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家族宴

京城的臘月二十九日,今日晚上就是除夕了。天籟小說按照朱元璋當年定下的規矩,今晚是在京的所有皇室子弟聚會的日子。

緊急的事情也沒有多少,允熥上午叫了李定等通事舍人進宮一起商討了些事情,又向功臣宿將詢問了一些東西,一上午就過去了。

下午允熥就在乾清宮睡醒了午覺以後就去了坤寧宮。

他到坤寧宮的時候,熙瑤不在這裡。晚上就是家族宴,熙瑤今年是頭一次安排這樣大的事情,生怕出了一丁點的紕漏讓人家笑話,所以早上起來後不久就開始忙這件事,現在也在晚上要舉行宴會的交泰殿待着呢。並且她爲了保證萬無一失,還把往年主持這件事的郭寧妃給拉過去協助。

這樣的事情允熥一向是不管的,這次也不例外。允熥在後宮逗弄了自己的孩子們一會兒,時間就已經不早了,已經有王爺入宮了。允熥也趕忙換上衣服,領着敏兒、文垚這兩個可以坐着單獨吃飯的孩子去了交泰殿。

文垣現在才七個多月大,還不會走只會爬,所以不會帶去參加這次家族宴。

允熥來到交泰殿,已經到了的王爺、王妃、郡主都向允熥行禮問好,允熥也一一答覆着。

允熥並未馬上去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隨便在下邊坐着與這些兄弟/叔叔們聊天,。他既是在隨便閒聊,增加他們之間的感情;同時,允熥也是有別的目的的。

他已經決定過完年就派船下南洋了。同時,他也已經決定找機會在南洋封一個王爺試試水,這個王爺也要隨着船一起下南洋的。

允熥最近就一直在思考挑選哪一個王爺去。

這樣的人選自然是在京中的尚未就封的幾位親王。現在京中尚未就封的親王還有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和伊王朱彝(木字旁),還有就是允熥的幾個親兄弟了。

朱桱、朱棟、朱彝和允煕年紀都太小,不適合去爲國王。允炆年紀最大,但是允熥只思考了一秒鐘就決定不任命允炆爲這個王爺。允炆比較仁愛,不適合去開疆擴土,允熥決定這次不任用允炆。

其實允熥對於怎樣封允炆是很頭痛的。他不能不封允炆爲親王,但是封了親王就要有封地,允炆比允熥還大一歲,過了年都二十三了,兒子也有一個了,不能不封。

就算暫時能不讓他去就封,但是也不能一輩子不讓他去就封吧?那不僅文武百官看着不像樣子,各地的藩王也會有所疑慮的。

並且允炆的身份也尷尬。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曾經在選誰爲繼承人的時候猶豫過,允炆也是候選人之一,還曾經短暫的出宮在戶部辦事。又是允熥的兄長,怎麼處理都不好辦。

除了允炆之外,就是朱模的年紀最大了。過完年朱模都二十歲了,也是成年人了,可以考慮;另外就是朱楹,過完年十七歲,也可以考慮。至於允熞,過完年十五歲,還是稍微小一點。

允熥此時就在重點考察朱模與朱楹,雖然沒有一直在與他們二人說話,但是也儘量多與他們說話,或者聽他們說話。

不過一會兒高煦等與允熥更熟悉,關係也更近一些的王爺到了,允熥也只能過去與他們說話。其他的人也不能完全忽視了,所以允熥很忙,也沒有多少機會與朱模朱楹說話。好在過一會兒還有機會。

不知不覺,在允熥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開宴的正點兒就到了。侍立在允熥身邊的王喜輕聲提醒允熥道:“陛下,時間到了。”

得到王喜提醒的允熥才反應過來到時間了,忙對着面前的朱有爝和朱濟燁說道:“到點兒了,都找地方坐下。”然後自己轉身上去。周圍的人聽到了都忙坐下。

允熥與朱元璋一樣,並未給大多數人安排固定的座位。但是允熥的安排又與朱元璋有所區別:對於朱元璋來說,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子孫,沒什麼區別;但是對於允熥來說,區分親王、郡王還是必要的,因爲親王以後基本上都會封出去當國君,而郡王基本不可能,所以允熥讓所有的親王坐在靠近他的位置,郡王坐在外圍。

允熥坐到最高的位置,俯視下邊的親族,一時間有些感慨。他之前的六個除夕也都是坐在臺上俯視他們,但是那時他是坐在旁邊。

想到這裡,允熥側頭看了一下旁邊的位置,當然那裡現在已經是空的了。

允熥深吸了一口氣,舒緩了一下情緒,然後開始主持家族宴。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允熥也就是仿效朱元璋說了不要拘禮、相互有愛的話,然後就宣佈開飯了。他本來想着說幾句關於在皇家學堂學習的事情,但是想着這大過年的還是不要說這掃興的話了。

熙瑤也過來了一下,下邊的王爺們見到允熥也都趕忙站起來恭賀熙瑤‘皇后娘娘吉祥’,並且敬了一杯酒。熙瑤也笑着還禮,喝了手中的酒杯中的酒。

然後熙瑤就告辭去另一邊了,熙瑤在另一邊主持王妃、公主、郡主們的家族宴。

因爲允熥上臺以來對於皇室子弟的政策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不像歷史上朱允炆、朱棣把兄弟子侄當成賊一樣的防着,所以大家也像是朱元璋時候一樣的放鬆。

在開頭固定的祝酒辭結束之後,大家要麼開始猛吃,要麼各自聊天起來。特別是今年因爲朱元璋駕崩還不到一年,所以並沒有上歌舞,所以互相聊天更早的開始了。

允熥去了另一邊的女眷家族宴一趟,回來之後先是吃了些東西,把肚子填到八分飽,之後就依次與身邊的親王說話。

朱模他們是長輩,所以坐的離允熥還近些,先與允熥說話。允熥也正想多瞭解他們,正好多說幾句。

允熥還問了問朱模、朱楹覺得兩廣一帶怎麼樣。他們二人到現在爲止還沒有出過應天府,更不用提兩廣了。但是當今聖上的問話也是不能不答的,朱模於是說道:“據聽聞,廣東氣候比京城要熱,不過夏季多風,還可以忍受。”

朱楹則說道:“據說兩廣、福鍵百姓因爲田地少,所以很多都是在南洋經商爲生,甚至有人擅自跑到海外藩國去的。”兩個人都沒有正面回答。

他們的想象力還沒有那麼豐富,現允熥是想在南洋試水封王;他們大多以爲允熥因爲兩廣、福鍵的百姓桀驁難管,所以想在那邊加封一個王爺,所以問這樣的問題。不得不說,他們還是沒有摸清允熥的想法。

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與山海關往事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490章 薛氏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302章 嚮導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414章 勸降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60章 祖陵第1076章 決戰——擋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269章 驚動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733章 海盜們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202章 小說家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413章 歌謠與天上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1138章 陳立傑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76章 走進科學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5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時間緊迫啊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172章 投奔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937章 其它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532章 縣試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1089章 血色(一)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