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解惑(二)

“可是張真人,天下間個頭小的生靈衆多,真人爲何認爲那一定是猴子呢?”允熥又問道。

“陛下,人爲天下萬物之長,但在其他生靈中爲首的就是猴子了。猴子接近於人,聰慧,可模仿人的許多動作,易教習,除了不能說話外,並無任何不足之處。”張三丰道。

說到這裡,張三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又見允熥並未對此有疑問,繼續解釋道:“陛下,貧道猜測施咒之人使用這種小猴子,目的有二。”

“其一,法師在其爪牙上塗抹毒藥,人若是被其咬傷或抓到就會中毒;這樣的法師塗抹的大多是見血封喉的毒藥,除非恰好身邊就有懂得解毒之人並且隨身攜帶解毒的藥物,否則幾乎必死。”

“這猴子體型極小,平時用爪子抓破窗戶紙潛入屋內,可殺人於睡夢之中,而旁人還難以發現。”

“可是朕的窗戶是用玻璃鑲嵌的。此時京城還好,百姓大多見過玻璃窗戶了;但外地因爲大塊的玻璃運轉不易,大多隻有染上水銀後的小塊玻璃鏡子。這個施咒之人不知朕所在的院子已經鑲嵌了玻璃窗戶,朕僥倖逃過一劫。”允熥有些慶幸的說道。

“此乃陛下洪福齊天,有上天護佑。”張三丰拍了一句馬匹,接着說道:“不過也不知這施咒之人是出於謹慎還是如何,這第四步還有其餘的目的。”

“即使這猴子未能害了陛下,但也能給陛下以暗示,讓陛下以爲中了咒術。如果貧道所料不錯,那天晚上陛下也聽到了蝙蝠撲過來之音和小猴以爪牙劃玻璃窗戶之聲,再兼之前惠妃娘娘昏迷不醒之事,足以讓陛下中咒。”

“這個給朕下咒之人的目的確實達到了,朕真的中咒了。若不是張真人恰好在廣州,朕多半……”允熥說道。

說到這裡,允熥中咒的經過已經明瞭:先是施咒之人用心降術給允熥下咒,但因爲允熥對於心降術不怎麼信所以他僅是做噩夢、沒精神、渾身無力;於是下咒之人馬上另施手段,給熙怡下咒,讓允熥對心降術等法術相信;再之後下咒之人進行第三、第四步,讓允熥中咒。

不過允熥仍舊有些不解之處。“可是這施咒之人一開始施展法術後,是如何知道朕並未昏睡的?血清又是如何塗抹到窗框上去的?朕最疑惑不解的,那人又是如何知道朕住在哪間屋子?”

允熥這三個問題直指事情的核心,尤其是最後一個問題:允熥在第一晚有蝙蝠飛撞窗框和猴子爪牙劃玻璃的聲音後,第二晚可是換了屋子的,但換了之後的屋子本來窗外沒有污痕,當晚卻出現了污痕!

張三丰沒有說話。事情的指向顯而易見,但這話他可不敢說。

他只是又說了一句:“陛下,血清可能是小猴子塗抹上去的,只要它能找到陛下所在的屋子,而收用它的法師事前對此有過預備;這種小猴子鼻子很靈,若是知道了陛下的氣味,可以順着氣味找到陛下。”

“但是,這猴子是如何知道朕的氣味得呢?”允熥又道。

屋內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還是允熥自己打破了沉默。“張真人,既然你說破了這‘小鬼’的真身,可否能抓到這猴子?”

“陛下,若是那猴子再次前來行宮貧道能將其抓到;若是施咒之人不再派出小猴子,貧道也無能爲力。”張三丰說道。

“那請張真人在朕所住的屋子周圍佈置下捉拿那小猴子的手段。”允熥說道。

“是,陛下。”張三丰答應道。

“此外,朕還有事情要請張真人去辦。張真人應當知道採生折割案。依朕看來,採生折割案與給朕下咒之事脫不開干係。”

“陛下所料不錯,行採生折割之事,多半是爲施法搜尋所有的‘物品’。”

“既然如此,朕希望張真人幫助廣州的警察破解採生折割案,抓到幕後黑手。何況採生折割之事民憤極大,朕也要解開此案向天下的萬民交待。”

“陛下,貧道謹遵聖旨。採生折割之事極其殘忍,不僅殘害人的身體,還讓他們的魂魄不得安息,解開此案是莫大的功德,貧道義不容辭。”張三丰道。

允熥又和他說了幾句話,因爲今日天色已晚,所以留他在行宮中住一晚,明日再去協助破獲採生折割案,張三丰行禮退下。

等他退下後,允熥馬上將李莎兒、王喜和宋亮叫了進來,和他們簡略說了自己被下心降術之事,重點和他們說了自己的幾個疑惑。

“陛下,這必然是行宮之中有內鬼。”王喜馬上說道:“當時發現窗臺上的污痕時奴才就覺得可能有內鬼。果不其然,真的有內鬼。”

“聽陛下說,在窗框上塗抹血,血清,可能是那小猴子所爲;內鬼所做的,應該是拿出去了一件陛下曾經用過的物品。”李莎兒說道。

“可是能拿到陛下用過的物品的人都是從京城跟隨陛下一起過來的。陛下在外院的書房由宮內的宦官打掃,換下來的衣物由宮女清洗,就連陛下吃的菜也都是由帶過來的雜役清洗,根本沒有有當地人插手的餘地。”王喜又道。

事情說到此處,衆人只能得出一個驚悚的結論:就是在跟隨他們從京城而來的人中有內鬼!

可是所有跟隨允熥前來廣州的下人和侍衛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應該會出現內鬼。反正在場的李莎兒等人都認爲如果真的有內鬼,不可能是自己帶來的人。

“可否是在外院服侍的當地人所爲?惠妃娘娘中邪那幾日,進進出出內院之人很多,臣等也未必能看顧周全。”宋亮說道。

“也有可能。”允熥思量半晌後吩咐道:“不管如何,你們之後既要探查外院服侍的當地人紅是否有內鬼,也要不動聲色的探訪手下之人是否有內鬼。”

“是,陛下。”他們幾個齊聲答應道。

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472章 賽兒第916章 暫且不說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204章 彌勒佛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188章 喪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795章 諸事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40章 戰——死戰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74章 拜訪常家第64章 新的開始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680章 崩塌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983章 獲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番外15:民衆的日子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67章 國力第1275章 三人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983章 獲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199章 四輔官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番外20:祭拜長陵第412章 合圍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937章 其它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472章 類比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421章 浮現第1021章 **主義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1760章 開羅——自稱國君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673章 三日後第415章 降與死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167章 國力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831章 多邦城——阮勳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577章 傳道第1383章 事情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1021章 **主義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