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獨眼狼

不過雖然有人覺得不妥,但是誰會跟錢過不去呢?大家依着規矩上前領錢。

給夥計們分完了錢,蕭卓又說道:“明日回家的,帶着錢回去最好是多幾個人結伴而行,不然容易出事,也千萬不能露財。”說着又自嘲一笑:“大家也都是當了多年夥計的人了,也不需我提醒。”

然後他接着說道:“那麼接下來,各位就敞開了吃飯喝酒吧。不過明日要趕回家過年的夥計可不要多喝,耽誤了行程可不好。”

蕭卓又說了幾句話,帶動了場內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之後,端着碗到處找人喝酒。他本來就是混江湖出身的,容易與人打成一片,幾碗酒下去就連剛剛調過來不久的夥計都和他一樣稱兄道弟了。

蕭卓酒量甚大,雖然不是千杯不醉,但是十幾碗酒下去也還是很清醒的。他看了看周圍,現有一人未到場,囑咐管事之人維持秩序,然後來到後院去找那人。

蕭卓來到一個偏僻的小屋子,推門進去,果然見到自己想找的人就在屋子裡。

蕭卓笑道:“怎麼不去前院與大家一起喝酒,偏要一個人留在這裡?我沒說今日讓你值守吧?並且你要是值守那就是違背了規矩,值守的人是不能喝酒的。”這人還點了一盞小燈,所以蕭卓看的清楚。

那人淡淡的說道:“我不慣與他人一同待着的,喜歡一個人喝酒。”

蕭卓走過去,挨着他坐下說道:“我看你也是有故事的人。不過我想知道你到底叫做什麼名字?信林當初把你放到我這裡的時候就沒說你的名字。”

這人就是之前段和提到過的那個半瞎子(第236章),因爲有一隻眼瞎了,所以被稱之爲半瞎子,又被稱之爲獨眼狼。蕭卓覺得他可以信任,又是看出他是會武藝的,所以不顧他人反對調了他到上滬市舶司來當護衛。

這幾個月他出手幾次,顯示了確實是武藝不俗,於是也開始有人和他套近乎,但是他什麼都不與他人說,就是幹自己的活計。慢慢地大家也就不關注他了。但是蕭卓還是對他很感興趣的。

這人淡淡的說道:“我無名無姓,叫我獨眼狼就好。”語氣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那種。

但是蕭卓卻並不放棄,接着說道:“那好,就還是叫你獨眼狼。你的這一身功夫是跟誰練得?十分了得,就是我恐怕也比不上你。”

“你其實也是練刀的吧,手上的老繭一看就是使用兵器的。只是你的老繭與我不同,也與練劍、練槍等的老繭都不一樣,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在上滬市舶司也不好使用兵器打架,所以我還是看不出來。”

“你漢話說的不是特別流利,不是純種的漢人吧?或者是很多年以前就去了藩國在藩國長大的人。”

“恕我冒昧的問一句,你爲什麼會瞎了一隻眼睛?”

……

蕭卓又說了許多的話,但是獨眼狼卻基本不回答,頂多在蕭卓舉起碗來喝酒的時候也舉起碗與他一同喝酒。

蕭卓也不氣餒。他從十幾歲時候覺得自己學了一身的武藝開始闖蕩江湖,到現在二十餘年,從6上江湖混到海上,又從海上混到士紳階層,還與老家當地的官員接納,什麼樣的人都見過,獨眼狼還不是他見過最難解近的人呢!

最起碼獨眼狼還願意與他喝酒,就還是有撬開他的嘴的機會。

當然,蕭卓也不是什麼人都會接納的,沒本事的人他才懶得理你。他覺得獨眼狼武藝高強,自古窮文富武,習武的人都是家裡比較有錢的,或者世代靠着武藝謀生的,獨眼狼武藝又這樣高強,出身一定不普通。如果是在藩國,指不定是什麼大人物呢。

不過今天晚上估計是沒有什麼收穫了,撬開這樣的人的嘴不是幾天能辦成的。蕭卓又與獨眼狼喝了幾碗酒,又說了幾句話,然後從兜裡掏出十兩金子說道:“獨眼狼,你在我們這裡也是時候不短了,也是立了不少的功勞,出了不少的力,這是你的過年獎勵,拿着。”

獨眼狼說道:“我知道前面的夥計每人才十兩銀子,合二兩金子;你卻給我十兩金子,這比小管事們得的錢都多了,其他的護衛不過是每人五兩金子,爲何給我這麼多錢?”

“我出的力不比其他人多。你要是想通過這幾兩金子撬開我的嘴,也是不可能的。並且如果是你想撬開我的嘴,多餘的部分不應該用公中的錢,而是用你自己的錢。”

“就算是自家的產業,最好也是公私分明,更何況這不光是你一家人的,還有其他的人股份。”

獨眼狼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然後喝了一碗酒,似乎是覺得話說多了喉嚨幹一般。

蕭卓笑道:“受教了。那我按照規矩,給你公中的錢五兩金子,然後用我自己的錢給你另外五兩。”

然後說道:“你之前也是有過一個大船的在海上的人物吧,不然怎麼對於公私分明說了這麼多,對於事理這麼明白?”

獨眼狼又不答,然後將他遞過來的十兩金子裝進自己的口袋。

蕭卓說道:“哎,你怎麼真的把錢全部拿走了?按照規矩你應該得的是五兩金子吧,你怎麼把另外五兩也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獨眼狼說道:“那另外五兩金子是你自願給我的,也沒有必須讓我做什麼,我也沒有答應做什麼。所以既然我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五兩金子,爲何不要?”

蕭卓其實也不是真的在乎這五兩金子,剛纔那樣說,只是在引獨眼狼多說話而已。他聽了獨眼狼的話,說道:“你這句話說得,拿了錢不幹事也說得這般理直氣壯,很有讀書人的神韻。”

獨眼狼不答,只是喝酒。

蕭卓因爲他畢竟是在這裡的最大的管事,今夜也不能就陪着獨眼狼這麼待着,又說了幾句話就離開這裡去了前廳。但是他在心裡默唸:‘一定要撬開獨眼狼的嘴,知道他之前是幹什麼的。’

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第1155章 出征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812章 四王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1755章 開羅——潛入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521章 如何治理永明第78章 有人出城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120章 拿人第648章 糧食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678章 岷寧第1250章 副校長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691章 猜到第979章 要不要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64章 新的開始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77章 兩個相關第1299章 簡化字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靈廟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698章 說湘王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256章 多疑第12章 兩個爆點第938章 黎澄第354章 前夜第680章 三清第62章 二十八日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471章 打臉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308章 封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1264章 驚險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250章 副校長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1313章 準備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143章 懸賞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993章 樣子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313章 準備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417章 前世第1305章 徐家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