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子榮獨對

實話實說,允熥之所以忽然要召見殿試前五,百分之八十的緣故是爲了楊子榮。

雖然之後他們馬上就會進入官場,允熥也馬上可以任命楊子榮爲中書舍人見到他。可是允熥認爲楊子榮實在是太精明瞭,尤其是想起來楊子榮就是歷史上的楊榮之後,更是覺得這人值得下大力氣去籠絡他。所以允熥爲了表達自己對他的重視,決定提前召見。

吳溥退下之後沒一會兒,楊子榮走到允熥跟前,跪下說道:“臣楊子榮見過陛下。”

允熥笑道:“起來吧。”

等楊子榮站起來,允熥早已將自己身邊的其他人都打發到了遠處,所以笑着說道:“楊愛卿,朕對你可是印象頗深啊!你會試與殿試寫的兩篇策論,朕都仔細看過。你對於朕施政猜測的可是頗爲準確。”

‘難道說我會試的策論並沒有跑題也正確猜到了陛下的心思?可是如果這樣爲何我會試只是排名第九十六?我的經義明明是滿分。’剎那之間,楊子榮已經想到了這些事情,心中充滿了疑惑。

“殿試的題目也就罷了,就算你提出了藩國經濟的辦法有些新意,倒也尋常;可是你是如何想到會試策論這樣寫的?”允熥問道。

其實楊子榮在殿試提出的、被他總結爲‘藩國經濟’這四個字的辦法讓允熥也非常驚奇。楊子榮不知是不是因爲他老家是福健沿海的緣故,敏銳的意識到了一個道理:商業越發達的地方,與其他地方的聯繫越緊密。

而楊子榮根據這個道理,又聯繫歷史上春秋時期管仲的‘渤海煮鹽、楚地購鹿’之故事,提出:大明朝廷在每一個藩國發現一個當地的特產,大明盡力採購這種特產讓許多藩國之民參與到這個產業之中形成一個利益鏈條,一旦大明不再購買這種東西就會讓這個藩國動盪。這樣一來,藩國就不敢脫離大明。

當然人家楊子榮的原話不是這樣說的,可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允熥當時就震驚了:這不就是朕構想中的利益共同體嘛!雖然楊子榮的構想還比較粗糙,但是已經初具雛形了。大明竟然還有這樣的人才!

不過雖然楊子榮的構想很讓允熥驚奇,但好歹是依照歷史上的先例半原創出來的,不是全原創,允熥還能夠接受;但是楊子榮在會試考卷上的的答案徹底讓允熥驚訝。

能夠提出在蒙古傳播佛教以解決困擾中原很多年的邊患,這在歷朝歷代絕地是頭一次,允熥甚至懷疑楊子榮也是穿越者了。

所以現在他問一問楊子榮到底是怎麼想到的。

楊子榮躬身說道:“陛下,臣是從陛下即位以來的施政明白的。”

“臣查閱邸報得知,陛下在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就召見了全國各地的僧道入京拜見。”

“當時陛下即位才兩月,就召見僧道,可見陛下對於僧道極爲重視。臣又翻看了前代各朝的記載,知道了吐蕃國的興衰歷史。”

“臣於是左思右想,認爲既然吐蕃人可以因佛而弱,蒙古人未必不能因佛而弱。所以臣在看到會試題目之後就那樣寫了。”

其實楊子榮對於自己研究出的這個辦法沒有太多的信心,因爲華夏信奉佛教的人也很多,可是也沒有像吐蕃那樣一蹶不振,或許還有其他緣故導致吐蕃這樣弱小。但是他發現陛下好像對於這個辦法非常相信,所以就在會試文章中這樣寫了。

允熥對於他的解釋半信半疑,不是非常相信,可是楊子榮既然這樣說了允熥也不好追問。但是他已經在心中決定:‘派出錦衣衛監視他。’

但是允熥面上卻絲毫未現,而是笑道:“楊愛卿果然聰慧,朕所不及。”

楊子榮馬上跪下說道:“陛下謬讚了。”

允熥馬上說道:“快起來,總跪什麼。”

等他起來之後,允熥又說道:“楊愛卿,你的兩篇策論,朕都非常欣賞,本來應該讓你即爲會元又爲狀元。”

“可是楊愛卿,你的殿試策論也就罷了,孔聖人也曾讚許過管仲,你既然以管仲爲例,他們也不會說什麼。”

“但你的會試策論如此拔高佛道,雖然和朕的心意,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大儒會如何看待你這個策論文章?”

楊子榮臉上明顯露出了驚訝的神色。允熥不知道他爲什麼會這樣。

楊子榮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還鎮壓不住幾個腐儒麼?”

允熥也有些驚訝說道:“幾個腐儒?天下的儒家學子,至少有八成會反對你的會試策論,你不知道麼?”

楊子榮更加驚訝:“怎麼會?在我們鍢建,不過是幾個腐儒而已。”

允熥忽然明白了楊子榮這樣驚訝的緣故。鍢建、廣東二省自古以來就是以商爲主,就是儒家學者也大多沒那麼古板,‘腐儒’真的只有幾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之前從未出省的楊子榮自然不會知道天下的‘腐儒’竟然會有那麼多,這個時候又沒有電視電話什麼的。

允熥只能說道:“鍢建、廣東是特例,在你們那裡大儒或許很少,但是在其它省份可不少。你在京城多待幾日就明白了。”

“所以朕爲了不讓你成爲衆矢之的,只能以他們排定的名次錄取你。就連殿試也不敢給你太高的名次,只能給你第五。若是給了你狀元,你會試的策論必然會被翻出來。”

楊子榮雖然現在仍然不能完全明白允熥的顧忌,但是既然陛下說明了緣故,他還能一直詢問不成?並且楊子榮作爲聰明人,當然知道此時該幹什麼。

“陛下乾綱獨斷,明察秋毫,臣妄言了。”楊子榮跪下說道。

允熥又讓他起來。之後允熥又勉勵了他幾句,最後說道:“朕已經決定以你爲中書舍人在朕身邊,等過幾日就正式頒發告身。”

楊子榮激動。現在大家都知道中書舍人是升官的快車道了,他如何不激動?

楊子榮又想跪倒地上謝恩。可是允熥馬上阻止了他,並說道:“慢,朕已經和你說話時間較長了,如果你不想木秀於林風摧之,就退下去吧。”

楊子榮未必不願意秀於林,可是想到後果,還是乾脆退下了。

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148章 佛教爭端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365章 誰決定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776章 解惑(一)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589章 湘王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1299章 簡化字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250章 副校長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1299章 簡化字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971章 年輕人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474章 第三次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813章 探望第584章 奴僕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428章 下線遁第1124章 傅安(一)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1680章 崩塌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815章 戰安南——漂泊於水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590章 薛救齊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306章 元宵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3章 初到兵部第291章 家族宴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177章 演戲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1178章 安排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407章 接見——伯魯入職格致監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1073章 決戰——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