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

在允熥看來,方鳴謙的這次探索是非常成功的。正式確定發現了美洲大陸,發現了阿留申羣島,又帶回來三十五萬兩黃金,何況這次只有一些小船沉沒且船員大多被救起,所有的大中型船隻全部得以返航,可以說損失微弱而成果巨大。

允熥於是開口稱讚了方鳴謙幾句,並且說道:“方鳴謙聽旨,朕升任你爲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加都督銜,授榮祿大夫階。”方鳴謙已經不能升爵了,哪有不打仗就加封國公的道理?所以允熥給他升官,並且加虛銜和散階。

下一次他帶領船隊發現美洲回來後會得到的賞賜他都已經想好了:實授都督,升授光祿大夫階,食正一品祿。

方鳴謙自己當然也知道不可能加封國公,所以誠惶誠恐地接受了允熥的賞賜。隨後他照例說道:“請陛下爲這次發現的地方命名。”

允熥想了想,說道:“既然那一串島嶼可以從金寧通到東面的大片陸地,就命名爲走廊羣島吧。”(阿留申羣島)

“走廊羣島與北面的大陸包裹出了一片海洋?既然他們在北靜附近,又荒無人煙,就將這片海洋命名爲北靜海吧;北邊那個隔開東西陸地的海峽,命名爲北靜海峽。”(白令海,白令海峽)

“在北靜海峽中間的那個島嶼,命名爲文怡島。(聖勞倫斯島)”允熥忽然想起了自己剛剛出生的二女兒,所以以二女兒的名字命名。

既然使用了二女兒的名字,那麼大女兒也不能落下。“至於東面那片陸地,還不能確定是否爲大陸,暫且不命名。不過最西端的那個地方,朕命名爲敏地。”(阿拉斯加州科特利克)

“至於走廊羣島各個島嶼的名字,方鳴謙,你以屬下第一個登上島嶼的士兵名字命名。”

“陛下!”方鳴謙驚訝的擡起頭來看着允熥,他身後的三人同樣如此,只是他們更加驚訝,三人的眼神中即充滿了對以士兵名字命名地方的惶恐,也有對於或許能以自己名字命名島嶼士兵的豔羨。

允熥擡手製止了方鳴謙將要說的話:“幾個島嶼的名字,倒也不值什麼。況且這麼多名字朕也想不出來。”

Www● TTKдN● c ○

但方鳴謙仍然力諫道:“陛下,萬萬不可以士兵的名字命名。被命名的士兵恐怕不得安枕。”

允熥想了想,好像華夏自古只有以皇帝、權貴的名字命名某地的先例,沒有西方國家以第一個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的習慣,強行命名恐怕對士兵不是什麼好事。

允熥反覆思索後說道:“既然如此,朕將命名權交給你們北巡的船隊,你們琢磨出什麼名字來,上報給朕批准即可。下次探索時在島上找個石頭刻上。”

方鳴謙這纔不再進諫。

允熥又想起了什麼,問道:“這次回來時沒有見到海盜麼?”

“回稟陛下,倒是見到了小股海盜,但他們看到船隊的規模就遠遠避開了;大股海盜並未見到。”

“嗯?”允熥感覺很奇怪,扶桑人的海盜都去哪裡了?

方鳴謙自己其實也很奇怪。永明海(扶桑海)雖然平時不是海盜的主要活動範圍,但最近北上尋找黃金的船隊不少,有很多平日不在這裡活動的海盜進入永明海,試圖尋找黃金或者黑吃黑,但他就是沒有見到任何大股的海盜。

……

……

之後允熥接見方鳴謙身後幾個已經跪了一個時辰、北巡表現優異武將。

方鳴謙站起來介紹道:“陛下,陛下左手邊這人名叫夏侯元讓,祖籍河難,東海衛世襲百戶。這次他在北上探索時幾次提前發現浮冰讓船隊避讓,避免了許多損失。”

允熥和他攀談了幾句,覺得他可能是對於危險有一種天生的直覺。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有,總能感覺到危險的氣息提前躲避。

‘這樣的人就是天生的領航員啊!’允熥感慨着。

之後他說道:“朕記得夏侯元讓是三國時夏侯惇的表字?怎麼,你的理想是成爲夏侯惇一類的大將不成?”

“陛下,臣這一輩排行就是‘元’字,所以家父給臣起名爲夏侯元讓,與三國大將夏侯惇重名完全是巧合,家父並不讀書,也不知道夏侯惇大將軍字元讓。”

шшш⊙ тTkan⊙ ℃o

“不過夏侯大將軍爲曹魏立功甚大,臣也想像夏侯大將軍一樣爲大明立功。”夏侯元讓說道。

允熥大笑。這人的回答非常巧妙,即說明了自己名字的由來,又表達了爲國立功之心。他於是決定將給予夏侯元讓的賞賜提升一級。

方鳴謙又介紹道:“陛下右手邊這人,名爲曹廣孝,祖籍山東,東海衛世襲百戶。在兩次探索中對付海盜侵擾功勳卓著。”

允熥稱讚幾句。

方鳴謙最後介紹道:“站於剛纔二人中間之人,名爲趙源遠,祖籍直隸常州府,原爲海寧守備千戶所士兵,擔任總旗。此人極爲勇敢,多次帶領小船爲大軍開路,兩次小船傾覆但都生還。”

這是一個福星啊!北靜海(白令海)這麼冷的地方都能在船翻了的情況下逃回來,很不一般,船隊出航很需要這樣的福星;況且他還非常勇敢。

允熥也讚賞了他幾句。

經過思考,允熥說道:“夏侯元讓、曹廣孝、趙源遠三人聽旨。加封夏侯元讓世襲上直衛千戶,任命北巡船隊遊擊將軍;加封曹廣孝爲上直衛世襲千戶,任命北巡船隊遊擊將軍;加封趙源遠爲世襲指揮僉事,爲先頭船隊總提調官。”

北巡船隊是從各個衛所抽調的人馬組建的,屬於臨時派遣編制,方鳴謙一直掛總兵銜,副手掛副將銜。因爲是臨時派遣編制,所以無固定品級,不過遊擊將軍大約等同於千戶;提調官則不好類比,但獨擋一面。

幾人跪下謝恩。允熥又和他們說了幾句話,讓他們退下了。臨退下前,允熥對方鳴謙說道:“明年朕或許仍舊派你帶領船隊北巡,你有個準備。”

第1012章 母女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208章 用方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81章 安頓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208章 用方第1010章 焦急第201章 定年號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200章 殷商後裔?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498章 任官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284章 獨眼狼第1331章 漢洲攻略(四)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535章 重見陽光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49章 對話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番外14:大辯論下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1733章 海盜們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866章 捷報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125章 傅安(二)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150章 挖坑第492章 閱卷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364章 逃亡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