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

京城的允熥現在當然不知道他記掛了很久的可以算作他救命恩人的一批人終於被找到了,他現在正在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тт kān●co

“臣徐景昌(李訓海)見過陛下。”兩個年紀不大的武將跪下對允熥說道。

“免禮,都起來吧。”

“謝陛下。”

他們兩個自然就是何榮派回來向允熥奏報這次滿者伯夷——三佛齊之戰的使者了。二人在面見允熥之前也已經準備了許久,不管是允熥想聽詳細版的奏報還是簡潔版的奏報他們都可以張口就來,並且戰爭中的細節也全部都記得,絕對不會出現被允熥問倒的情況。

不過允熥卻並未馬上開始問戰爭的事情。他開口說道:“徐景昌,”

徐景昌馬上躬身答道:“臣在。”

“這次在南洋打仗,可真正上了戰場?”

“啓稟陛下,臣確實在三佛齊帶兵與滿者伯夷的兵打過仗,還殺了幾人。”

允熥其實有些懷疑,不過還是笑道:“不錯。”

然後允熥又轉過頭對李訓海說道:“朕看你的履歷,是鍢建晉江人,父親參加了我大明的水師,然後你子承父業入了水師,之後屢立戰功升爲百戶,這次又立下大功升爲千戶?”

“不錯,不錯,大明要是能都是你這樣的人才那就太好了。”

李訓海說道:“陛下謬讚了,這都是臣分內之事,當不得陛下的稱讚。”

允熥說道:“有何當不得?立功要賞、有過要罰,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什麼當不得?”

“你們都是年輕的武將,朕也與你們在史書之上看到過的那些皇帝不同,對於立功之人,朕一定會稱讚,絕對不會埋沒了你們的功勞。”

“你們可不要學那些年紀已經不小了的武將,對朕說話都是謙遜之極。朕喜歡你們這些年輕說話直的武將,立下了功勞就該得到稱讚和獎賞。以後不要再說什麼當不得的了。”

李訓海與徐景昌也不知道心中到底聽去了幾分,只是躬身說道:“臣知道了。”

允熥也沒辦法把自己的觀點馬上就灌輸到這些手下的大臣心中,話一次也只能說一遍。‘希望這些人把朕的話聽進心裡去吧。’允熥想着。

然後允熥開始問戰爭的事情。

徐景昌馬上開口說道:“陛下,今年三月二十日討不臣的水師從松江府出發出發之後,南下到了鍢建泉州。在泉州修整幾日之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張曉東張指揮使帶領南下呂宋,另一路何伯爺親自率領的船隊繼續沿着海岸線向西,一直到了瓊州島之後才南下暹羅。”

“去暹羅的船隻和去呂宋的船隻都是六月到了地方,傳達陛下的旨意命令這兩個藩國派兵隨同大明天兵討伐不臣。”

“可是兩國的答覆截然不同。暹羅國沒過多久就接了陛下的旨意,派兵三千跟隨征戰。”

“臣當時就在去暹羅的船隊之中,據說暹羅國王站在王宮的最高處看到了遠處港口中停泊着的總石數(噸位)超過暹羅全國戰船總石數的大明船隻之後馬上就接旨了。”

“但是呂宋卻拒絕接陛下的旨意,不尊大明出兵的命令。”

“張指揮使本來想懲治呂宋一番,但是當時已經是七月份,滿者伯夷拒絕了陛下要求它們從三佛齊撤兵的命令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呂宋。張指揮使爲了不耽誤進兵時間,沒有施以懲治就從呂宋啓程趕往了三佛齊。”

說到這裡,徐景昌偷偷擡頭看了一眼允熥,現在大明上下有不少人把允熥看成了好大喜功的人,徐景昌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他怕允熥因爲張小東沒有懲治呂宋而責怪張小東。

不過他看着允熥並沒有什麼表情變化,稍微放下了心。

“九月兩路水師在三佛齊匯聚,在舊港城外的碼頭修整了旬日之後啓程與滿者伯夷的水師作戰。”

與滿者伯夷的水師作戰的過程乏善可陳,雖然徐景昌說的是天花亂墜,但是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經過幾個時辰的大戰,滿者伯夷的水師被全殲,大明水師又炮擊了滿者伯夷的港口,摧毀了全部的船塢和其它港口設施,而大明水師一共只有兩艘不足五百石的船被擊沉、二十多個人戰死,一百多人受傷。

然後何榮帶領水師返回舊港。

這時花英帶領的陸師也已經到了三佛齊。之後,“何伯爺帶領廣東諸衛的兵和暹羅、文萊、須文達那三個藩國的兵,以及三佛齊國的兵對三佛齊內的滿者伯夷的兵發動進攻。”

“那些滿者伯夷的兵怎麼可能是我大明天兵的對手,不幾日就被打的節節敗退,到臣等從三佛齊返回大明的時候已經只剩下了海邊上的一些地方了。那些地方濱海,雖然滿者伯夷的水師已經全軍覆沒,但是爪哇島與滿者伯夷很近,他們還可以得到一些支援,況且海邊有成片的森林阻隔,一時之間難以徹底擊破滿者伯夷殘餘之兵。”

