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

正月十四,這一天允熥沒有留在宮中,而是一早就出了宮。

明日就是上元佳節,而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都是上元節燈會,也是大明一年到頭唯一不宵禁的幾日,全國的各個城市都十分熱鬧。

這也成了全國各地的衙役最忙的日子。尤其是京城,官員多如狗的地方,哪個官員家裡出點兒什麼事情都找兩個知縣的麻煩,所以這幾日江寧縣和上元縣的衙役全體出動,維護京城的治安。

允熥走在路上,少有的見到了每條街上都有衙役或者五城兵馬司的番子正在巡街,不過並沒有什麼勒索行爲,至少允熥沒有見到,不過形跡可疑的人被盤問一番是免不了的。

允熥今日出來,就是來逛街的。他昨日晚上掐指算了算,發現自己已經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沒有到民間來逛一逛了。

他覺得這可不行,太過於脫離羣衆了。作爲大明的最高統治者,雖然工作職責不包括爲人民服務,也不必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但是脫離羣衆總是不好的。

所以允熥決定今日出宮四處逛一逛,體察民情。雖然京城百姓的生活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也可以看出來什麼。

作爲上元節燈會的日子,大街上當然十分熱鬧,無數人在大街上閒逛。

最開心的當然是小孩子。他們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可以得到一點兒零用錢買新奇的小玩意兒。尤其是這五日是上元燈會,很多口袋裡的零花錢已經花光的小孩子又得到了一些零用錢,湊在一起開心的在家附近的大街上逛着。

允熥見到這些小孩子也不禁露出了笑容。這個時候大街上可沒有那麼多的熊孩子,京城貴人多,指不定哪個一身布衣的人就和六部尚書或者哪個爵爺扯得上關係,各家都對自己的小孩千叮嚀萬囑咐不許衝撞了生人。

在京城,起碼得伯爵以上的人家裡的孩子纔敢當熊孩子。不過這樣的人出門身邊都跟着下人,普通百姓見到就遠遠的躲開了。

允熥身邊當然也是一堆侍衛,但是允熥的侍衛多會僞裝啊,大家都穿着一樣的衣服,就好像一羣衛所的普通世襲武將一樣。百姓雖然也不會招惹,但是也不會特意避開。允熥此時就穿着一身並不惹人注意的棉衣,混在侍衛當中。

允熥接連走了數條街道,都沒有見到有權貴家的子弟仗勢欺人,也沒有見到衙役勒索,於是對侍衛們說道:“看來京城治理的還不錯嘛。應天府和上元、江寧縣都該讚許。”

侍衛們有些納悶:沒有見到權貴仗勢欺人也就罷了,本來這樣的事情現在在京城就不多,大過年的誰家都不願意有什麼晦氣;可是沒有見到衙役勒索就很奇怪了,這樣的日子正是衙役們撈外快的好時候啊!

他們沒有想到,允熥逛得幾條街道都在上元縣內,而現在的上元知縣是允熥的中書舍人出身的黃淮。黃淮肯定不打算在知縣這個檔次的官位上多待,他也明知允熥下放他就是鍛鍊他,所以到任以後雷厲風行,整頓吏治,開除了好幾個惡行較多的衙役。

這些人也想找人,但是他們能夠找到的人不過就是應天府的官兒,而這些應天府的官兒都不敢得罪黃淮,自然沒有人去找黃淮的麻煩。於是這些人都知道黃淮上頭有人了,也都老老實實在黃淮底下幹了。黃淮又知道允熥有燈會這幾天出門逛一逛的習慣,所以這幾天管的特別嚴,他們自然發現不了衙役勒索。

允熥逛了半日,感覺有些餓了,找了一家麪館吃了午飯,然後向着京城的側門走去。但是允熥又不進去,只是在外面等着,好像在等着什麼人似的。侍衛們有些納悶。

不過他們馬上就不納悶了,因爲有人走了過來,並且爲首的這人他們一看,竟然是大明的皇后!

原來允熥想着皇后熙瑤自從入宮已來,除了拜祭以外還從未出過宮,於是今日帶着她一起在宮外逛一逛。

侍衛們緊張的手足無措,下意識的想跪下行禮,但是又反應過來這是微服,又忙止住。

不僅是他們緊張,熙瑤比他們還緊張。太子妃跟着太子一起逛街,熙瑤倒是在前朝的文人筆記中見到過;皇帝單獨在京城四處逛一逛,更是常見;可是從未見到過皇后與皇帝一起逛街的。

熙瑤因爲太過於緊張,不由自主地就伸手拉住了允熥的手,頓時就覺得心安了下來。允熥也就拉着她的手,向着燈會的地方走去。

侍衛們都驚呆了,這裡可是宮外,這也太驚世駭俗了,萬一讓認識允熥的老學究見到,允熥明日就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名聲;熙瑤更是有可能獲得狐狸精這一對於皇帝后妃來說最爲高級的榮譽稱號。

