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封賞

“趙興。”

穿着自己最好一身衣服、站在臺下的趙興聽到自己的名字,馬上走上前大聲喊道:“在。”

“東海衛士兵趙興,首先發現襲營的野蠻人,……,立功甚偉,賞賜銅錢一百貫,升任百戶。”朱允熞說道。

趙興興奮的跪下大聲說道:“臣謝殿下隆恩。”

今日已是徐增壽率兵返程的第三日,昨日朱允熞舉辦了一個盛大的祭奠儀式,親自主持並且在將陣亡將士的棺材埋入公墓後點香祭拜,讓還活着的將士感動不已。今日朱允熞馬不停蹄又對立功將士進行獎賞。

被提升爲正式的武將,雖然只是一個在大明官場上微不足道的百戶,但對於三代都是在大戶人家當奴僕、幾年前被流放遼東的趙興來說已經非常值得高興了。特別是整個永藩現在只有六千經制之兵,每個千戶都被劈成兩半,設立了十二個‘比千戶’,一個百戶已經算是中等官員了。

“劉昱全。”

他向前走了一步說道:“在。”

“協辦督糧官劉昱全,護衛大軍糧草,……,立功甚偉,賞賜銅錢一百貫,任命兵廳典丞之職。”朱允熞說道。

“臣謝殿下隆恩。”他也跪下說道。

‘典丞定下的品級是從六品,比我之前擔任的正六品上元知縣不過僅僅差了一級,看來在藩國反而升官更快。就是不知道將來能不能調回朝廷了。’劉昱全想着。

“索海特穆爾。”

一個渾身黝黑、穿着一身極爲不協調大明武將官服的精壯漢子出列說道:“在。”

“女真鄉勇索海特穆尓,奮勇殺敵,……,立功甚偉,賞賜銅錢一百貫,任命百戶之職。”

“臣謝殿下隆恩。”他操着並不熟練的漢語說道。

特穆爾原是蒙古人的姓氏,蒙古人征服東北以後很多女真人首領改成蒙古人的姓,有很多人改姓特穆爾,索嗨特穆尓的姓氏就是這樣來的。

這個索海特穆爾積極向大明靠攏,不僅願意跟着一起打仗,還願意融入漢人。他這樣的人朱允熞非常歡迎,所以即使他這次有很多違背軍紀之事,朱允熞也都視而不見,將損失慘重的一個漢人百戶的殘餘士兵與他手下的女真人混編爲了一個百戶,任命他爲百戶官。

不過像索海特穆爾這樣的女真人或者蒙古人很少,立下功勞手下又有幾個兄弟的更是隻有他一個,所以剩下受賞的蒙古人、女真人和阿依努人都是部落首領,朱允熞賞賜了他們大筆錢財,還有幾個繳獲的女真女子、一些大明製造的精良刀槍、鎧甲、鐵鍋等物品。

朱允熞身爲藩王,身份貴重,雖然這次出於籠絡人心的目的親自來宣佈封賞的命令,但只有功勞較大、足夠升官的人他才親自召見,這樣的人一共也沒幾個,所以他很快就宣佈完畢,又挨個勉勵了一番之後退下了。

趙興暈暈乎乎的從王府出來——這次給他們升官是在王府內。他升爲了百戶?永王殿下親自召見了他?還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從沒有想到過自己有生之年還能有這種待遇,已經完全不知道東南西北了,出王府大門時差點兒撞到柱子上。

他出了大門正在接着暈乎,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不太清醒的轉過頭來,拍他肩膀的人好像和他說了幾句話,但他完全沒有注意對方在說什麼。

常安是奉秦森的命令來召趙興去面見他的。他得到秦森的命令後一邊走着,一邊不由得又對趙興的際遇表達了豔羨甚至嫉妒之情。

‘趙興這小子走了狗屎運,出去拉個屎就成了最早發現敵襲之人,又僥倖沒被野蠻人殺死,竟然就升了百戶!他的武藝還是到了遼東以後我教他的!’常安想。

他滿懷着嫉妒之情來到王府門口等着,趙興出來時,他本來還想着對他客氣些,畢竟是正經的軍官,他們作爲秦森的侍衛雖然不怕一個百戶,但還是客氣些好。可他見到趙興完全沒有將聽進去自己的話,忍不住就打了趙興一拳。

趙興被他這一拳總算是打醒了,聽了他的話跟着他來到東海衛衙門,然後走了進去。

秦森正在思考軍隊整編之事。派到這裡的軍隊大多數都是原齊王三衛的人馬,雖然一半的千戶、副千戶已被替換成了朱允熞從京衛當中招募、自認爲懷才不遇、並且經朱允熞考察還算有些本事的總旗、小旗,但下面的百戶仍舊是原來的人。他們與底下的士兵抱團在一起,雖然不敢違背王府的命令,但指揮起來不是很順暢。

恰好最近打了一仗,並且損失不小。朱允熞和徐增壽的意思都是藉此機會打亂這十個百戶的編制,所以他思考怎麼辦爲好。

就在這時一個書辦走進來說道:“大人,趙興來了,可否立刻召見?”

秦森回過神來,說道:“召見,立刻召見。”

不一會兒趙興走上來,對秦森行禮說道:“見過大人。”他下意識行的是侍衛之禮。

秦森笑道:“你現在是朝廷的經制百戶,應該對我行下屬的禮節,不是侍衛的禮節了。”

之後他沒等趙興說什麼,接着說道:“本來殿下聽說你是我的侍衛後,說讓我私下裡獎賞一番就好。”

“可是我覺得你既然立功很大,平素又有些本事,當一個侍衛太屈才了,所以將你調入東海衛,並且建議殿下升你爲百戶。”

趙興馬上說道:“謝大人栽培。”

“這也算不得什麼栽培,”秦森說道:“這都是你應得的。”

“不管如何,這都是大人才能有小人的今天,小人絕不敢忘了大人的恩德。”趙興說道。

秦森笑了笑,又和他說了幾句話,讓他走了。但之後秦森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秦森自然沒打算在永明待一輩子,但既然來了這裡,他總得幹出一番事業來,立下些功勞纔好回去。

既然如此,手裡有些親信軍官就有些必要了,幹什麼都更方便一點兒,所以他讓趙興去當軍官而不在他手底下當侍衛。

“可惜還是官兒太小,若是一個千戶就好了。”他自言自語說了幾句,然後坐下來,繼續思考整編之事。

第171章 上朝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872章 繼續議事與南洋諸國的擔憂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1155章 出征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372章 燕周浙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98章 議婚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1479章 囑咐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982章 評論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302章 嚮導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776章 解惑(一)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156章 兩家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99章 四輔官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317章 內宮貪腐案(一)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271章 教子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499章 兵藩第600章 三家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586章 五皇子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311章 楊栽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161章 事情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414章 勸降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174章 插入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411章 北撤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1521章 勸說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52章 ……陰謀——搏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