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

之後允熥在把京裡都查了一遍之後就正式下旨,讓大半是新任命的都察院的御史前往全國各地巡查。一時間,無數的‘中央巡視組’從京城出,奔向全國各地。

蹇義被分配到了河難,楊士奇被分配到了山東,也跟着其他人一塊走了。雖然他們會分來巡視,不過在到達岔路口之前還是聚在一起走的。

轉眼間已經是七月中旬。這一日,允熥又到國子監視察了一番,親自選任了幾個監生擔任朝中空缺出來的職位之後,因爲今日的奏摺不多,允熥於是便裝帶着幾個看起來不太像是武人,反倒有些像文人的侍衛在大街上逛了起來。

走到貢院旁邊,現在是下午申時,按理說是一天之中飯店酒肆最清淨的時候,但是允熥看着附近的飯店酒肆都人很多雖然不是滿的,但是也有一多半人。

允熥回頭問道:“現在怎麼這麼多人?是有什麼事情生了?”

他的侍衛還真有知道的。侍衛馮全亮說道:“朱公子,九月份就是直隸鄉試了,各地的選拔能夠參加鄉試的秀才的考試也都結束了,就連京城舉行的‘拾遺’考試也在月初結束了,所以大半個直隸有資格參加鄉試的秀才都來了京城。”

允熥驚訝的說道:“距離鄉試還有五十多天,他們就都來京城了?這麼早來京城幹嘛?”

童茂華說道:“朱公子,就剩下五十多天了,在家看書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反而是來到京城,與其他的秀才交流一下或許更加有進益。”

“並且還可以向本地的官場前輩請教一些平時讀不通的事情。在朝的官員也願意拿出少量的時間來與老家出名的秀才交流。這是鄉試,要是會試之前的話,恐怕人還會更多。”

“並且,恐怕還有人懷着不可告人的心思,想着能不能提前走走門路作弊呢。”不是文人的童茂華絲毫不留情的講出了一些秀才的齷齪心思。

“哦,原來是這樣。”允熥說道:“可是我記得秀才在地方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力吧,在京城居住的花費可不小,大多數秀才應該都是負擔不起的,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提前這麼多天來京城?”

這件事童茂華就解釋不了了,其他人也不知道。其實是因爲從下屆直隸鄉試開始就是大江南北分開考試,名額也完全分開錄取,在京的江南的官員爲了在這一屆鄉試儘可能的讓自己人考中舉人,所以傳信給老家讓秀才們提前來京城面授機宜,甚至看看能不能作弊。

允熥想了一下,沒有想明白,也就不想了。他帶着幾名侍衛也裝作來京趕考的秀才,走進飯館,聽聽看看這些秀才有沒有能夠入眼的。

允熥在一家酒肆坐了一小會兒,就有人跑進來,到了一個桌子旁邊說道:“聽說了嗎,有京城本地的秀才今日包下了莫愁湖旁的一塊地方,要召開文會,以文會友呢。”

“並且不管是誰,只要是文人都可以參加,來者不懼。”他雖然是對着自己的朋友說的,說話聲音很小,但是允熥就坐在他們旁邊,也聽到了。

允熥很是驚訝。在地方上也就算了,在京城召開文會,雖然只是一些秀才,可是來者不拒的話,不怕皇帝忌諱嗎?現在可是大明初年。

一旁的侍衛季蘭山也與馮全亮說道:“是哪個秀才這麼二缺,敢在京城召開這樣的文會?不想活了嗎?”

正說着,他們旁邊的這一桌人都結賬走了。允熥很好奇,也結了賬,帶着自己的侍衛跟着也過去了。

走了一會兒,大家來到了莫愁湖旁邊。只見一些大漢圍在一旁,零零散散的有幾個大概是秀才的人走了進去,也有人被攔在了外邊。

允熥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今日確實是有人在這裡舉辦文會,但是並非是所有人來者不懼,對於來者也是有要求的。必須是有人引薦,同時要麼是家境比較好的,要麼是在老家名聲很大,很有文采的人。能夠進去的人其實沒有太多,也就幾十個秀才。在現在京城有過一千名秀才的情況下,不算人太多。

允熥之前僞造過的真路引之中是有直隸地區秀才身份的,像僞裝成有錢人也容易,他確實是有錢人嘛!不過他沒有引薦人,按理說是進不去的。

但是這難不倒允熥。他們只是包下了莫愁湖畔的一塊地方,沒有包下整個莫愁湖,允熥還可以僱傭一艘船,讓船開到他們所在地方的岸邊,然後聽他們的文會內容嘛!

