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編戶齊民

京城城北的山東麪館,已經成爲了武將們外出吃飯的必去之地;有外地的武將進京,本地的武將首先招待他的,也是一頓山東麪食。

每天從午時開始,一直到晚上宵禁之前,麪館內都是人聲鼎沸,一刻也不得閒,尤其是當年允熥使用過的那個包房,想要在裡邊兒吃飯都要提前三天預定。

此時是上午巳時,麪館內倒是隻有寥寥幾人在吃麪,唐伯鶴坐在前堂打着算盤。

一個剛剛點了一碗山東打滷麪的食客看來也是老熟人了,對唐伯鶴笑道:“老唐,昨日又掙了多少?”

唐伯鶴也笑着說道:“哪兒能掙多少,不過是掙點兒餬口得錢而已。”

“你還掙餬口錢?你這麪館從早到晚沒有空下來的時候,要不是你不願意擴大面館、就守着這麼一個小店,早就成了京城有數的大富豪了。”那食客道。

唐伯鶴笑笑,沒說話。那食客繼續說道:“況且我覺得你繼續經營這麼一個麪館都沒必要,你家大兒子都已經是世襲的千戶了,現在在軍中效力,你還繼續經營這麼一個麪館幹嘛!”

唐伯鶴這次指了指右上方,笑着說道:“還不是因爲先帝的命令。”

食客不用擡頭看,就知道右上方有什麼:落款爲朱洪武的‘山東麪館’四個大字的牌匾。這也是他這個小小的麪館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正聊着,一箇中年漢子陪着兩個身穿深藍色警察制服的人走到了麪館的門口,然後那個中年漢子說了什麼,和兩個警察走了進來。

唐伯鶴擡頭見到這幾個人,馬上站了起來一溜煙跑到門口,對那個中年漢子笑道:“章里長,今天怎麼有閒心來我這裡?”

章里長也笑道:“今日陪着警察來查戶口。這二位就是江寧縣的警察。”

唐伯鶴馬上做了一揖,說道:“見過二位差爺。”

他們二人看來也聽說過山東麪館,其中一人說道:“我們可當不得爺的稱呼,叫我們警察就行了。”

又推讓一番,警察問道:“家裡幾口人,都從事什麼營生?”

唐伯鶴老實說道:“一共八口人,我們夫妻二人,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有大兒媳。不過現在大兒子在府軍右衛當差,已經另過了。”

這兩個警察果然聽說過山東麪館,聽到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情都沒有再問問。

之後又讓他拿出了房契和地契看了看,還量了尺寸。

年輕的、雙手都在的警察大概是認字,在一張表格上寫了什麼,然後說道:“行了,也沒什麼事兒了,您忙着,我們去下一家了。”

唐伯鶴馬上掏出來一串錢笑着說道:“二位爺辛苦了,這點兒錢不成敬意。”

其實以他們家現在的情況,胥吏可不敢主動要錢;但是唐伯鶴作了一輩子生意,覺得不給點兒錢心裡就不踏實,所以每次都主動給點兒。胥吏當然不會拒絕,都是點頭收下。

但是今日不同,這兩個警察說道:“唐東家,我們警察和過去的胥吏不同,都是好人家出身也不是賤役,不興這套。”

若是一般的人家,少不得多推讓幾次纔會心裡惴惴的把錢收起來。不過唐伯鶴知道自家的身份,只推讓了一次就收起了錢。不過他仍然好奇的問章里長:“章里長,他們兩個到底是不收我的錢,還是怎麼着?”

章里長說道:“唐大哥,到你這兒是第六戶人家了,前面幾戶都沒拿錢。”

唐伯鶴有些迷糊:“這世上還有不拿錢的差役?”

正想着,忽然聽到外面自家門口有“呯呯啪啪”聲音響起,忙出門看去,只見一個警察把一個木牌子釘在了自家門口,用火烙寫出字來。上邊寫的是祥福街,下邊是漢字十一。

他再朝着他們過來的方向看去,每家每戶都訂上了這牌子,每家的數字都不相同。他暗想這可不錯,各家都編上了號,要找起來就容易多了。

他回來收拾東西,他妻子莫氏出來問道:“剛纔有人來了?”

“是,里長陪着兩個叫做什麼警察的,來問問人口,還量了量店裡的尺寸合了合房契地契。”唐伯鶴答道。

“給了多少錢?一般人家給五百錢,咱們怎麼也得給三百錢吧。”

“奇怪就奇怪在這兒了,他們一分錢沒要。並且不是咱們家沒要,是一排商戶都沒要。”

“哎,”莫氏也奇怪起來:“我聽說他們都是軍戶,因皇帝嫌原來的胥吏貪腐太過嚴重,所以調了退伍士兵來當警察,還取消了賤籍。”

“要說他們比之前的胥吏收斂一點兒那是肯定的,好歹是軍戶,讓人查出來連累自家孩子的前程;但是一點兒錢都不要?還有這樣當差的?”

“或許是現在剛開始當差吧,應天府又剛剛查過,所以不敢要。就看再過個一年半載的,他們會不會要錢嘍!”

……

……

伴晚時分,主管巡警的三個通判和上元、江寧二縣的縣尉對黃淮說道:“府尹大人,巡警已經把全城巡查完畢,人口又普查了一遍,房契地契也重新量過了,以防有擅自侵佔道路的。”

“所有的民戶、商戶、匠戶房子和青樓楚館都已經編好了號,以前沒有名字的街巷都重新命名了。”

“對於城中漏網的流民,又重新排查了一遍,一共抓到了一百多名流民,已經送到了臨時安置乞丐、流民的地方,等着一起發往西北。”

……

黃淮一一聽着他們的奏報,最後說道:“好,你們乾的不錯,僅僅這幾天就把全城都重新排查了一遍。本官一定在給陛下的奏報中提上一筆。”

幾人都露出了喜色。他們這種官員,能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很少,又不能單獨上奏,黃淮願意提一筆對他們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又說了幾句話,黃淮說道:“今日天色也不早了,就到這裡吧。明日卯時過來,有陛下發下來的新任務。”

幾人應諾,之後退下。

等他們退下之後,一個身穿警察服色的人走到他跟前,說道:“府尹大人,錦衣衛今日監視巡警,並未發現有收受錢財之事。”

黃淮鬆了口氣說道:“還好,總算正了正風氣。不過以後如何,還不好說。”

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268章 生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596章 瞭解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29章 過山東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805章 臨高韓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1418章 蕭卓說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248章 龍潭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175章 上滬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1395章 結果第28章 茹瑺評論第1474章 下旨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101章 戰烏魯木齊——終了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56章 ……陰謀——重點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813章 探望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584章 奴僕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634章 橫濱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161章 祖制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3章 徹底融合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735章 兩方說話第11章 文官反撲第1266章 想法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532章 縣試第402章 吳橋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600章 三家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1378章 禮物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1557章 視察五城學堂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