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拜祭

“官家,雖然老將們日漸凋零,但大明也有新的將領來補償!”楊峰說道:“魏國公、樑國公、曹國公、全寧侯、巨港侯、西平侯等將領都是人傑,足可與老將們比肩。”

“魏國公之侄、鄭國公之長子、曹行、張輔等人也都是青年才俊,未來三四十年,官家豈須憂愁無大將!”

“楊峰,你是想說你自己吧。”允熥笑道:“你也是青年才俊。”

“臣雖然自認爲還算有些才能,但不論魏國公之侄、鄭國公之長子,還是曹行、張輔張指揮使,都是比臣更加有本事之人,臣不敢與他們並肩。”因爲楊峰也是允熥提拔的,所以不能當着他的面說自己沒本事,爲了表示謙遜只能這樣說了。

“你們呀,就是太過謙虛。當初開平王拜見先帝,當場就要擔任先鋒,先帝頗有疑慮,開平王乃飛舸奮戈衝上採石磯,一舉攻破之,才後來居上成爲先帝麾下得力的干將,功臣名列第二。你們也要如同開平王一般纔好。”允熥說道。楊峰又是一陣謙遜之詞。

經過與楊峰的這一陣交談,允熥心中的鬱悶之情有所緩解,揮揮手讓他下去,開始批答起奏摺來。

不過在批答奏摺前,他又吩咐王喜:“你從內庫拿幾樣珍惜之物代替朕去景川侯府探望曹震,記得仔細問問醫生病情如何。”他月中已經帶着文垣親自去景川侯府探望過他了,所以這次只是打發王喜前往。

“你還要與曹震說,等他病好了,朕還要帶着太子去看望他!”允熥最後說道。

王喜答應一聲,躬身退下。

過了一會兒,允熥批答完畢,又看看幾位輔官與舍人們的桌子上並無幾本奏摺,無事可做坐在椅子上又想到了陣亡這幾員老將軍。

‘接連折損四員大將,是不是拜祭一下爲好?’對封建迷信活動兩分信八分不信的允熥想着。橫豎拜祭他們也花不了多少錢。

‘可是已經參加過他們四人的葬禮了,這非年非節的,貿然祭拜他們不大妥當。’允熥對此又有些躊躇。

正躊躇時,允熥看了看日曆,忽然注意到明日就是十月初一了。

“十月初一,這可是個好日子。”允熥嘀咕一句,將黃路叫過來吩咐:“你趕忙下去預備,……”說了許多。

黃路答應着,領命而下。

……

……

第二日,十月初一,寒衣節。這一日一早允熥就帶領全家人前往太廟。寒衣節是中華最著名的三大祭奠先人的節日之一,雖然比不得清明節與中元節不是現在大明的法定節假日之一,但也很受官員百姓重視,這一天請假在家爲祖宗燒紙的官員不少,普通百姓更多。

允熥站在太廟前,依照禮儀跪地行禮,同時默默唸叨着:“皇爺爺在上,一定要保佑孫兒、保佑大明啊!”

待祭拜過朱元璋,允熥又帶着一家子去功臣廟祭拜。跟隨的小宦官有些驚訝:一般都是正月祭拜過太廟後纔會祭拜功臣廟,平時很少會如此。

不僅小宦官們驚訝,就連熙瑤都有些驚訝,問道:“夫君,今日是寒衣節,並非是拜祭功臣的日子。況且,即使夫君想要拜祭功臣,臣妾等人一起去是否有些不大妥當?”

“這些日子接連有四位老將軍病逝,牌位及畫像入了功臣廟,夫君心裡很不好受,就要來這裡拜祭一番。至於你一同入內是否不大妥當,《大明會典》並未有章程說不能讓皇后入功臣廟,所以有何不妥當的?”允熥沒有在意身邊這些下人的表情,對熙瑤解釋道。

熙瑤與他相處六七年雖然有些時候還是不能理解,但能摸清他的思維模式,聽到這話知道自己勸不回來,馬上躬身答應,不在辯駁。

帶着妻兒徑直走進功臣廟,允熥站在這些功臣的畫像的面前輕聲嘀咕了幾句,轉過頭對文垣、文垚、文圻三人說道:“你們三個過來。”

他們三人乖乖的走過來。允熥隨後說道:“文垚、文圻,你們兩個這是頭一次前來功臣廟,知道這裡是做什麼的地方麼?”

“是供奉爲大明立過功勞的將士的地方。”文垚側頭看了一眼文垣,又見文圻沒有說話,答道。

“你說的不錯,不過並非是所有爲大明立過功勞的人都能被供奉在這裡,只有功勞最大的幾十個人可以。那些功勞較小的,都在城內的英靈廟。”允熥說道。

“爲什麼只有功勞大的能夠在這裡?小的在另外一個地方?”文圻問道。

“因爲功臣廟的地方不大,沒有辦法將所有功臣都供奉在這裡。”允熥挑了一個最容易理解的原因解釋道。

“那爲什麼不將功臣廟造的大一點?”文圻又問。

“這是因爲風水。當年修建皇宮的時候,依照幾位擅長占卜風水的人的話,只能造這麼大。”允熥再次挑了一個最容易理解的原因,不過見到文圻睜着迷糊的雙眼,反應過來他不懂風水是什麼,解釋道:“風水之術即相地之術,對居住之地或先祖埋葬之所依照一些規律進行安排,以趨吉避凶。”

文圻還是沒有明白風水是什麼,但明白父親給出瞭解答,況且他也只是隨便問問,就沒有再問。

將文圻應付過去後,允熥又對他們兄弟二人說了幾句話,解釋了一番自己爲何要帶他們來,又將文垣叫到身邊,對他說道:“你不是頭一次跟着父親來到此處了,所以父親讓你自己多看看,而沒有叫你聽。”

“頭兩次父親帶着你來的時候,你年紀還小,事情做不好,可是去年年初時你已經能夠獨自一人將整個禮儀做完了,父親對此很高興。所以今日,你就教導兄弟來這樣做。”文垣答應,隨後教導起兩個兄弟來。

熙瑤看到這一幕很是高興。別看只是這樣的小動作,但表明在允熥眼裡文垣地位在文垚之上的繼承人。

不過允熥自己實際上並沒有想這麼多,他只是慣性的讓文垣指導他們,同時讓他們兄弟更加熟悉一些而已。他自己看着正有些笨拙教導的文垣,又擡起頭看向四周的畫像與牌位,重點盯了張溫等四人一會兒,心裡暗道:“朕不僅自己來拜祭你們,還讓太子也來拜祭你們,你們泉下有知,可以安心了。”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67章 國力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311章 楊栽第167章 國力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166章 新一年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1752章 炮灰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981章 本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387章 喜歡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166章 新一年感謝和求訂閱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586章 五皇子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1155章 出征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257章 說話囑咐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866章 捷報第711章 要求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137章 決心第559章 入城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021章 **主義第559章 入城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490章 薛氏第195章 新位置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529章 喜脈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362章 撤退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156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648章 糧食第315章 齊夜話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258章 車軌第617章 榮譽感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