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接見使臣

睡夢中的允熥正在做着夢,一個對於他來說算的上噩夢的夢。他夢到朱元璋對他說道:‘我把大明交給你才半年,你就更改祖制。若是僅此也就罷了,但是你竟然還想繼續更改我苦心設計出來的制度,你這個不肖之徒,我要廢了你的皇位!’

然後朱元璋下令把他綁起來,施以刑罰。朱元璋又把允炆叫來,說要立允炆爲皇太孫。允熥被施刑之後,馬上裝暈。朱元璋下令讓行刑官把他搖醒。

然後允熥就感到自己被搖動了幾下。他睜開眼睛,就看到了熙瑤那有些無奈的神情。

允熥馬上坐了起來,四處看了看,看到自己是在坤寧宮的牀上,並不是在陰冷灰暗的審訊室裡,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熙瑤可不知道允熥正在看什麼,見到他醒了又站起來,馬上給他披上一件衣服說道:“怎麼不穿上衣服再坐起來。”

然後說道:“夫君,禮部的官員已經到了乾清宮了,說是讓頂多何時接見藩國的使臣,值守的小宦官跑來報信。夫君,晚上還有與文武百官的大宴,還是上午接見藩國的使臣吧。”她一邊說着,熙瑤招呼宮女進來服侍允熥穿衣服。

允熥有些回不過神來的聽着熙瑤的話,但是腦海中還是想着夢中的情形。他想着:‘若是皇爺爺真的還活着,估計確實不會同意我的大多數改革吧。但是我堅信,我的大多數改革都是正確的,像歷史上允炆那樣的改革,別的不說,單單是把叔叔們都當做賊來防備,估計更會讓朱元璋氣憤的。

至於爲什麼會夢到允炆,多半是因爲晚上宴會的時候自己思考了該怎樣封允炆的事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夢到了。

這時宮女走進來爲允熥穿衣服。允熥在她們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然後洗洗漱潄,與熙瑤告別,前往乾清宮。

禮部尚書陳迪正在這裡等着,主客司郎中楊本也在這裡。他們見到允熥走進來,忙行禮。

允熥說道:“免禮。”然後又說道:“你們今日可已經吃了早飯?”

二人都搖頭說道:“稟陛下,臣並未吃早飯。”他們昨天晚上守歲也一直到子時,然後到處都是放爆竹的人,到處都是爆竹聲,他們也睡不着覺,今日早上也起晚了,也顧不上吃飯就急匆匆趕到禮部衙門,然後又來到宮裡。

允熥說道:“既然都沒有吃早飯,那麼就和朕一起吃吧。”然後轉頭對小宦官說道:“你們去傳御膳房,讓他們準備三人份的早飯送到乾清宮來。”

小宦官應諾而下。楊本很激動,這可是與皇帝一同吃早飯,很榮耀的!反觀陳迪就淡定了,因爲他之前雖然並未與允熥吃過早飯,但是一起吃過午飯,所以並不怎麼激動。

允熥自己也沒有當回事。他坐到椅子上,讓陳迪與楊本也坐下,開始說事情。

允熥問道:“今年都有哪國派了使臣來了?”他現在腦子有些亂。

陳迪一愣:這不是早就和你彙報過了嗎。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有暹羅、占城、朝鮮三國的使臣前來進貢恭賀大明的新年。又有三佛齊的使者施進卿來我大明求主持公道。”

“臣與禮部諸官商議之後,讓三佛齊使者施進卿也來恭賀陛下。臣等決定把他安排爲最後一人,陛下可以當面詢問其事情,也好決定如何應對。”

允熥想了一下,覺得沒有問題,說道:“那就這樣辦吧。時候就選在上午巳時。”

這時早飯來了,允熥與他們一起吃了早飯,然後陳迪帶着楊本告辭離去。回去忙活了。現在已經是快到辰時了,也沒有多少時間來準備了,可得趕快一些。

但是對於允熥來說他還有一點兒時間。允熥想了想,拿出前一陣子禮部6續送來的關於個藩國的進貢記錄,還有出使過南洋各藩國的使臣的筆記,看了起來。

進貢記錄也沒什麼內容,又翻了一邊確定沒有疏漏之後就放下了,專心看起來出使過南洋各藩國的使臣的筆記。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文人還不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最起碼,他們要是學會了現代漢語,放到現代個個要是去寫小說都是大師級人物。

www ▪ttКan ▪¢ o

這一個個的筆記寫的,允熥要不是知道這是他們出使帶回來的筆記,估計就當成武俠小說看了,什麼‘力能扛鼎’,什麼‘徒手博虎’,什麼‘日行八百’,什麼‘夜御十女’。好吧,最後一個與武俠小說沒什麼關係。

沉迷於武俠小說的允熥不可自拔,還是王喜告訴他到點了,然後宦官給他換衣服。

換好了衣服的允熥在正殿正襟危坐,等待使臣的上來。

頭一個來的是朝鮮使臣。自從允熥給朝鮮的國君改姓朱已來,雖然大家仍然不認爲朝鮮是內藩,但是默認他是第一外藩了,外藩進貢都是把朝鮮排在頭一個。

這次的朝鮮國使臣是鄭易。鄭易來自朝鮮的海州,鄭家也是當地的不小的家族,雖然算不上是當地的第一大家族,但是也可以了。

鄭家在朱芳遠兵變以前也與朱芳遠關係不錯,這次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對於朱芳遠篡位沉默不語的時候,鄭家還並未對此表示沉默,而是承認了朱芳遠的權知朝鮮國事大臣的位置。雖然其實也沒有實質性的舉措,但是也算是不錯了。

然後在過年之前鄭家就爭着要來當出使大明的正使。朱芳遠此時剛剛穩定住全國的局勢,也不敢得罪這些支持自己的大家族,所以只能同意了。即使是他對於鄭家爭着派人要當出使大明的使臣的目的是什麼心知肚明,也只能認了。

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1510章 審問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583章 親人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558章 增兵!第166章 新一年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849章 僞軍第583章 親人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581章 永藩奏摺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562章 滿江紅第1088章 內亂第82章 抓海盜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648章 糧食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1486章 不公平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1264章 驚險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394章 燕軍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696章 孩子735章 兩方說話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716章 新錢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010章 焦急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25章 立儲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