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忘了

“陛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待所有的聖旨宣讀完畢後,在場的所有的人紛紛跪倒在地說道。

三跪之後,阮勳從地上站起來,直愣愣的看着自己手上的聖旨,半晌回不過神來。

他實在是太意外了。雖然大明給予他的地位不低,張溫等人對他也算尊敬,但這都是表面功夫。

但現在允許他自行召兵滿一個衛,還能自行任命衛所千戶、百戶,這可是極大的信任,比對許多大明將領更加信任。

他從沒有想過自己竟然能夠得到大明皇帝的如此信任。一時間,阮勳忽然想到了‘士爲知己者死’這句話。

‘我是一個不忠不仁不義之人,和士完全不搭界,怎麼忽然想到了這句話?趕快忘掉,可不能傻了吧唧的爲大明送命!’阮勳在心裡想着。但臉上還是抑制不住露出了複雜的神情。

不僅是他,莫遠等人都手裡拿着任命自己的聖旨在原地高興的和其他人說着什麼,也有人站在原地傻笑。

張溫從胡儼手裡接過最後一道聖旨,回頭看了看身後的接旨的安南將領,嘆道:“陛下的手筆,臣望塵莫及!陛下的胸懷,恐怕只有唐太宗皇帝能夠比擬了。”

張溫此時確實很佩服允熥。他作爲安南征討軍的統帥,又是大明朝堂上的高層人物,當然想過將來平定安南後如何治理安南。

在他看來,在朱贊儀正式於安南封藩後,定然會有許多當地的士紳對此不滿,他們會和之前因爲忠於陳朝才投靠大明的人一起造反,恐怕數年內都不能平定。大明需要將大約二十萬大軍留在安南平定造反,組建以當地人爲主的軍隊給大明軍隊打下手,同時對當地的士紳又打又拉,再對百姓施以仁政,花上數年的時間安定地方。

但允熥現在就開始組建以安南人爲主的軍隊,聽馮錫山的口氣甚至還會讓他們獨立出戰,這真是太大氣了。並且他仔細思量這並不是錯誤的做法。

不過張溫畢竟是經歷過許多事情的人呢,很快就感慨完畢了,說起正事。他問道:“陛下可還有其它旨意?”

“旨意?陛下並無其它旨意。”馮錫山有些驚訝的說道。

“並無其它旨意?這,我在奏摺上明明請求陛下指示如何安排被俘虜的安南大將阮仁烈,爲何陛下沒有指示?雖然我在奏摺上寫了自己的對策,可陛下即使贊同我的對策也要有批答纔對。莫非是口諭?”張溫又道。

馮錫山搖搖頭。“沒有口諭。”

“不會是陛下忘了此事吧。”沐晟走過來,輕聲說道。

“陛下怎麼會忘記這樣的事情!”張溫馬上反駁道。

“依我看,陛下的意思是暗示張侯爺自行處置,不要所有的事情都讓陛下來決定。”藍珍說道。

聽了藍珍的話,張溫恍然大悟起來。他這次擔任大軍統帥後十分謹慎,凡是能提前請示的事情都會提前請示,允熥之前已經委婉的勸說過他幾次了。這次多半是另外一次無聲的勸說。

但其實,沐晟的猜測是正確的,允熥當時淨顧着看他們打勝仗的事情了,對他們請示安排阮仁烈的話語完全沒有注意到,略過去了。可他們都沒有向這方面懷疑。

“也罷,那我就自行安排阮仁烈了。”完全沒有朝這方面想的張溫說道。

不過他並未馬上吩咐此事,而是走到阮勳身邊,笑着說道:“恭賀阮縉紳(字)被陛下升爲指揮使了。”

“陛下天恩,臣無以爲報。”阮勳拍馬屁的話張口就來。

張溫當然也瞭解他的個性,呵呵一笑,等着所有的安南將領都看向他的時候,才說道:“多餘的話也不多說,汝等現今所部的士兵人數都不足一衛,需要召兵;但靖江王殿下哪裡也要馬上出兵進攻南定城,可沒有多少時間了。”

“甄偉瞳,我傳令到悶海口,讓靖江王殿下將所有俘虜的士兵都交給你,由你統帥,跟隨殿下攻打南定。”

“是,侯爺。”他躬身答應。

“阮勳,你帶領所部返回富良江北岸。那裡還有一些被俘的士兵,況且你出身於諒山一帶,不足之數應該也可以補齊。”富良江北岸被明軍俘虜的安南士兵本來有足足一萬多人,但其中過半都已經被賣給了隨軍商人,要不是這些商人害怕士兵反叛不敢多賣,恐怕已經賣光了。

“是,侯爺。”阮勳也答應道。

“莫遠、莫迪、莫隧,現在你們的家鄉嘉平也已經爲大明所有,你們馬上返回家鄉招募士兵。”

“是,侯爺。”他們三個異口同聲,同時心裡鬆了口氣。他們家在老家嘉平一帶的勢力很大,輕鬆就能招募到一萬多人,並且都十分忠心,他們很害怕張溫將一些被俘的士兵強塞過來。

張溫吩咐幾句,讓他們退下了。

隨後他對負責照顧阮仁烈的人吩咐道:“馬上讓所有人知曉阮仁烈被咱們俘虜之事,並且讓他們知道大明對他十分優待,沒有任何虐待。”

“侯爺,讓當地人知曉此事十分容易,但屬下無法讓他們相信。”這人說道:“侯爺,阮仁烈現在足不出戶,完全不願在衆人面前露面,若不是擔心自盡使得自己的家人遭殃早已自盡,我們也不敢太過強迫。”

“胡季犛在聽到阮仁烈被俘的消息後不論是否知曉阮仁烈確實被俘了,都定然會說這是大軍在撒謊,而安南人對此也會不怎麼相信。”

“不需要讓普通百姓相信,只需那些手握重兵的安南將領相信即可。”張溫說道:“放出阮仁烈被俘的消息後,所有手握重兵的安南將領都會派人來探查,想要知道是真是假十分容易。”

“他們在得知阮仁烈被優待、所有投誠的安南將士也都十分受到重用後,未必會馬上投降,但若是胡季犛父子被擒被殺、胡朝羣龍無首,十之七八就會向大明投誠,平定安南全境就會容易許多。”

那人聽了張溫的解釋馬上躬身說道:“是,侯爺,屬下知曉了。”

張溫點點頭,讓他退下去安排。

第208章 用方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35章 宣府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488章 貢院第138章 戰——兩邊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965章 工業第1373章 重力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552章 人選和人員到齊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963章 鋼鐵廠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396章 濟、青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281章 安排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1538章 求娶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982章 評論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216章 家話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01章 玻璃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160章 祖陵150章 挖坑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510章 審問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866章 捷報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495章 殿試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1155章 出征第198章 伴隨着發生的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963章 鋼鐵廠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575章 回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