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南洋之事

臘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允熥在乾清宮待了半日,差不多要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正打算去坤寧宮與熙瑤一起用飯,這時當值的中書舍人蹇義急匆匆的走進來,攔住允熥匆匆行了一禮,就拿出摺子說道:“陛下,上滬市舶司傳來的摺子。”

允熥伸手接過摺子,問道:“何事?”

上滬市舶司因爲商人們爲了掙錢快過年了也有留在那裡做生意的,所以市舶司的提舉張彥方其實並未放假,下邊的人也都是保證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在崗的。所以有摺子過來允熥並不奇怪。

蹇義說道:“臣從通政司得知,是有關藩國事情的。”

其實蹇義在知道是有關藩國的事情以後,並沒有覺得很重要。他只是因爲允熥這幾天都是下午在後宮待着,如果等到允熥到了後宮,那麼把摺子傳進去更費事,也無法直接見到允熥,所以着急趕來乾清宮送摺子的。

而上滬市舶司也只是因爲允熥當年規定有關藩國的事情馬上寫奏摺送到京城,所以在知道這件事以後馬上就寫成摺子送至京城,但是其實上滬市舶司也不覺得這有多重要。

允熥打開摺子,找地方坐下,慢慢的讀了起來。但是隨後他也沒有坐幾分鐘,就激動的站了起來。

摺子上寫的內容是三佛齊向大明求救的事情。

原來施進卿再次出海之後,因爲滿者伯夷已經知道了他之前去滿剌加求救的事情,所以派船在海上攔截。施進卿無法直接把船開向大明,就在滿剌加登岸,然後一直從6路跑到宋卡(暹羅地名),然後僱人坐船來大明。等他到了上滬市舶司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二了。

然後施進卿說自己是三佛齊的使臣,要求見大明的皇帝,有事請見。上滬市舶司的人倒是也沒有難爲他,畢竟三佛齊是正式向大明進過貢的藩國,他又有正式的文書,雖然這次他沒有帶着什麼東西,不像是來朝賀大明新年的,但是也還是好好招待。

但是他既然沒帶着貢品,上滬市舶司的人就不能就這麼把他放到京城去,而是把提舉陳彥方找了來。陳彥方到了以後當然是詢問他是幹什麼來的,施進卿就把事情與陳彥方說了。

不過施進卿並未說此時的三佛齊國王是漢人。這個時候南洋的藩國使用漢人爲貢使很平常,但是如果國家是漢人在當國王則後果難料,所以施進卿沒有全說。

陳彥方知道事情的經過以後,雖然覺得這不算是小事:藩國找大明主持公道,大明當然要主持的,不是小事;但是也算不上大事,陳彥方認爲更不可能爲了這件事耽誤過年,一定是過完年以後才處理,所以他一邊派人送施進卿來京,一邊慢悠悠的寫了奏摺送到京城。

但是允熥是什麼人!雖然他不知道此時三佛齊的國王是漢人,但是這也是一個插手南洋事情的絕好的機會。此時大明的航海技術未必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船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所以不必擔心無法干涉。只要允熥下了決心,就可以干涉。

允熥正打算年後派船去南洋轉一圈,測試海情,也是偵查一下南洋現在的具體情況倒底是如何。知道了具體情況纔好對症下藥的。

現在來藉口都不用找了,人家直接送上來了。

允熥開口說道:“這名三佛齊的使者,名叫施進卿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京城;還有這個滿者伯夷據說是南洋還算厲害的國家,暹羅、占城的使者都說是強國,也不知好不好對付。”

允熥其實是在自言自語,但是蹇義就站在一旁,聽到了允熥的話之後就答道:“陛下,三佛齊使者施進卿明日就可以到京城,禮部也已經知道了此事,打算讓此人代表三佛齊進貢呢,也顯示陛下剛剛繼位就萬國來朝。”

“滿者伯夷其國臣也知曉一些,何時建立臣並不知曉,但是前元至正二十九年元世祖曾派大將史弼、亦黑迷失等人進攻他們所在的爪哇島,然後被打退。”

“洪武三年滿者伯夷國的國君西里巴達拉派遣貢使進貢,洪武十四年又遣使進貢。不過那之後就並未有進貢了。”

“臣又從曾去往南洋的大臣所書寫的內容中知道,其國勢力不小,是南洋實力最強的國家;又知其國國人好鬥,最記恨別人摸小孩子的腦袋,如果被小孩子的父親見到,必定拿刀追殺。”

允熥有些驚訝的說道:“你平日還了解這些東西?”

