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扶桑船隊

允熥在他們告退後站起來,眼睛看向了牆上掛着的大明地圖,眼珠子在荊州、武昌、開封和太原四個地方跳來跳去,最後目光定在了荊州,自言自語道:“就是他了。”

然後他轉過頭來,對黃路說道:“給湘王傳旨,讓他下月初,”他忽然又停下了話,自言自語:“不,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中旬,今年又不是閏年,……”

允熥又嘀咕了幾句,吩咐道:“讓他今年過年帶着世子來京朝見。算了,你去找金善,讓他草擬一份聖旨,宣湘王正旦入京。”

黃路也不知允熥是在想些什麼,聽到他最後的吩咐後就躬身說道:“是,陛下。”之後馬上轉身離開了殿內。

允熥吐了一口氣,走到窗戶邊看了看窗外,注意到太陽已經接近正南,高高掛在天空中照耀着大地,爲了安全起見,乾清宮主殿附近一丈內沒有任何樹木,所以陽光直直的照進了玻璃窗內,讓擡起頭看的允熥僅僅看了一眼就趕忙低下頭來。不過他至少已經確定現在已經是午時了。

“竟然接見他們就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允熥感慨了一句,隨即對王喜說道:“告知御膳房今日中午朕就在乾清宮用膳。”

“並且讓侍衛告知何榮、張曉東等人,下午未時正進宮見朕。”允熥又在王喜叫來一個小宦官吩咐時補充了一句。

允熥又在屋子裡拿出了南洋去年和今年的奏報看了一會兒,起身前往膳堂用膳。

但路上他又想起了方鳴謙所說的永明海內沒有見到大股海盜之事,心想:‘這些海盜到底都去幹什麼了呢?’

====

此時大阪城外難波津(港口),有數十人等在碼頭上,像是在等待什麼重要人物一般。

其中一個身穿鎧甲、身材雄壯有力、只是矮小一些的侍衛擡頭看了一眼天空中的太陽,然後對身旁一名身穿從大明販賣過來的上用絲綢所做成衣服的中年男子說道:“太政大人,他們到底還能不能回來?”

被稱爲太政大人的自然是義滿,現在全扶桑只有他可以被稱爲太政大人。在他兒子義嗣當上扶桑天皇后,雖然旋即對大明稱臣自稱扶桑國王,但對內仍舊自稱天皇,他們家就去掉了姓氏,只留名字。他此時說道:“昨日他們派回來的人你也見到了,約定此時入港,如何不能回來?”

“大人,派回來的人是五日前就與大隊分開來報信了,他們船上裝着的又是那樣價值極高的東西,若是就這五日被匪徒虜獲,那……”那人說道。

“這,”義滿也思索起來。他這個隨身侍衛說的話是很有可能的。他們派出的船隊運送的東西太過貴重,不要說從南邊過來的海盜,就是扶桑本地人組成的海盜甚至外番的大名知道了都會來搶奪。

他想了想正要說話,忽然聽到有人喊道:“有船隻進港了!”他馬上擡頭看了起來。

不一會兒他就見到了數十艘船隻緩緩駛進了港口。他馬上高興起來,還從兜裡摸出了一件物品說着:“天照大神保佑。”但等船隻距離碼頭越來越近,他發現這些船大多有所破損,頓時又擔心起來。

等到第一艘船靠岸,一個他派出去的人下了船向他彙報後,他才放下心來,說道:“帶我上去看看!”

義滿帶着幾個侍衛走上了一艘噸位最大、看起來也最完好的船隻,讓自己的親信掀開了一片油紙布,頓時一片反射的金光照耀進了人們的眼中!此時太陽又大,晃的他們睜不開眼。

這艘船,還有這隻船隊的所有船隻,現在都滿滿的裝載着黃金。

他們自然就是義滿派出去搜尋黃金的船隊了。今年二月開春這隻船隊就從大阪港出發向北探索。他從大明探聽來的消息是產黃金之地被命名爲金寧,在北海道更北的地方;所以他和東北地區的幾個大名聯手派出人去北海道劫掠阿依努人帶路,派出船隊探索。

他們還暗中派出了人僞裝成漁民跟隨大明的船隊。不過在到了千島羣島後這個法子就不頂用了:這個時候扶桑的漁民還沒有去那麼靠北的地方打魚的先例,肯定會讓他們看出來。

之後他派出的船隊繼續北上時,又遇到了從北靜海(白令海)漂浮過來的浮冰,沉沒了幾艘船。最後好不容易到達了金寧取了一些黃金回來。

但消息隨即就泄露了,或許是船隊裡本來就有海盜的人,或許是被人看出來了什麼紕漏,反正從船隊抵達青森起就有海盜尾隨他們,到了宮城更是有海盜開始襲擊他們。方鳴謙之所以在永明海沒有發現幾個海盜,就是因爲這些海盜去扶桑東海岸對付義滿派出的船隊了。畢竟與大明的船隊相比,扶桑官府的船隊要更好對付。

他們好不容易纔打退了海盜,返回這裡。但出發的時候大大小小上百艘船隻,回來時只剩下了三十餘艘。

義滿看着他們一箱一箱的搬運黃金,十分高興,但隨即想起了被擊沉或者被海盜掠走的船上的黃金,又變得一臉苦色了。義滿的侍衛就見他臉色不停的變幻。

‘莫非太政大人學過大明巴蜀人的絕活變臉不成?’這個侍衛想着。

清點完畢後,世代爲幕府將軍服務的三井友和對義滿說道:“一共十八萬兩黃金。”

“多少!”兩個聲音同時響起。義滿的大兒子,已經當了徵夷大將軍的義持也來了這裡,此時和義滿一起驚呼道。

不過義滿馬上想到了那些被搶去的船上的黃金,頓時又有些鬱悶。

義持可沒有他爹這麼多的想頭,一門心思想着自己能夠分到多少黃金:‘手下親信的大名都要分一些,每人最少要分一千兩,收攏人心;親近侍衛和軍隊的武士,不管官大官小也都要賞賜一些;這些船員肯定都私藏了一點兒,但多少也要賞賜一些。這樣算下來,最後能落到朝廷手裡的黃金大約能有十二三萬兩。’

‘之後就是和父親爭奪更多的黃金了。’他斜着看了一眼義滿。

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982章 評論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284章 獨眼狼第415章 降與死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476章 結束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258章 車軌第495章 殿試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394章 燕軍第140章 戰——死戰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531章 產業第179章 準備,出發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99章 四輔官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394章 燕軍第675章 出診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1427章 長大第1170章 調查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507章 秦淮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46章 再至麪館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831章 多邦城——阮勳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01章 玻璃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136章 上陣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1685章 行刑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231章 比武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268章 生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161章 事情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1258章 婚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707章 安南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