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永壽宮的神算計

185永壽宮的神算計

闔眼之前還是個職業女性再睜開眼就成了三百年前的小選宮女,這對於從二十一世紀而來的金氏無疑是一件做夢都夢不到的事兒,可是對於深受各種狗血電視劇洗禮的她而言,接受起現實倒也不算太慢,只是小選入宮比不得大選,內務府的嬤嬤也不會端着那麼好的性子,三兩天的嚴格教習之下,不但讓她明白了她比起各路金手指主角光環打開的女主而言,顯然是一個配角命,不光出身上不得檯面,家裡頭沒什麼拿的出手的人,容貌亦是隻算得上是溫婉清秀,同時她也明白了眼下里的紫禁城並不像電視劇中所演的那般走錯路都是機遇,閉着眼都能被餡餅砸到,反倒是一個行差踏錯就能夠葬送掉小命。

尊榮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金氏沒有蠢到頭,在眼見着一個意欲勾搭阿哥的宮女被直接亂棍打死之後便再不敢生出借用三百年後的橋段去改天換命的野心,然而卿本無意旁人卻有心,金氏的孃家沒得拿得出手的人就很是希望能夠沾一沾自家女兒的光過一把外戚之癮,而鈕祜祿氏也早就想往自家兒子後院裡頭安插幾個身份上平庸一點卻容貌清麗的女子去壓一壓富察明玉的氣焰,金氏兩樣條件都完全合格又有着身在內務府的家中人使力,一來二去之下便仍是陰錯陽差的被捲入了這股權力漩渦之中,而權力也着實是個好東西,弘曆是內定的皇位繼承人,身邊的人自然也跟着水漲船高,雖然她身份上不過是個連側室都算不上的格格,可走出去甭說是底下伺候的宮女太監,就是位分低一些的妃嬪都要給她幾分顏色,這般几几相加之下,她的心思又不由得被勾得活絡了起來——

原主並不是個沒腦子的二愣子,該有的心思有該有的主意本就不少,再加上被撥過來伺候的都是經了內務府門路的自家人,金氏不由得也起了謀上一謀的心思,一邊絞盡腦汁回想雍乾年間的各種旁枝細節,一邊養精蓄銳的坐山觀虎鬥以待後謀,而按照她原本所想,她也沒指望過能爬上那獨一份的中宮寶座,畢竟皇帝不是傻的,太后不是傻的,前朝大臣也不是傻的,甭管她多受寵多有心計光是出身血統就註定了沒那個命,然而最最尊榮的寶座夠不到卻並不代表她就沒了一點念想,清宮之中子憑母貴,母憑子貴,憑着自己的力量是夠不上那個位子,可難道還容不得她沾一沾兒子的光?

電視劇沒算白看,夾夾雜雜之下她恍惚記得乾隆朝時後宮有一個令貴妃有一個嘉貴妃,雙方兒子爭奪皇位鬧得不亦樂乎,而同時她也恍惚記得乾隆的皇后原配早死繼後被廢,根本就沒有可爭可斗的資格,如此,與其眼下里大費周章的去與中宮作對把自己搭進去成了別人的墊腳石,倒不如集中了注意力盯着魏碧涵,趁着對方勢起之前後宮局勢未穩之前,先下手爲強的一把把對方給踩下去,然後再將自己的兒子給擡上去。

金氏想得當然,算盤珠子也撥得嘩嘩直響,可她卻是沒有料到計劃趕不上變化,人算比不得天算,獨獨漏到了景嫺這個最大的變數——

她雖然不明白爲什麼明明該在雍正年間就死掉的那拉太后如今還活得好好的,也不明白傳聞中最富傳奇性的慧賢皇貴妃高氏怎麼死的不明不白又寂寂無名,更不明白應該跟乾隆伉儷情深使得前者幾十年念念不忘的孝賢皇后怎麼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她解不開這些疑惑,只能猜想這後宮之中是不是還有別的穿越者,可她借了鈕祜祿氏的口套過那拉太后的話,也曾讓人明裡暗裡的多盯着點翊坤宮,更是與弘曆相處的時候多番留心,一來二去之下卻仍是所尋無果,只能安慰自己這一切或許是因爲自己的出現而生出的變數,拋開了心中的猶豫專注起後宮的局勢,而眼見着自己生下了兩個阿哥,從嬪位一下躍爲妃位,貴妃的位子也近在眼前,金氏本還有些得意,可還沒等她後腳趕着前腳的對延禧宮下手的時候,卻是被直接劈在頭上的這一道響雷給弄得良久沒有回過神來。

