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去孝陵

之後從五月初一開始,允熥又開始三日的齋戒了。五月初五就是朱元璋駕崩一週年的日子,允熥要在這一天去孝陵祭拜,所以初四就要出,初一到初三在宮中齋戒。

不僅是他,熙瑤與皇太子文垣也要一起去祭拜孝陵,所以也同樣要齋戒的,雖然文垣現在還基本上在吃流質食物。

熙瑤不放心讓文垣一個人齋戒,所以是親自帶着文垣的。她把宮務又交給了妹妹熙怡。

每當這種熙瑤不得不暫時把宮務交給別人的時候,她都慶幸她們是姐妹二人一起進宮的。侍書與待詩等人熙瑤也不是不信任她們,但是萬一出了什麼預料之外的事情她們絕對不敢做決定的,熙怡在就沒問題了。

雖然當初姐妹二人一起入宮,如果允熥對她們不喜歡的話那姐妹二人都跳進火坑了——如果熙瑤一直沒有孩子,那麼就算允熥不廢了她的皇后之位,那麼其實與廢了差別也不太大——但是在熙瑤姐妹地位鞏固的情況下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了。

除了允熥一家三口之外,被欽點隨行的官員也都在家齋戒沐浴。四品以上的高官和在京的勳貴自然都是有資格隨行的,但是之下的官員就看允熥的意思了。

允熥欽點了所有的舍人們隨行,又點了六科都給事中等官員隨行。倒不是一定非得親信才能,允熥必須顯示他的氣魄,所以是點了所有的重要職位的官員與官聲不錯的官員。

五月初四一早,允熥就起來準備了。卯時就從宮中出前往孝陵。隨行的官員們比允熥起來還早,差不多寅時就都起來然後匆匆吃了點兒東西就趕到皇宮的大門口等着了。

允熥一行人大約在中午就到了孝陵所在的地方,然後允熥又齋戒一日,第二天五月初五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起來沐浴更衣,然後帶領百官拜祭孝陵。

執事這個光榮的任務被允熥交給了他現在最信任的太監王喜,副手還是交給了王步和王進這兩個太監。他們兩個獲得了這個位置都非常的高興,說明允熥還記得他們。

允熥看着王喜帶着其他的宦官把祭祀用的牲畜擺到臺上,然後面對着大殿之內朱元璋的神位跪下磕了四個頭、說完了規定的話以後在心中默唸:‘皇爺爺,你放心,我大明的江山一定會在孫兒的手中揚光大的,你生前最喜歡的兩句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也已經刻在石碑之上附葬陵寢。’

‘孫兒這一年來也想了不少的詩詞要來祭拜爺爺,但是無情未必真豪傑這幾句已經是對於皇爺爺的最大的稱讚了。皇爺爺你在下邊估計已經知道了這詩不是孫兒原創寫的,但是除了皇爺爺沒有人能更適合這兩句詩了,想必爺爺也不會在意是不是原創的。’

‘……’

朱元璋教導了允熥六年,允熥對於朱元璋的感情很真摯,平時不想着這件事也就罷了,現在在孝陵祭拜朱元璋,話就止不住了,從詩句開始說,一直說道最近的改科舉,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

並且允熥說着說着眼淚就不禁流了下來。他還是很懷念朱元璋。畢竟,這是親自教導了他六年的爺爺。

過了很久,允熥的眼淚都幹了,才站起來要結束這次祭拜。但是允熥跪在地上的時間太長了,腿已經完全麻了,竟然沒有站起來,還是一旁的朱棣與未就封的王爺朱楹把他扶起來的。

此時已經是下午了,允熥又宣佈明日要去拜祭孝東陵,所以他又回到了所住的地方休息。

在臨出孝陵之前,允熥下令:“今後無論百官與百姓,過孝陵百步之外需下馬下車下轎步行,違者以大不敬論斬。”

第二天允熥又去拜祭埋葬着朱標的孝東陵。

===============================================================

對於孝東陵裡埋葬的這位已經被追封爲太宗文皇帝的‘父親’而言,允熥就沒有太多的感情了。他即使繼承了原本允熥的記憶也不如自己這幾年的親身經歷,所以感情很淡。

不過允熥還是在跪着的時候說道:“父親,我會讓你一直都是皇帝的封號,而不是在追封爲皇帝四年以後又被降爲懿文太子的!”

