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

“什麼問題?”李泰元反問道。他什麼都沒有想到。

“我也是剛剛想到。我記得小時候看史書,忘記是那本書了,上面說過‘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現在朝廷也很重視維持糧價一年四季沒什麼大變化。”

“可是南洋的糧食一旦進來,價格比大明的糧食要便宜得多,不就是書上說的穀賤傷農麼?農傷則國貧啊!到時候國內的糧食都賣不出去了,朝廷找罪魁禍首,還不就是咱們幾個?咱們能有幾條命扛得住這樣大的罪過?”蕭卓說道。

“這,這可怎麼辦?”聽了蕭卓的話,李泰元也緊張起來:“咱們之後不從南洋買糧食了不成麼?”

“那沒用的,他們既然已經發現了南洋的糧食比大明價格要低,以後定然會帶着糧食到大明來賣,雖然利潤薄,但總比空船強,咱們阻止不了的。”蕭卓說道。

忽然李泰元說道:“當初之所以會從南洋購買糧食,是陛下來上滬市舶司巡視時咱們聽陛下身邊的中書舍人說的。咱們當初不都猜測是陛下的意思。不管是不是陛下的意思,問一問那個中書舍人不就行了?”

“這怎麼問?咱們也不知道那個中書舍人叫什麼,他現在又不在這裡。”蕭卓說道。

“咱們不知道,但市舶司提舉張健當時陪着那人來的,他肯定知道是誰,咱們也不問那人的身份如何,只是彙報一下糧食從南洋買回來了這件事,他肯定會有所動作。”李泰元說道。

蕭卓聽了也覺得有道理,說道:“那就這麼辦吧。”

“這些糧食還賣不賣?”李泰元又問道。

“賣!先從我這朋友這裡把糧食買過來,再找王仁德聯絡當地的糧商轉賣,然後再去找張提舉。”蕭卓道。

不一會兒所有運來的糧食都統計完畢,一共一萬兩千四百多石。

蕭卓走到這個自己熟悉的番商面前,笑道:“鄭派,你這是從良了?還真的運大米過來了?這些大米從你老家暹羅運過來的?”

“你現在不也從良,幹起正經買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不好過,現在在海上乾點兒小買賣養家餬口。”鄭派說道。

“你就不怕我在耍你?一萬多石大米,就這樣運過來,要是我們不買了你怎麼辦?”蕭卓說道。

“你的人品我還是信得過的,當然,主要是一萬多石糧食不過一千多貫錢,你的信譽不值得爲了這一千多貫錢就丟了。”

“其次,你們不買了就不買了唄,還能怎麼辦?賤價賣給其他人唄,只要價錢足夠低肯定能賣出去。我把運來大明販賣的名貴貨物裝進盒子裡,塞在糧食中間,讓糧食起一個緩壓的作用,大頭還是那些名貴的貨物。這些大米又不是主要運來的貨物,賠錢也算不了什麼。”鄭派說道。

“那你既然也幹起正經買賣了,爲啥前一段時間沒有來上滬做生意?上滬已經開海三年了。”蕭卓說道。

“哈哈,別以爲只有你們大明纔有發財的門路,南洋也一樣可以掙錢。這次的這些值錢的貨物是幫着另外一個人運過來的,順便見見你們幾個老兄弟。”鄭派說道。

“什麼人能讓你幫着運貨我就不問了,可你在南洋到底在哪發財呢?”蕭卓好奇地問道:“做正經買賣,肯定是在大明最掙錢。”

“怎麼,你也想摻和一腳?”鄭派反問道。

“沒有,沒有,我在江浙這邊生意做得好好的,怎麼會放下這些產業去南洋?我只是好奇而已。”蕭卓說道。

“你要是想摻和一腳,可以拉你入夥,只是好奇就不能說了。”鄭派說道。

聽了鄭派的話,蕭卓更加好奇,但既然他不願意說,他也不能強迫。蕭卓把錢給了鄭派,和他約了時間明日喝頓酒,就回過頭來督促把米運到船上。

當天下午王仁德把松江府的大糧商約了過來,他們將一萬多石大米賣給了糧商。

第二天上午他們找到了市舶司提舉張健,和他說了從南洋買米過來之事。

張健一聽就覺得這事很嚴重,穀賤傷農在農業社會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算沒有他們幾個彙報,自己若是知道了也必然會上報朝廷。

現在海務院雖然已經掛盤成立了,可院使張彥方都在寶安兼任提舉,實際上還是一個空架子,上滬市舶司等於直轄。張健忙不迭地寫了一份奏摺送至京城。

……

……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蠻夷兮,覓個封侯!”

六百名講武堂的學生排着整齊的隊列,齊聲高喊着新鮮出爐的軍歌,從允熥所站的臺前走過,聲勢驚人。

允熥對金純笑道:“很不錯,有了那麼一個樣子了。”

又對羅貫中說道:“這首歌曲聽起來也很好,簡單明快,士兵們也都能聽懂,是誰寫的?朕要獎賞於他。”

“正是臣所作。”羅貫中說道。

“哈哈,老羅你還能做出這樣的歌曲來,很不錯嘛!既然如此,朕當然要獎賞於你。”

“中軍都督府文宣司司正羅貫中,朕授你奉議大夫階,升授奉政大夫。”允熥說道。

“臣謝陛下恩典。”羅貫中要跪下說道。

允熥扶住他說道:“老羅,你已經七十多了,我大明一向是尊敬老人,朕特免除你對朕的跪拜之禮,你就不必跪了。”

羅貫中自己也確實腿腳很不靈便了,跪下去很費勁,聽到允熥的話又推讓幾句,接受了允熥的優待。

“你們文宣司還要繼續寫好的軍歌,朕必不吝惜賞賜。”允熥說道。

“是,陛下。”羅貫中答應着。

“李堅、藍珍你們幾個,將這首歌在全軍推廣。”允熥對他身後的一堆一二品的武將說道。

“是,陛下。”他們紛紛迴應。

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529章 喜脈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1519章 發現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1330章 南洋風雨——啓程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532章 縣試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616章 齊步走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947章 買首飾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52章 ……陰謀——搏第556章 獻女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73章 張彥方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280章 心得第1267章 七月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473章 親子第1514章 議論第82章 抓海盜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1458章 求封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405章 友情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268章 生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1475章 恭賀第1211章 再等等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938章 黎澄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1307章 張無忌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251章 讀書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3章 徹底融合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650章 秦肅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412章 合圍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458章 求封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