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精忠報國

允熥吩咐禮部尚書道:“鄭卿,馬上讓禮部製造出國旗來,朕要在皇宮,和京城所有的衙門門前見到掛在旗杆上的大明國旗。”

“是,陛下。”鄭沂抱着陪中二青年玩兒的心態答應着。他們這些年紀基本上都在四十朝上的大臣也見過一些二十來歲想些奇奇怪怪事情的青年,把允熥當成這樣的人了。

允熥也不會琢磨這幫中年大叔都在想什麼,接着說道:“第三,前幾日朕身邊的侍衛想出了一首歌曲,朕想讓諸位愛卿聽一聽,我大明的士兵會不會喜歡。”

說完,他示意身邊的一個侍衛。這個侍衛上前幾步,對允熥和在場的官員行禮後唱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十五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允熥想出來的這首歌曲當然就是後世大明鼎鼎的《精忠報國》了。這首歌非常主旋律,非常昂揚向上,也沒有什麼超越時代的歌詞,允熥十一日晚上想到以後,將其中的‘二十年’修改成‘十五年’,以指代朱元璋參加起義十五年當上皇帝后,就把它拿出來了。

允熥挑選出的這個侍衛嗓子非常好,足以媲美原唱屠洪剛,雖然已經聽他唱過幾遍了,但允熥仍然十分喜歡,差點兒沉迷進去。

好在他馬上擺脫了。允熥一邊聽着,一邊看着面前這幫官員們的表情。

不過面前這幫人不愧是快修煉成精的人物,所有文官和部分武將都沒什麼表情,倒是有幾個武將頗爲喜歡,一邊聽着還哼哼起來了。

允熥見此就心就放下了一半。最起碼有人喜歡這首歌,自己沒白費功夫。

待歌曲唱完了一遍,允熥問道:“諸位愛卿覺得這首歌如何?”

“好!非常好!”郭鎮第一個說道:“陛下,這首歌非常昂揚,臣聽了不能自己。敢問陛下,這首歌名叫什麼?”

“精忠報國,朕起名爲精忠報國。”允熥說道。

“精忠報國?”郭鎮又道:“好名字!陛下起得好名字。”

“哈哈!”允熥笑道:“郭卿你還是不要這樣誇讚朕了,朕都要承受不起了。”

“臣只是實話實說。”郭鎮又道。

允熥繼續哈哈大笑。他也不知郭鎮說的到底是真心話還是假話,反正在他面前郭鎮一向表現的沒有什麼城府,快四十歲的人了仍舊沒什麼城府,也不知是裝的還是真的。不過不管如何,郭鎮這個馬屁拍得允熥十分舒坦,他就當成郭鎮在說真心話了。

過了一會兒,允熥止住笑對陳性善等人說道:“陳卿,鄭卿,解卿,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歌曲倒是很昂揚,但歌詞既非詞也非曲,更加不是詩,這個韻律臣聽着很奇怪。”陳性善說道。

陳性善到底是文人,這個年代高雅的歌曲大多是詞,也有很多元代流行起來的曲,但無論是詞還是元曲都和這首歌的韻律差別很大,他不太能接受。

這也在允熥的預料之中。文人們很難接受新鮮事物,詞在唐代不能登大雅之堂,一直到宋代才流行起來;唐宋時期寫小說的也受到鄙視,到了滿清不也成爲主要藝術形式了麼?雖然仍然不受主流歡迎。

允熥轉而詢問剛纔沒有什麼表情的武將道:“你們覺得呢?”

“陛下,這首歌昂揚向上,抒發效忠大明之意,很不錯。但臣以爲,它沒有提到對於立功的將士如何獎賞是一缺點。陛下,將士們奮力打仗不就是圖一個封妻廕子?這首歌沒有提到這一點,而現在的軍歌則是提到這一點,臣以爲對士兵更有激勵。所以讓士兵們唱唱可以,但若想要替代現在的軍歌則不太可行。”藍珍說道。

“是麼?”允熥說道。果然民族主義國家和封建時代的國家不同,想忽悠着百姓上前線爲國無償送死不太容易。其實一直到了民族主義國家時代,東方華夏文明國家的百姓,華夏、越南和朝鮮的人也不是太好忽悠,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纔會去拼命;相反西方人,不管是歐洲人還是大食人都太好忽悠了,統治者打着虛無縹緲的旗號就能讓普通百姓爲他們去死。

允熥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作爲平日裡士兵們歌唱的歌曲之一,不替代爲軍歌。反正這首歌的歌詞也不長,又通俗易懂,也不會讓士兵費多少事。”

“是,陛下。”藍珍等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說道。

“既然如此,朕也沒有別的吩咐了,除了陳性善之外,其它人都退下吧。”允熥說道。

其他人忙帶上帽子行禮退下,並沒有人好奇允熥爲何將陳性善單獨留下。

大家其實普遍認爲,允熥最信任的人是陳性善,而不是其它人。陳性善同時兼任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官職,軍政、軍令大權都有一部分,並且三年多沒有動過,只有皇帝最信任的人才會得到這樣的任命。所以允熥單獨有什麼話要吩咐他大家毫不意外。

不過允熥卻沒有馬上吩咐他什麼事情,而是拿出一個金項圈,對他說道:“愛卿的三子今天是滿月吧,朕將這個賞賜給愛卿的長子。”

“陛下,臣的兒子受不得。他剛出生時陛下就已經賞賜過了,過滿月豈能再受陛下的賞賜?”陳性善推辭道。

“這有何不可?出生是出生,過滿月是過滿月,豈能一概而論?”

“不過朕直接塞到你手裡確實不太妥當。”允熥高聲叫道:“王喜。”

“陛下。”王喜馬上出現在了允熥面前。

“派人將這個金項圈送到陳斷事官府上。”允熥吩咐。

“是,陛下。”王喜上前從允熥手中接過項圈,走出了宮殿。

“這,陛下,臣謝陛下賞賜。”陳性善無奈的說道。他妻子絕對不敢拒絕皇帝的賞賜,等他到家後也絕對不能再退回來,只能謝恩了。

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938章 黎澄第1426章 好奇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06章 婚禮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812章 四王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518章 爲什麼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75章 上滬第120章 拿人第1720章 退休第481章 改任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954章 續婚姻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184章 醒來悼念金庸第474章 第三次第106章 婚禮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32章 寶鈔戰爭——戶部準備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421章 浮現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1248章 讓他們發財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637章 相模國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獵戶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648章 糧食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575章 回 道第588章 宗喀巴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後記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974章 問題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650章 秦肅番外19:奇怪的問話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1437章 閒聊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844章 治傷第1558章 增兵!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