當天允熥又在這附近休息了一晚,然後於五月初七返回京城。

=============================================================

五月初八,這一天允熥來上朝。允熥剛剛到了朝堂之上,等在大殿內的官員就覺得不太對,反應慢的還沒有現哪裡不對,反應快的已經反應過來:皇帝今日穿的衣服不太一樣。

允熥這一年來一直是在爲朱元璋服喪的,所以一直穿的都是素色的衣服,即使是過年的時候也只是穿了藍色的衣服,沒有穿鮮豔的顏色;但是今天允熥卻穿了一身黃色的最正式的朝服。

就在一些官員一愣神的時間裡,王喜宣佈早朝開始。

那些還沒有琢磨過來的大臣開始說事,但是注意到允熥穿着不一樣的大臣都在想着允熥這麼突然換了一身衣服,有點兒違背了自己說的要爲朱元璋服喪三年的事情,到底是爲了什麼。

早朝的時候倒是也沒有太多事情,不一會兒就都說完了。這時允熥站了起來,說道:“初五日是太祖皇帝的忌日,你們也都知道,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還跟着朕去拜祭了太祖皇帝。”

“去年太祖皇帝過世的時候,朕十分傷心,雖然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皇帝可以以日易月,所以雖然朕是斬崔服,但是服喪二十七日即可。”

“可是朕實在是太思念太祖皇帝了,所以決定按照古禮服喪二十七個月。”

這個時候中書舍人、兼任禮科副科長(給事中)、實際工作是主持重修《元史》的解縉說道:“陛下的孝行,感動天地,古之君子不能及。”拍了允熥一個馬屁。

不過雖然解縉是在拍馬屁,但是說的倒是不錯。自從漢代已來皇帝們都是一開始嘴上說要服喪二十七個月,但是在百官的勸說下最後都是以日易月,哪像允熥在百官的反覆勸說下還是拒絕了以日易月,堅持服喪。並且這一年已來也沒有聽說宮裡哪個嬪妃懷孕,看來允熥服喪還是很真誠的。所以百官雖然鄙視解縉的爲人,但是大家到時承認允熥確實很孝順。

允熥微微笑了笑,繼續說道:“但是朕初五日晚上在孝陵附近休息的時候,太祖皇帝託夢給朕,說道:‘你又何必堅持服喪二十七個月,孝不孝順全在心中,與外邊表現成了什麼樣毫無關係。’”

“‘爺爺起於貧民,見過表面上十分孝順,但是背地裡在父母孝期內胡天海地絲毫不尊禮儀的人。可見孝不孝順與表面上的表現毫無關係。爺爺想來,這家人的父母恐怕更願意兒子只是服一年的喪,但是謹遵禮儀,也不願意兒子服喪三年,但是隻不過守禮幾天。’”

“‘所以你不必非要服喪三年,爺爺知道了你的孝心即可。你回去以後就除服吧,不必接着穿着素服、謹守孝裡了。’”

“朕聽了太祖皇帝託夢中所說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今日決定除服,出孝。”

百官們聽了,也沒什麼表示。這跟百官也沒什麼關係,還有部分人覺得這是允熥不耐煩繼續守孝一年多,所以故意編出來這麼一個故事的。不過允熥已經守孝一年了,早過了爲皇帝規定的二十七日的守孝規定,所以大臣們也不會反對。

但是允熥好不容易編出了這麼一個故事,豈會只給自己出孝所用?

允熥接着說道:“朕覺得太祖皇帝所說的孝不孝順全在內心很對,並且當年孔聖人之所以提出三年孝的說法,是爲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當年的不易,給孩子三年時間還接受父母去世的消息,並非是一定要讓孩子就必須爲父母守喪三年。”

“所以朕決定,以後皇族的斬崔服,服喪一年即可。若是還沉浸在對父親去世的悲傷中而不可自拔,也不能虛耗光陰,空空渡過。卿等以爲如何?”

大臣們對於允熥的這句話有些意外,不過幾個禮部和鴻路寺等衙門的官員在思量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沒有覲見反對允熥的意見。

一方面是允熥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是因爲皇族本來就與其他家族不同,各地的藩王雖說服三年喪,但是其實在封地也一直在做事,根本沒有像孔子當年所要求的服喪禮節一樣在家悲傷什麼也不幹。所以禮部的官員覺得沒必要阻止。

於是這一條就在朝堂之上通過了。

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595章 應對第45章 武德衛第805章 臨高韓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402章 吳橋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306章 元宵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204章 彌勒佛第958章 拜祭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958章 拜祭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519章 發現第977章 兩地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708章 昀葉徐徐第564章 吳王府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776章 解惑(一)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1673章 三日後第697章 永問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481章 改任第201章 定年號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937章 其它第1377章 妹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85章 崩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86章 故第651章 岷州第171章 上朝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6章 尋找後宮支持者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