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

七月初六,宜出行。

講武堂的校場上,近千名學生整整齊齊筆直地站着,彷彿一夜之間有人紮了近千個稻草人一般,雖然驕陽似火,但他們都一動不動。

允熥擡頭看了一眼太陽,估算着他們已經站了一個時辰,點點頭對講武堂副校長俞周文說道:“讓他們暫且休息一會兒吧。”

俞周文隨即大聲告訴他們可以休息了。剎那之間,彷彿稻草人都被放倒一般,校場上已經沒有一個站着的人了,大多數人都跌坐在原地,少數人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高臺旁,依靠着牆壁坐下。

“俞卿,今年這些學生的表現比去年要好得多,你做的不錯。”允熥也坐回到傘下,喝了一杯水,笑着對俞周文說道。

“陛下,這是因爲自從去年陛下推行新式行軍禮儀後,講武堂的學生練習站立的時候多了許多,也因此能這樣站將近一個時辰,並非是臣的功勞,臣也不敢居功。”俞周文說道。

“哈哈,俞卿不必過謙。即使此事你並無功勞,但自從你上任以來將講武堂諸事打理的井井有條,也值得朕的誇獎。”允熥說道。

俞周文這次沒有再推讓。既然是自己的功勞,他也不會推讓,只是說道:“陛下,司務長鄭軒與臣一道管理講武堂,也十分盡心盡力。”

“這朕豈能不知?鄭軒,”允熥轉向鄭軒說道:“你這一年半以來也功勞不小。”

“謝陛下誇讚。”鄭軒道。

允熥又和他們聊了幾句,問道:“前幾日下發的《愛民歌》,講武堂學生可都能熟練的唱出來了?”

“啓稟陛下,《愛民歌》的歌詞有些長,這才三日的時候,有些人還沒能將歌詞背好。不過若是看着歌詞,大家都能唱出來。”俞周文說道。

“罷了,你們督促講武堂的學生儘快將這首歌的歌詞背下來,下次朕來講武堂的時候可是要檢查的,若是有人仍舊不會唱朕可不依。”

俞周文和鄭軒躬身答應。允熥又道:“不過他們既然都已經會唱這首歌了,覺得如何?歌詞可通俗易懂?讀起來可朗朗上口?”

《愛民歌》是在允熥的指導下,由文宣司所寫出來的,用來告訴士兵們不管是平日裡還是打仗時都不要擾民要愛護百姓,也算是一首軍歌。

“陛下,大家都說,大多數句子還算簡單易懂,只是這首歌的第十五個句子……,這個詞用的有些不妥。臣覺得最好改成另外一個詞……。”鄭軒說道。

允熥聽過鄭軒所說的話,想了想說道:“確實改過之後更好。陳卿,回去後記得告訴文宣司的人,將這句話改爲剛纔鄭軒所說的。”

“是,陛下。”陳性善躬身說道。

“對了,朕聽說這幾日文宣司的司正羅貫中請假並未當值?他這是怎麼了?”既然提到了文宣司,允熥就想起了羅貫中請假之事,問了一句。

“陛下,羅貫中已經年過七旬,這幾日天氣炎熱實在承受不住,就留在家休養了。”陳性善道。

“他身體可還好?”允熥又問。

陳性善愣了一下才說道:“陛下,前日早上,是羅貫中的兒子羅絨來衙門爲羅貫中請假,羅絨說其父身體還好。”

允熥聽出來陳性善不知道羅貫中身體如何才這樣說的,不過明確知道手下的官兒身體如何也不是必須的,或者說不知道才正常知道反而不太正常,所以也不會怪罪,只是轉身輕聲吩咐王喜:“過一會兒你去羅貫中家探望一下,若是他病情嚴重,就請太醫院的太醫去給他看病,不需朕再行批准。”

“是,陛下。”王喜說道。

允熥頓了頓,喝了口水,又站起來叫講武堂的學生集合,讓他們唱了一遍《愛民歌》。看着大多數人都時不時的忘詞兒,只有少數人記得詞句能完全唱下來,允熥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隨後允熥就讓他們散了,又對俞周文和鄭軒囑咐幾句話,離開講武堂返回皇宮。返回之前允熥對黃福說道:“午時正讓秦王入宮,就說朕有事要和他商談。”

允熥回到皇宮時已是午時。他在乾清宮換上一身家居常服,又洗了個澡,就出發前往膳堂。這一上午的活動可比往常在宮內耗費的體力多多了,允熥也有些餓了,是以馬上用膳去了。

他剛剛走進膳堂,就見到屋內一人對他躬身行禮道:“見過皇兄。”

允熥對他擺擺手笑着說道:“尚炳兄弟,你還和我多什麼禮?”

“禮不可廢。”尚炳說道。

允熥笑了笑,等他行禮完畢後拉着他坐下,先吩咐御膳房的小宦官上菜,然後對他笑着說道:“尚炳,對宋琥這麼妹夫可還滿意?”