“不過何伯爺願意立下軍令狀,一定在建業二年二月二之前徹底擊破滿者伯夷殘兵。”

允熥聽完了之後馬上說道:“何榮其實不必如此,朕雖然想要儘快平靖三佛齊地方,但是大明士兵的生命更爲重要。”

“朕馬上給他下旨,讓他不必爲求快而操之過急。”

徐景昌答了:“是”之後又說道:“陛下,三佛齊的百姓在大明的天兵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以後一致向沈王殿下和何伯爺請願,想讓沈王殿下爲三佛齊的國君。三佛齊現在的國君樑道明也說王位有德者居之願意退位讓賢,自己也願意返回大明。”

“沈王殿下向陛下請旨,要不要接受三佛齊國王之位。”

其實實情哪裡是徐景昌說的這麼簡單!樑道明確實是不想幹這個國君了,跟隨他的華人也都願意讓大明的王爺當他們的國君。但是三佛齊當地的土人卻意願不一,大多數人其實不願意讓大明的王爺當國君。

但是現在是特殊情況,滿者伯夷國的大軍還在他們的國土上肆虐,雖然滿者伯夷的水師已經全滅,但是滿者伯夷的實力仍然遠在三佛齊之上。要是大明天軍撤走了,過不了多久滿者伯夷就會捲土重來,他們還是受虐的命。

而當地的頭面人物都明白,大明之所以願意出兵救他們多半就是因爲想讓自家的親王當國君。他們這次要是堅決抵制了,大明顧忌臉面或許不會多說什麼,但是下一次想要大老遠的讓大明的天兵再來一次估計是不可能了,他們又不是朝鮮這樣重要的國家。

並且朱模與何榮也一直在四處活動,無數的許諾許下去了,朱模還公開承認自己信奉佛教對當地的高僧非常禮遇。在這一系列的努力之後當地的頭面人物終於同意了讓朱模爲三佛齊的國王。

允熥雖然不知道這個複雜的過程,但是猜也猜得出來。但是他並不在意過程如何,只要目的達到了就好。所以允熥喜道:“朕豈有不允之理!朕馬上就下旨讓他接受三佛齊國君之位。”

只不過,允熥站起來說道:“既然是新國家,那麼當然要有一個新的國號纔好。朕還是先商量一下得一個新國號之後再下旨吧。也不急在這一時。”

然後允熥又沉思了一會兒問道:“大明陸師一共傷亡了多少人?”

李訓海說道:“廣東調動了四個衛兩萬三千多人出戰三佛齊,現在已經陣亡了大約一千餘人,傷殘兩千餘人。”

允熥心下暗道了一句:‘還要記得在給何榮、花英的旨意中讓他們擬出來這些人的撫卹如何制定。’

‘另外,這次平定叛亂傷亡的士兵雖然朕都已經按照最高標準給了他們撫卹,可是那些死了的也就罷了,家裡人頂上來繼續爲兵就行了,那些殘疾的人可是家裡一個巨大的負擔,還要想一想怎麼來處置爲好。’

允熥又問道:“滿者伯夷的兵有多少,現在滅了多少、俘虜了多少、還剩多少?”

徐景昌答道:“滿者伯夷的人在三佛齊內的大約有四五萬人,但是其中戰兵只有一兩萬人,其餘都是他們所說的輔兵。現在已經滅了兩萬多人,俘虜了約兩萬人,他們還有不到萬人。”

“水戰中打撈起了大約一千多人,也和這些俘虜關押在了一起。”

之後徐景昌又頓了頓,才說道:“本來俘虜會更多,但是三佛齊的人恨透了這些滿者伯夷的兵,打死了不少的俘虜。”

允熥對此倒不在意:既然已經決定在三佛齊以撫爲主,所以總要把他們擺在滿者伯夷的人之前,讓他們打死幾個滿者伯夷的人發泄一下怨氣也是應該,省的他們的怨氣最後到了大明身上。

‘稍後發給他們的旨意中再說一下,把那些重傷殘疾的滿者伯夷的兵都丟給三佛齊人,隨意他們處置。’允熥想着。

之後允熥又問了幾個問題,徐景昌事無鉅細全部作答。允熥最後表面平靜的說道:“朕沒什麼事了,你們下去吧。”

第56章 ……陰謀——重點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979章 要不要第1427章 長大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308章 反應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番外14:大辯論下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1403章 偷屍體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34章 北平城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938章 黎澄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351章 欲廢朱榑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019章 趕路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590章 薛救齊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363章 吃飯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1418章 蕭卓說第1266章 想法第1271章 教子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752章 炮灰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365章 對陣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1273章 家話第120章 拿人第576章 封賞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1714章 王妃第980章 唱戲第1061章 決戰——阻攔感謝和求訂閱第1170章 調查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209章 賢才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372章 燕周浙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589章 湘王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1470章 大吵第1143章 懸賞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