召開這次文會的人未必不知道有這個漏洞,但是如果召開整個莫愁湖,那麼動靜就太大了,肯定會傳到皇帝的耳邊,那麼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像現在這樣只是包下了一塊地方,這也是京城的權貴經常做的事情,也不顯得突兀。

並且能夠包下一艘莫愁湖上的船的人肯定家裡很有錢,也算是符合了他們的條件中的一個,結識一下也可以。

允熥身上是一文錢都沒有,但是他有侍衛,跟着他出來的侍衛身上都帶着不少的錢。

允熥又對這個文會產生了一點兒興趣,所以童茂華拿着錢來到一艘停在湖旁邊的船旁,僱下了這艘船,然後讓船家把船開往文會的地方的旁邊。

允熥這還是第一次乘船遊湖,有些興致,看着外邊微微波瀾的湖水,對幾個侍衛說道:“我還是第一次乘船遊湖,沒想到別有一番風味。”

馮全亮說道:“現在正值七月,正是遊湖的好時候。”

允熥說道:“等過幾日,我再乘船去玄武湖遊覽一番。玄武湖的名頭可比莫愁湖要大,應該更加好纔是。”

這時那船家“噗嗤”一笑,說道:“這位公子,聽你的口音也是京城一帶的人?怎麼這麼口氣大?莫非是京城左近其它幾個縣的人,聽說過玄武湖的名頭就想來京城見識一番?”

“早在太祖皇帝的時候,玄武湖就已經讓太祖皇帝給封閉了。並且還在湖中的中洲小島上修建了黃冊庫,貯藏全國戶口、賦稅等冊子,可是天下最重要的庫房禁地之一。哪裡是一般人能夠去的!起碼得是公侯世家才能進去遊玩的吧!”

“這位公子”,船家對着允熥說道:“我老船伕看你家裡不像是一般人,但是也不像是公侯世家的人,恐怕是進不了玄武湖的。”

“還是趁早打消了去玄武湖遊玩的心思吧。”

允熥聽了他的話,並不生氣,甚至也沒有什麼反應,只是轉過頭繼續欣賞莫愁湖的美景。他已經過了向人炫耀、凡事與人分辨的時候了,沒必要與一個老船伕說什麼。

幾個侍衛也知道允熥出門的慣例,也都不說話,有的人站在允熥身邊,好像是在觀賞莫愁湖的美景實際上是在護衛允熥;還有的人分散站在船內,好像是雜亂無章,但是如果有懂得軍陣的人看的出來這是一個微縮形的防守陣法。雖然在船上擺上這麼一個陣法好像是沒有什麼用處,但是侍衛們還是一絲不苟的站着。

年紀最小的季蘭山好像是要對着老船伕說什麼,但是看着其他人什麼都沒有說,自己最後也是什麼都沒喲說。

不一會兒,船開到了舉行文會的地方旁邊的湖面上。

允熥向岸上望去,只見現在在岸上的人大約有二三十個,大家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說着什麼。坐在主位上的人也沒有對大家說什麼,也是在與身旁的人說話,可見文會還沒有開始。

允熥繼續看着岸上,只見66續續的又有人來到這裡,分別坐下。還有看着是下人的人拉來一個大車。車蓋還未打開,就已經酒香撲鼻,連湖上的允熥都能聞到濃郁的酒香。

然後下人打開車蓋,把幾壺酒拿出來,分別放在在場的人的旁邊。

多半是召開這次文會的人這時站起來走到湖邊,對着允熥他們這些船說道:“幾位朋友,都是想來參加文會的吧?可願意下船來與我等一起坐在岸邊,一邊喝着美酒一邊以詩文會友?”這個人的聲音還不小,允熥聽得很清楚。

有幾艘船靠了庵,有人從船上下來,與漢話的人寒暄了幾句,被安排了作爲坐下;不過也有人沒有下船。

允熥當然不可能下船的。這種時候從船上下來加入文會可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太引人注目了,允熥很怕身份暴露,雖然這些秀才按理說應該沒有人見過允熥,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並且如果不僅僅是隻有秀才呢?

很多監生也會參加鄉試,尤其是直隸地方的監生,本來就在京城讀書參加鄉試、會試也方便。而允熥曾經多次去過國子監,雖然他現在換了衣服,但是監生認出他來也應該是可以的。

所以允熥不可能下去的。他連面都沒有露,讓看起來最文氣的侍衛答覆了對方一下,就罷了。除了允熥這艘船,還有幾艘船上的人沒有下去,也都是答覆了一下就罷了。

這人也不勉強,又說了幾句場面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過了一會兒,大概是人到齊了,也可能是到時間了,這人站起來,宣佈文會開始。

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1677章 與明國決一死戰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417章 前世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1558章 增兵!第231章 比武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996章 玉佩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519章 發現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137章 戰——初戰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288章 追捕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1266章 想法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648章 糧食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57章 郡主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獵戶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651章 岷州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299章 簡化字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70章 砸玻璃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1722章 文坻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1161章 事情第796章 最後醒來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256章 多疑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588章 宗喀巴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63章 新人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429章 甄選舍人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450章 得知意圖東侵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589章 湘王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77章 端午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