“哎,也不知怎麼的。他和尚惜成婚前覺得他還不錯,可是等着他和尚惜成婚後,卻覺得他哪裡都是毛病。”尚炳說道。

“哈哈!皇兄也一樣!之前看着宋琥一表人才,現在見了他覺得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這都正常,等你將來嫁女兒的時候估計更甚。”允熥笑道。

“不用將來,現在就更甚。去年十月王妃和我隨便說了說將來大女兒嫁人如何的,我就覺得心裡很彆扭。”尚炳道。

允熥大笑,說道:“你可真是?我記得她才三歲吧,你就這副樣子,將來當你女婿的人可有得受了。”

允熥又取笑他幾句,見菜已經全部上來,對尚炳說道:“先吃飯,話等待會再說。這道菜是前年皇兄去蘇州,嚐到的一道蘇州特色名菜,回來後請了一位蘇州的大廚入宮做菜,你多半沒吃過,嚐嚐。”

尚炳聞言,伸出筷子夾了一些嚐了嚐,說道:“確實別有一番風味。不過弟弟多半是這三年吃慣了西北的菜,對於這樣的江南菜有些吃不慣了。”

“那等你回去了皇兄給你幾個山東菜的廚子。北方諸地,也就是山東還算飯菜好一些。”允熥說道。

“那弟弟就多謝皇兄賞賜了。”尚炳笑道。

二人這樣邊吃邊說,說說笑笑,很快就吃到了七八分飽。允熥最近因爲小肚子有要突起的跡象,一般也就吃到七八分飽就不吃了,此時挑着涼拌的黃瓜吃着。

尚炳倒是吃了十分飽。不過他這些年在西北條件相對艱苦,吃飯比在京城的時候要快得多,在允熥開始吃涼拌黃瓜前就已經吃完飯撂下筷子了。

允熥見他撂下了筷子,也不再吃拍黃瓜了,揮揮手讓小宦官們進來收拾碗筷,自己則帶着尚炳前往側殿。

到了側殿,尚炳心知要說正經事,允熥賜座以後也坐的筆直。

允熥讓黃福給他們二人倒了杯茶,輕輕抿了一口,說道:“沙迷查幹派出他的弟弟馬哈麻出使大明,前日就已經到了京城,已經被安置在番館了。”

“皇兄已經決定明日召見他們,可到現在爲止還不知道沙迷查幹派這些人過來到底是爲了什麼。所以皇兄來問問你,可知道這些人是來做什麼的,要說什麼。”

允熥現在對於沙迷查幹忽然派出使者前來京城很有些摸不着頭腦。現在又不是正旦,他有事也一向和尚炳商量,尚炳不在就和秦藩的左右相商量,應該沒什麼和朝廷商量的事情,總不會是追着尚炳一直到京城吧?即使如此,也應該有秦藩的人陪伴纔對。

尚炳也搖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這些蒙古人到底是來幹什麼的,宋晟這些日子也並未給弟弟來信。”

“那你猜測一二呢?”允熥說道。他當然知道宋晟什麼都沒給他送來。若是在京城他連尚炳都看不住,早在帶着侍衛出門體察民情的時候讓人殺了。他從開始想問的就是尚炳的猜測。

“以弟弟想來,有兩種情況。一是沙迷查幹派人過來請求陛下支持來了。蒙古人不管種地還是冶煉的技藝都很差,種地好歹天山南北還有肥沃的土地,還有西番人和畏兀兒人給他們種,但冶煉就徹底不成了,亦力把裡一個鐵鍋的價錢是京城的十倍以上。”

“沙迷查幹很可能是想讓陛下賞賜他許多刀劍甲冑。當然他也不傻,會提出用良馬來換。”

“其二,或許和他去年派人去西邊當年鐵木真的長子朮赤後代建立的幾個汗國有關。這事今年弟弟剛剛來到京城的時候和兄長說過。封到波斯等地的兀烈旭建立的伊爾汗國早已被滅,東邊的北元,被他們稱爲拖雷汗國的,一直和咱們大明不對付,對於支持亦力把裡對付帖木兒沒什麼興趣,他要找外援也只有朮赤的後代建立起來的那幾個汗國了。”

允熥點點頭。他覺得尚炳所說很有道理,沙迷查幹派人過來也就這麼兩件事情。

想了想,允熥對尚炳說道:“明日接見這些亦力把裡使者的時候,你也在一旁吧。”

“皇兄,”尚炳有些驚訝的叫道。

允熥擺擺手阻止他接下來的話,說道:“對亦力把裡不管做什麼,都繞不開你,既然你早晚會知道,和皇兄一同回見他們也沒什麼。”

“是,皇兄。”尚炳只能答應道。

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490章 薛氏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1088章 內亂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2章 太子將死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99章 通知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021章 **主義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645章 鐵紀鐵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110章 見藍珍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178章 安排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231章 藉口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32章 挖人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271章 教子第1307章 張無忌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556章 獻女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29章 子澄入彀第1475章 恭賀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3章 徹底融合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977章 兩地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775章 醒來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78章 祭祖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1374章 日心說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315章 齊夜話第172章 投奔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959章 景川侯府與國子監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590章 薛救齊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428章 下線遁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1036章 決心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06章 婚禮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093章 血色——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