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戲曲與歌

寫字寫得手都酸了的允熥讓王喜將宮裡御用監的太監叫過來,吩咐他製造鉛筆和鵝毛筆。

漢字與拼音文字相比有一個巨大優勢,那就是正常造出來的詞語可以‘望文生義’,讓人能大概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而拼音文字除非是合成詞,不然不可能達到這一點。

所以御用監的太監馬上明白了允熥讓造的鵝毛筆是什麼東西,但鉛筆仍然不明白。允熥只能解釋了一番才讓他明白。

另外允熥還吩咐他製造另外一種東西。御用監的太監聽到後很是驚奇,但最後還是答道:“是,陛下。”

允熥將他打發下去後,將‘唯物主義歷史課本’草稿也放下。編寫一本書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別是他還不能假手他人,只能讓宗室之中文采好一點的幫着校對,即使只有幾萬字也不那麼好做。所以也不急在一時。

允熥之後前往自己平日裡處理政事的殿閣中批答奏摺。允熥現在處理奏摺的方式已經很接近於前世的朱高熾了,大多數奏摺都是輔官票擬,自己劃圈,太監蓋印,比朱瞻基稍微強一點兒。朱瞻基時期大多數奏摺都是內閣票擬,太監劃圈加蓋印,這也是歷史上明代中後期大多數奏摺的主要流程。

所以他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將今日的奏摺在晚飯之前全部處理完畢,又吩咐了王喜幾句,起身前往後宮東六宮中鍾粹宮李莎兒的院落。

他到達那個院落後,李莎兒當然馬上出來迎接。允熥把她扶起來笑道:“對朕不必這麼多禮。”

李莎兒笑道:“陛下厚愛臣妾銘感五內,但禮不可廢。”

“呦,還會說成語了?這句話可不像是你能說出來的,是誰教的?”允熥笑道。

“是臣妾的侍女教的。”李莎兒臉一紅,說道。

允熥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二人一起走進了殿內。

宮城之中,除了太子長大以後居住在文華殿可以有獨立的廚房以外,其它任何人沒有獨立的廚房,只能從御膳房得到膳食。

當然在實際執行中,各宮都有爲熬藥準備的東西,也可以用來做點兒湯之類的,但其它的都做不了。

所以不論允熥在哪吃飯他的飯都是御膳房做,晚上臨去哪個宮殿派人到御膳房說一聲就行了。

不一會兒允熥和李莎兒的飯食送了過來,他們二人一邊說着一些趣事一邊吃飯。

飯吃完了,李莎兒十分猶豫的問道:“陛下,今晚還和前幾天一樣麼?”

“怎麼?你不喜歡?”允熥問道。

李莎兒點點頭,說道:“陛下,臣妾想多和陛下說說話。”

“莎兒,”允熥伸手摟住她的腰說道:“這樣咱們也可以說話,並且稍後等事情做完了朕陪你說個夠。”

“真的?”李莎兒說道:“每次陛下都說陪着臣妾說個夠,但每次最後都……”她臉紅着最後幾個字沒有說。

“這次一定不會這樣了。”允熥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吧,再信一次陛下。”李莎兒撒嬌道:“要是這次陛下說話不算,以後臣妾就不信陛下了。”

“怎麼會呢。”允熥笑道。一邊說着,他一邊給黃路打眼色。

不一會兒,一個屬於教坊司的戲曲班子走了進來,對允熥和李莎兒行禮之後開始表演起戲曲來。

允熥剛剛招攬到羅貫中他們這一幫文人時,他們做出戲曲本子後都是交給民間的戲曲班子表演,他派錦衣衛到民間大的瓦舍去看這些戲曲受不受歡迎;他們過了明路混上編制以後,允熥就下令所有他們所作的戲曲都要教給禮部教坊司的戲曲班子,他有空了會把戲曲班子叫進宮讓他們表演一番,親自觀看符不符合他的要求。

允熥這即算是娛樂也算是工作,可以稱之爲‘在娛樂中工作’或者‘在工作中娛樂’。但由於允熥讓羅貫中他們編寫的本子都是‘苦大仇深’的,李莎兒不太喜歡,所以不太願意陪着允熥一起看。

今日戲班子演出的是一個剛剛作出不久的摺子戲,名叫《定雲南》,描寫傅友德、沐英等人帶兵收復雲南的故事。

允熥對於古代戲曲不太喜歡,作爲看過現代話劇和電視劇的人來說戲曲的表演形式未免有些枯燥,只是有的唱詞還好聽些。等這齣戲表演完了,他剛要進行程序化的表揚,忽然想到了一首歌,在表揚了幾句後馬上又說道:“你們中唱武生的人是誰?”

這些人本來已經開始準備表演下一齣戲了,忽然聽到允熥的吩咐,一愣,然後唱武生的小夥子走前一步跪下說道:“陛下,奴才就是唱武生的。”

“朕忽然想到了一首歌,你來聽聽,普通百姓能不能聽懂,會不會喜歡。”說着,允熥竟然自己唱起歌來!

“……”允熥唱了一遍,問道:“你們覺得如何?”

戲班子的人都面面相覷:這樣的歌曲從來沒有聽過,旋律和歌詞與他們平日裡聽到過的完全不同。

其它人可以不說話,但唱武生的人被允熥點名了不敢不說話。他想了半天最後說道:“陛下,這樣的歌曲從未聽過,百姓會不會喜歡奴才不知道,但歌曲中有一股激昂之意,奴才覺得非常奮進。”

“你們下去吧。”允熥見其它人都一副“打死不開口”的架勢,也就不問了,讓他們下去。

之後允熥問李莎兒:“你覺得這首歌如何?”

“陛下,這首歌很昂揚啊,並且歌詞寓意很好,也通俗易懂,臣妾很喜歡。”

“你說用它來代替現在的那首當軍歌如何?”允熥又問。

“這,普通士兵未必會喜歡吧,倒是武將們多半會喜歡。”李莎兒說道。

“這樣麼?”允熥低喃道。過了一會兒,他又道:“算了,不想了,過幾日和他們說一說就行了。”

“陛下,既然這件事不想了,陪着臣妾說說話吧。”李莎兒說道。

“好啊,”允熥笑道:“朕就陪你說說話。”但卻一把把她抱起來,向裡屋走去。

“陛下!”李莎兒驚呼道。

“別吵,朕就是要帶你去裡屋說說話啊。”

“那幹嘛把臣妾抱到牀上?”

“在牀上纔好說話。”

“可是,……,嗯,啊。陛下……你又騙人,臣妾……下次肯定……不會相信……陛下了。”

番外13:大辯論上第81章 下基層下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508章 幻彩閣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565章 道理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275章 三人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601章 競買第1677章 與明國決一死戰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番外20:祭拜長陵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085章 最強男人對話——放心早了第963章 鋼鐵廠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953章 婚姻第813章 探望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556章 獻女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472章 賽兒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617章 榮譽感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170章 砸玻璃第586章 五皇子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399章 朱榑異變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437章 閒聊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595章 應對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63章 新人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473章 親子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1062章 決戰——踐踏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58章 ……陰謀——插敘第90章 除夕宴第1258章 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