福爾康,福爾泰?

她穿越之前年紀輕沒有看過新月格格也不知道梅花烙,雖說覺得那些個人膽大包天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卻也沒有太多去想,然而對於這兩個紅遍了大江南北的響噹噹的名字,她卻是不可能不知道,想到那和印象中一般無二的家世背景,想到那二人如同記憶中一模一樣的鼻孔朝天目中無人,金氏只覺得糟心極了,可在此處生活了這麼多年想着許許多多的事兒都是有理有據,又讓她分不清楚到底是這些個人走錯了劇本混進了自己的生活,還是自己原本穿越的就是瓊瑤的戲碼,想到接下來還有小燕子,還有紫薇花,還有那大鬧後宮居然還得了善終的離奇走向,金氏只覺得整個兒人都混亂了。

嗯?等等?小燕子,紫薇?

永珹回了阿哥所,永璇被乳母抱回偏殿伺候,揮退了屋中所有下人,金氏一個人坐在主座上想得入神,而最開始那股糟心勁過了之後,回想着還珠的各種劇情卻又讓她腦中突然靈光一閃——

富察明玉已死,眼下里只有翊坤宮那位即將登上鳳座,那麼在還珠裡頭出現的皇后便是她?最終被翻來覆去折騰得廢棄的也是她?烏拉那拉氏平日裡最是個滴水不漏的主兒,要想從旁的地兒尋她的錯處還真是不易,而就是尋到了有着寧壽宮那位撐腰也是不好動彈,可是碰上胡攪蠻纏蠻不講理讓太后也得退上一步的小燕子等人,她還不是隻能認栽?而若這是正史,按照自己的身份必然是登不上後位,可換成了還珠裡面那個感情勝過一切的弘曆之時,是不是說明她也可以打感情牌有了些機會?

而此外,若是按照劇情分析,在還珠之中最爲受益的便是那個魏氏,不但是掃走了攔在自己晉升之路上的最大障礙,還讓永琪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給自己兒子多謀上幾分可能,那麼調轉過來說,如若自己也後腳趕着前腳的去討好小燕子紫薇等人,同時又在暗地裡去打壓魏碧涵,那麼最終的勝利者豈不就是她了麼?

想到這裡,金氏不由得直接笑出了聲,之前她從未想過能夠憑着一己之力除掉景嫺,也沒覺得魏碧涵是個吃素的主兒,即便自己一早就下了功夫可要啃下這塊骨頭卻怕仍是少不了要花上許多心思,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卻是因着還珠劇情的突兀降臨迎刃而解了,難不成老天爺終於憐惜她賜給她金手指了?金氏在心底裡大嘆這小燕子等人真真是她的福星,直喜得見牙不見眼——

“春桃!”

金氏將事情想得很是附和自己的心意,身隨心動之下動作自然也是不慢,張口便直接喚起了人,直接拋下一句——

“你去找太醫院走上一趟,說本宮身子骨不痛快想來是近日天氣所致有些感染風寒了,讓他們開些溫吞的方子,本宮要閉門調養身子。”

“……啊?主子您這是要做什麼?”

“讓你去就去,本宮既然下了決定自然有打算,難不成還得事無鉅細都跟你說個明白?”