蹇義答道:“藩國之事,多爲中原所難見,臣有時會看一看,開拓視野。”

其實是中書舍人們見到允熥對於南洋的藩國比較重視,進了臘月已來經常傳禮部把這方面的書籍送到宮中來,所以他們爲了投允熥所好也多看這方面的書籍。

允熥思量了一下,也知道了到底是怎麼回事,他這個月大量的看這方面的書籍的事情是瞞不住的。不過允熥還是覺得蹇義很不錯,起碼能把事情都記住。

允熥這樣想着,就起了考驗的心思,問道:“那依你,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蹇義把姿態端到最正,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爲,滿者伯夷與三佛齊俱是我大明的藩國,雖然國有大小,但是地位類同。今滿者伯夷擅自進攻三佛齊,豈是將我大明放在了眼裡?當派遣使臣曉瑜其國,不得擅起刀兵。若是不聽,少不得要示以雷霆手段,恢復南洋的秩序了。”

允熥覺得還成,但是還是不是特別滿意。不過對於蹇義來說已經很難得了,從傳統的維護天朝上國地位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且明白派使臣多半是不管用的,還是得派兵去才行。

不過允熥想的不是這個。聽到了滿者伯夷曾經打退了蒙元的軍隊之後,他就覺得這個國家比較扎手,還是得謹慎從事纔好。但是他還是不相信這個國家能打得過大明的水師,只要不進攻其本土就好。

天朝上國的地位肯定是有用的,在西方人到來之前那麼多的跑到南洋的漢人,也沒見那個國家有針對性的屠戮過。但是允熥還是不是很在意這個名聲。

他在意的是能不能見縫插針就此封一個王到南洋去。他還不知道三佛齊的國王是漢人,所以還沒有具體的規劃,但是總要提前想想。

對於蹇義還算滿意的允熥說道:“蹇卿說的不錯,此事一定要管。不過,今日已經是臘月二十七了,還有兩日就是除夕了,等年後再說吧。”

允熥雖然重視這件事,但是也不可能大過年的讓水師的人就去南洋,總得等到過了二月二再說,所以正月再商議這件事也來得及。

蹇義也知,又與允熥說了幾句話行禮退下。但是已經決定到了正月初二就來宮中當值,好不耽誤事情,不耽誤自己升官財。

允熥也站起來向後宮走去。但是他雖然向後宮走着,但是也還在想這件事情:大明的水師雖強,但是卻幾乎沒有去過海南島更南的地方,蒙元留下來的那幾個老人也都難以隨船出行了,雖說歷史上鄭和出海沒有什麼大事,但是他也輕忽不得,還是要謹慎,要是能找到去過南洋的人領路就好了。

===========================================================

臘月二十八的伴晚,上滬市舶司也是熱熱鬧鬧的。很多商人雖然爲了賺錢留在了當地,但是年也是要過得,這幾日都是花大價錢買了好東西招待夥計。

今年七月份定下的那個生絲的商業聯盟中,來自嘉興的蕭卓也留在了當地。王仁德家裡有人做官,總不好一直留在南北市的,所以得留人看守。蕭卓當年闖蕩江湖的時候,也是經常過年不着家,所以主動留下來留守。

此時蕭卓看着已經要關市了,讓夥計把採買的好酒好菜都拿出來,對夥計們說道:“從明日除夕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市舶司都是不開市的。”

“我也知道,這麼十六天的休息,家住的離着比較近的,比如松江府當地的人多半是明日回家過年,所以今日趁着大家都在,好好招待大夥兒一番,也算酬謝大家夥兒一年的忙活兒了!”

說着,他先幹了碗中的酒。下邊的夥計也馬上跟着幹了。

蕭卓連喝了三碗,然後讓自己最親信的人搬出一個大箱子。箱子打開來一看,是不少的金銀。

蕭卓指着箱子說道:“你們都是辛苦了一年了,不管是不是在我這裡。每人十兩銀子,或者願意要二兩金子也成,當做你們辛苦一年的獎勵了。”這個時候錢還非常值錢,十兩銀子已經很多了。

下邊羣情聳動,尤其是之前跟着王仁德或者湖州趙家、蘇州李家乾的人,大家都覺得獎勵太多了,之前普通夥計過年最多都是得到過五兩銀子,這一下是翻倍了。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覺得這樣太草莽氣息了,他們是正經的生意人好不?

第315章 齊夜話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735章 兩方說話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278章 相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71章 上朝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088章 內亂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372章 燕周浙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805章 臨高韓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99章 通知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71章 上朝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137章 決心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81章 安頓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1350章 南洋風雨——援兵是怎麼來的第362章 撤退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958章 拜祭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299章 簡化字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75章 常母密談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979章 要不要第335章 去孝陵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244章 真正的學校——學生會第260章 鍊鐵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412章 合圍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273章 正名第576章 封賞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1557章 視察五城學堂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第648章 糧食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636章 各方折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