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

“這,”曹徵頓時有些發矇。他從未從大地是個球的角度考慮過問題,所以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不僅是他,周偉與思澄堂都有些發矇。

“陛下,若確實如同陛下所言,那也難以否定大地爲一個球,但也如同覆盤說一般無法證實。”他又想了想後說道。

“確實如此。這也只能作爲一說法了。”允熥心裡其實已經有了證實的法子,計劃着什麼時候予以證實,但現在卻轉換了話題:“除此之外,你們二人可還有其它不解之事?”

“陛下,臣等二人於天文星象上的不解之處甚多,但最大的不解之處,就是爲何日月星辰懸掛於天不會掉下來。”

一旁的思澄堂也不由得點頭。這個問題可謂是天文學上的終極問題,古代人不論東西方都十分疑惑不解,最終西方求助於神學,認爲存在一個第一推動力推動它們這樣運動不掉下來,直到人類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爲止。

東方則提出了宣夜說:‘日月衆星,自然浮生於虛空之中,其行其上,皆須氣焉’,創造了日月星辰漂浮於氣體中的理論,並在進一步發展中認爲連日月星辰自身都是由氣體組成。但是宣夜說也有一個巨大問題,那就是若他們懸浮在太空中,那更無法解釋爲何會每天繞地球一圈了,所以也被否定了。

同樣,允熥無法用數學模型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更何況,他更願意啓發他人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允熥斟酌着用符合這個時代的人認知的話提點了幾句有關萬有引力的事情,但是見到他們並沒有向自己引導的方向思考,只能暫且放下。

將這些天文學問題全部說完,允熥站起來,掃視了一遍曹徵、周偉與思澄堂三人,對他們說道:“曹徵,周偉,朕要給你們二人一個新的官職,你們二人可願意?”

他們兩個頓時心頭一緊。這個時候說給他們新的官職,那不用說,只能是有關天文方面得了。說不定就是讓他們兩個入欽天監。

他們二人並不願意。雖然他們喜歡研究天文學,但這個時候研究天文學即使不考慮犯法的關係,也被普遍認爲是不務正業。天文星象嘛,只要能夠依照它制定出曆法來不就成了,研究其他的有什麼用?

他們兩個可以想象,若是接受了允熥的任命,以後在生活中會受到怎樣的指指點點。曹徵還好些,畢竟是勳貴子弟,不務正業整天吊兒郎當的多了,頂多被曹興打一頓,在社交圈子被大家嘲笑一番,也就罷了,或許以後因爲能夠得到皇上的接見被大家重視;周偉可不一樣,他身爲文官,忽然當了被認爲研究神神道道的天文星象的人,絕大多數友人都會不再和他交往,家鄉的族人也會痛罵他。周偉的父親的身體不好,再被氣出個好歹來。

但曹徵偷偷瞄了一眼允熥的眼神,覺得不能違背允熥的話,至少他們二人不能都推絕了允熥的任命,咬咬牙說道:“陛下,臣願意接受陛下的官職。”

周偉猶豫了半天,最終說道:“陛下,臣身爲二甲進士,雖然喜好研習天文,但天文之事與國計民生並無多大幹系,臣願爲陛下處置有關國計民生之事,萬不敢做其它有違孔子教誨之事。”

允熥略覺遺憾,但也在預料之中。所以並無生氣的樣子說道:“也好。”

“既然如此,周偉,你的字朕還記得,寫的不錯,文章也很有條例。”允熥一邊說着,一邊派侍衛去樓下買筆墨,待筆墨買回來後接着說道:“你爲朕擬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即日起,廢除欽天監,”允熥的頭一句話就讓周偉的手一抖,差點兒寫錯字,但允熥並沒有看着他而是盯着天花板所以不知道他停頓了一下,而是繼續說道:“取格物致知之意,設立格致院,研究天文、地理、物性變化等諸多現象發生的緣故,研習數學,兼編制曆法。”

“格致院設院正一名,正四品,院副一名,從四品,內另設主簿等官職。格致院不歸屬於任何一部,如同太醫院、海務院等一般。”

“以中書舍人楊士奇爲格致院院正,管轄院務,曹徵爲院副,主持研究之事。原欽天監衙門諸官員,若有對天文地理等有所研習的,併入格致院。”

允熥所提出的,就是類似於現代的自然科學院的機構。

中華因爲長期中央集權的緣故,對於不能做官也不能促進農業生產的學問十分鄙視。他不能改變集權的現狀,爲了在大明發展科學,他必須對喜歡研究科學的人進行支持,並且不能是暗地裡的支持,必須是公開支持,讓他們能夠做官,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於科學事業。

當然,這有可能會有人亡政息之逾,但他現在只能這樣做。

至於爲何不直接發明‘科學’這個詞彙而叫做格致院,一來,科學這個翻譯詞實際上並沒有完整體現science的本意,清末民初的許多翻譯家都反對直接借用扶桑人的翻譯,提出使用‘格致’或者‘格物’這樣更貼切的詞;二來,使用格致這個來自於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詞也容易被中華的士大夫所接受。

‘不僅要設立格致院來鼓勵研究,更要翻譯來自西方的書籍,選擇其中領先大明的方面讓曹徵等人進行研究,不僅要學會他們的格致,更要學會他們在研究中的思維方式。大食人有過一個百年翻譯運動,將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書籍翻譯成大食文,加上自己的獨立創造,從而造就了數百年大食人領先世界的情形,中華也可以複製大食人的方法發展大明的科學,或者叫格致。’

‘而不論是大航海還是殖民掠奪,都是扶菻人後來稱霸世界的主要緣故,最重要的緣故是他們的科學得到了大發展,殖民掠奪來的財富不過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只要大明的格致能夠一直領先於世界,大明也必然能夠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允熥想着。

想到最後,允熥擡起頭來說道:“曹徵,將來格致院必然會成爲大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你絕對不會後悔來到格致院的。”

第1525章 見面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579章 舅爺第1539章 答應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45章 武德衛第761章 三元宮第120章 拿人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177章 端午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45章 武德衛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637章 相模國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83章 準備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692章 尷尬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616章 齊步走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302章 嚮導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1557章 視察五城學堂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1525章 見面第1731章 兒子要走了很傷心第1177章 演戲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311章 楊栽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488章 貢院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1211章 再等等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278章 相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1017章 帖木兒的演講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919章 初議改封孔氏第583章 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