74 放火元兇疑新月146 富察明玉再出招163 公主府裡鬧翻天20 孝賢vs哲憫255 雞飛蛋打一場空89 宗人府好戲開鑼252 自相殘殺的惡果186 沒有一盞省油燈43 雍正心中的天平218 人形兵器誰能擋四209 坤寧宮的鬧劇48 雍正遺訓1 楔子231 景嫺挖坑衆人跳145 魏氏無奈請守孝45 弘曆撞槍口173 香綺纔是真絕色143 靈堂之中唱大戲二13 翻身把歌唱43 雍正心中的天平第276章 全新時代的來臨154 御花園鬧劇開場140 儲秀宮中領便當三70 新君登基惹來禍226 金氏的自作自受二第267章 山東境內出大事68 新月的腦殘神功110 裕王福晉的算計第267章 山東境內出大事277 番外之前世今生170 公主府中的圈套10 再入重華宮76 紫禁城外的熱鬧249 一個都別想跑掉63 倒黴催的雁姬第一 步是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