但是他們看着允熥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和熙瑤一臉心安的表情,誰敢上去提醒?只能由他們去了,然後侍衛們把守住所有的方向,保證不讓其他人看到。

不過這樣一來允熥和熙瑤的視線也就被遮擋住了。熙瑤有些奇怪,然後感受到了她的右手好像還握着另外一隻手,頓時明白過來,臉騰地一下就紅了,忙鬆開了抓着允熥的手。

允熥輕聲笑了笑,也沒有執着於抓回熙瑤的手。這畢竟不是宮裡,允熥也害怕自己和熙瑤明日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稱號。

走到了燈會的地方,熙瑤一看從前就來過,說道:“夫君,燈會晚上最好看吧,現在還差一點兒。”

允熥回道:“當然是晚上最好看,可是……”

他話並未說完,不過熙瑤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要說這燈會自然是晚上最好看,可是允熥身份特殊,繼位之前還下午溜出來看過晚上的等會,可是繼位之後就不敢了。

熙瑤帶着允熥在燈會四處走動,不時指着某個賣花燈的人說“這個人我從七歲到十五歲每年都見過,只不過比這年輕一些,沒想到還在這裡賣花燈。”

熙瑤當然不只是看,也買,並且買的很多。或許是這裡勾起了她的很多童年回憶,平時穩重的熙瑤也變得孩子氣起來,不時和從前見過的老賣家說幾句話。

你還別說,長相差不多的姐妹花很少見,熙瑤今日又打扮的和未嫁之前差不多,只是髮髻不一樣了,所以記得她的人還不少,很多人都打聽:“你那個姐姐或者妹妹呢,怎麼沒和你一起出來?”

熙瑤也不知怎麼回答,就沒說話,不過大多數人馬上恍然大悟:“你們都已經嫁人了,自然不方便一起出來。”

還有很多人在他們離得遠些了以後互相談論着:“你說這姐妹二人長得如此相像,就是入錯了房估計也認不出來吧。沒準真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呢。”

他們以爲允熥夫妻聽不到,允熥夫妻也確實聽不到,但是還有侍衛在四周分散護衛啊!所以就有侍衛聽到了。

不過侍衛也沒敢把話和允熥說,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幾個人一眼,心中暗想:‘回頭有你們幾個好看。’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允熥晚上還有事情,他們夫妻二人就打算返回了;但是就在他們要出去的時候,熙瑤聽到一個疑惑地聲音:“瑤兒?”

熙瑤馬上側頭,就見到了自己的兄長薛熙冉、嫂子魏氏,和弟弟薛熙揚。

允熥也轉過頭來,見到是他們幾個,馬上對看着有些激動地熙瑤說道:“別喊!”又吩咐了身邊的侍衛幾句,然後帶着熙瑤來到了附近的一間酒樓中,要了一個隔間。一路上,熙瑤都魂不守舍的,想着你的兄弟。

不一會兒,煕冉帶着妻子和弟弟走了進來,剛想要行禮就被允熥攔下:“不必了,你們兄妹見面的時候也不多,就不必行禮了。”

允熥隨後站起來,對熙瑤說道:“我在外面等你。”就走了出去。

煕冉想說話,但是還沒等他說什麼,熙瑤首先說道:“大哥,好久不見了,……”

熙瑤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她的兄弟了,話有很多,她又知道時間不多,所以又急又快的說着,煕冉和煕揚有時候都沒有回答的機會。不過熙瑤看起來只是單純的想和自己的兄弟說話,對於他們是不是回答了不怎麼在意。

過了一會兒,煕冉才撈到機會問道:“大妹妹,陛下今日帶你出來逛燈會?”他到現在都以爲自己是在做夢。

熙瑤紅着臉點點頭。

煕冉頓時有些感慨:“陛下對你真是,”他完全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寵愛?

煕揚也趁機問道:“大姐,二姐呢?沒有一起出來?”

“怡兒留在宮中看家。”熙瑤摸着煕揚的頭,笑着說道。雖然現在煕揚已經比她還高了,但是在熙瑤心中,他永遠是那個小小的小男孩。

他們又互相說了幾句,煕冉囑咐道:“瑤兒,就算是陛下寵愛你,你也要做好皇后的本分,不要恃寵而驕。”

熙瑤點點頭說道:“我知道,父母也囑咐過我多次。”

之後煕冉帶着妻子、弟弟首先走出來,對允熥行禮之後走了。熙瑤整了整頭髮,又擦了擦臉,走出來跟着允熥一起返回皇宮。

第1514章 議論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20章 拿人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163章 新人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343章 安王府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533章 府試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957章 接連故去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273章 正名第208章 用方第974章 問題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181章 軍與監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559章 入城第170章 砸玻璃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704章 晚會第481章 改任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959章 景川侯府與國子監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100章 後續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508章 幻彩閣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307章 張無忌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74章 拜訪常家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373章 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