金氏打定了主意,後路都已經給墊平了,自然不想再參與到眼下這後位的紛爭之中去,省得一早就落進了旁人的眼被惦記了個全,而此時退上一步不光是給了自己提前去籌謀的空間和餘地,還給上頭那兩位留了個好印象將來辦起事來也好得心應手,而同時她又轉念想到只要小燕子那幫子人進了宮,那麼魏碧涵可算是小辮子滿頭了,原著之中乾隆是腦子不清楚沒有發作她,可這會兒讓她得進了先機卻是不可能放過這白白送上門的機會,如此想着,便只見她眼睛珠子一轉又扔下一句——

“對了,你讓我阿瑪找些人去京城裡頭轉轉,看是不是有個叫大雜院的地兒,若是找着了也不用作什麼,只讓人盯着瞧着便好,連帶着福倫那一家子也找人給盯緊了。”

“哈?”

春桃自問在金氏身邊待的時候不算短,平日裡也算是個機靈聰慧的主兒,可今個兒她卻是實在鬧不懂自家主子要做什麼,看着對方紅光滿面卻要閉門調養,身在紫禁城中又關心起那一聽便不是什麼權勢之地的地兒,心中不由得滿是猶疑,然而正當她因着金氏扔過來的眼刀唯唯諾諾應下轉身出門的時候,卻是聽到身後斷斷續續的飄來了一句顯然是自言自語卻讓她大驚失色的話——

“等着吧,這下你們還不栽在我手裡……魏氏,烏拉那拉氏你們的好日子可算是快到頭了!”

56 熹妃生計謀新月240 半路殺出程咬金152 弘晝多隆謀中宮81 大佛堂裡很熱鬧136 臘梅獻計出狠招52 皇帝不好當195 前腳後腳生包子第一 步是失民心77 雁姬炮轟小三月78 他他拉府鬧開了61 熹妃喜得大奇葩143 靈堂之中唱大戲二55 端王牌月餅來了136 臘梅獻計出狠招220 紫薇的入宮之路70 後宮中的二三事16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16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155 宮裡宮外齊忙活2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6 小包子取名風波165 一波三折得決斷117 自作聰明自作孽25 富察明玉的小算盤第268章 推波助瀾爲東風157 雪如洞悉波瀾起222 初見完了的後續120 戰局又添生力軍204 西山圍獵出大亂197 小永璂有點古怪236 論美麗的神誤會220 紫薇的入宮之路225 金氏的自作自受一227 金氏的自作自受三141 幕後推手初顯形190 治標比不得治本173 香綺纔是真絕色45 弘曆撞槍口10 再入重華宮217 人形兵器誰能擋三192 那有孕這也有孕265 魏氏的最後下場114 富察明玉尋死路249 一個都別想跑掉197 小永璂有點古怪1 楔子7 重回那拉府151 小白花也並不白213 燕子上趕來入套14 雍正發威242 景嫺的將計就計96 腦殘們的集中營149 倒血黴由此開始91 上下合力演大戲207 景嫺的應變之道2 重生263 自發自覺來拆臺146 富察明玉再出招70 新君登基惹來禍164 戰火蔓延進宮中第267章 山東境內出大事227 金氏的自作自受三62 陰溝裡頭翻了船第一 步是失民心51 薑還是老的辣277 番外之前世今生102 長春宮裡算計多142 靈堂之中唱大戲一144 靈堂之中唱大戲三176 小白花黑化開始21 聰明反被聰明誤198 別開生面的抓週129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 步名聲盡毀17 富察氏出手了231 景嫺挖坑衆人跳214 你出招來我拆招25 富察明玉的小算盤132 三方人馬爭永琪9 景嫺的戰略方針115 雙方就緒謀明玉27 雍正出手187 鈕祜祿氏的用心54 端親王領飯盒82 富察明玉養新月133 令妃的以退爲進75 前後的陰差陽錯34 這事兒不算完23 高氏坐不住了182 一切都塵埃落定131 永琪出世惹風波145 魏氏無奈請守孝12 風水輪流轉190 治標比不得治本89 宗人府好戲開鑼57 努達海新月戰下限58 水深火熱的弘明177 弘晝和敬知真相179 順天府三堂會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