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

“殿下,爲何不讓這威遠號升起你的旗號來?”一個身穿大明一品侯爵的人一邊用千里眼看着前方,一邊對身旁一人說道。

“孤又不是這一仗的指揮,只不過是隨便看看,升起孤的旗號做什麼?”被他稱呼爲殿下的人並未穿着一身親王服飾,而是身穿一身正三品指揮使的官府。這人也舉着千里眼看着前方,說道。

“若是知道有一位大明的親王在船上與他們一起征戰,定然能夠讓他們的士氣更加高昂。”那人又道。

“呵呵,還是算了。你這艘船上可是有當初齊王府被流放到廣西的士兵,若是他們知道那個親王是孤,估計會恨不得將孤碎屍萬段,何談什麼鼓舞士氣,他們能不陣前譁變就不錯了。”那親王冷笑着說道。

這親王就是現在被封爲蒲王的朱賢烶,身穿侯爵服飾的人就是何榮。他們在十一月十一日從海康所出發,經過三天的航行,此時已經來到距離安南沿海很近的地方,大約還有半日的路程,就能到安南海邊,在岸上登陸了。

何榮聽了朱賢烶的話,剛要出言說什麼,忽然有一人從後面走過來,大聲對他說道:“侯爺,左弦傳來旗語,從海口港出發的衛所已經來到距離咱們船隊不到十里的地方。”

“知道了。等海口港前來的衛所與我軍會合後,你通知張曉東等人前來這艘旗艦,本帥有事情要與他們商議。”何榮說道。

“是,侯爺。”那人答應一聲,躬身退下。

等他退下後,何榮吁了口氣,對朱賢烶說道:“還好,又成功與海口過來的水師會合,這下子三隻水師彙集到一處,我終於能放下心來了。”

這次在安南的登陸戰,允熥採用了一種並無前例的方式來集合水師。爲了減輕一地供應軍隊補給的負擔,他將水師船隊分散在海口、海康、合浦三處,讓他們於同日起航,在海上會合,會合後在安南沿海某一地登陸。

這是很冒險的一種方式。自古以來的協同作戰,即使是到了近代有電報和電話的時代,也經常發生某一路軍隊掉鏈子的事情,更不必提通訊手段落後的古代了;而與陸地相比,海上除了某些島嶼外並無地標,兩隻船隊想要會合極其困難。

好在大明此時已經有了測量緯度的辦法,大家可以約定在同一緯度的地方會合;另外就是他們已經有了千里眼,在海上的觀測範圍大大增加,所以允熥才能夠下定決心實行這一集合水師的方式。

但這畢竟是前無古人之事,他們能夠成功會合多少帶着幾分僥倖。所以何榮此時慶幸的與朱賢烶說着此事。

“何榮,等對安南一戰打完了,孤可要帶走幾個水手回蒲羅中。”朱賢烶說道。他的封地三面臨海,幾乎就是一個島嶼,人員往來、貨物運送基本都是走海路,他若是掌握了這一辦法用處很大。

“蒲王殿下,這可得陛下答應才成。”何榮說道。

“孤當然知曉,不過你是統帥,孤自然也要和你說一聲,問問你的意思。”朱賢烶說道。

“殿下,這臣當然是毫無異議。”

“這就好。”朱賢烶笑道:“之後就是勸服皇兄了。不過皇兄不是一個小氣的人,應該不會拒絕。”

他們二人又閒聊幾句,剛纔通報那人又走過來躬身行禮道:“侯爺,張同知、李指揮、房指揮等諸位將領已經前來威遠號,正在議事廳內等候。”

“知道了。”何榮對通報之人這麼說了一句,對朱賢烶說道:“殿下,可隨臣一道去議事?”

“不必了。那些人還不知道孤在船隊上,若是被他們看到還得相互行禮,很費事,孤就在此處觀賞風景,不隨你一道去談論用兵之策了。不過等你們有了決斷,還是說給孤聽一聽。”朱賢烶知道何榮有試探之意,爲了表明自己不會干涉指揮,如此說道。

何榮果然稍稍鬆了口氣。他雖然身上有允熥的密旨:若是蒲王朱賢烶欲奪兵權,可將其軟禁;他也知道皇上對於朱賢烶並不待見,自己得罪朱賢烶不會惹怒皇上。可是他是對此有些擔心。‘好在殿下識相。’何榮心道。

他隨後與朱賢烶拜別前往議事廳。

不一會兒他走到一間寬敞船艙的門口;剛一走進去,已經在屋內等候的衆位將領馬上站起來躬身行禮道:“末將見過何將軍。”

“咱們都是老相識了,何必這麼多禮?”何榮笑着與他們打個招呼,如此說道。

大家也都笑了笑,分別和他寒暄幾句,何榮坐到主位上,他們依照各自的差遣與官位高低分水師、陸師依次坐下。

何榮也不廢話:“依照經常往來雷州府與安南的水手所說,還有不到半日,也就是在伴晚時分,我軍水師將到達安南海岸。”

“這一次陛下分派給咱們的任務是在安南一處海岸登陸,堵住胡家父子從安南人的升龍、西都城南逃的路線,諸位可有良策?”

衆人並未馬上出言,過了一會兒才聽有人說道:“何將軍,既然要堵住胡家父子從升龍、西都南逃之路,那麼只能在清化以南之地登陸。末將以爲,最好是在乂安登陸。”

“諸位同僚請看,”這人指着擺放在桌子上的巨型地圖說道:“西都城位於清化省詠祿縣,若是在清化擇地登陸,則胡家父子在清化留守之兵可迅速趕來支援,我軍立足未穩若是與安南人交戰,勝負難斷;若是能在登陸之初不與安南人交戰,奪取乂安城,則能在安南境內站穩腳跟,其後穩紮穩打,必勝。”

“況且查看安南地形,其爲狹長之地,佔領乂安城,就可將安南領土分爲兩段,將安南人分而擊之,不僅能穩保必勝,還能減少我軍死傷。”

“何況末將還知曉乂安城不遠有一處地方,是天然良港,正適合大軍登陸。所以末將以爲,最好在乂安登陸。”

第353章 徐南青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34章 北平城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1010章 焦急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675章 出診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212章 在人市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958章 拜祭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450章 得知意圖東侵第1535章 重見陽光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317章 內宮貪腐案(一)第120章 拿人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1464章 光榮第919章 初議改封孔氏第396章 濟、青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626章 好馬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651章 岷州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45章 卡廷——截第696章 孩子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714章 王妃第1136章 上陣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292章 過年了第651章 岷州第46章 再至麪館第1299章 簡化字文章相關番外20:祭拜長陵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291章 家族宴第1299章 簡化字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365章 誰決定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424章 驚動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616章 齊步走第1469章 攤牌第1216章 家話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