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連帶處置

允熥接着說道:“哼!我纔不明日就懲處呢!我要好好的挖一挖是不是有人收了他的賄賂爲他遮掩,他才一直沒有暴露的。”

“還有今日那名百姓狀告的官員是誰,到底爲何被狀告也要好好查一查。”

允熥說完了這句話,就覺得這其實不太適合與熙瑤說。前邊吐槽朝廷有個枉法的知縣也就罷了,自己打算怎麼幹是在不適合與她說。

但是既然已經說出口了,就只能這樣了。總不能叮囑熙瑤,和她說你不能說出去,那是明擺着不信任熙瑤,可不是什麼好辦法。

他只能選擇信任熙瑤的情商。好在離着下次見她母親還有半個月,也不虞她說出去。

允熥第二天吩咐秦鬆去調查劉昱全的一切,要他在京中都幹了什麼都要調查出來。同時對於被狀告的禮部姓曹的官員也進行調查。

錦衣衛的效率也是很高的,調查的又是一名普通的官員,兩天以後,秦鬆就親自帶着調查的結果來見允熥了。

允熥仔細翻看了秦鬆帶來的東西,翻看了一遍之後說道:“依照這個來看,上元知縣劉昱全果然與這個叫做曹子莊的禮部主事有勾結?”

秦鬆答道:“是,陛下。”

允熥又說道:“然而並沒有都察院的御史被他收買,或者被他欺騙幫他遮掩?”

秦鬆答道:“是,陛下。”

允熥接着說道:“還有,這個劉昱全雖然前日並非是第一次枉法,卻也只是第三次,並非是經常這樣乾的人?”

秦鬆答道:“是,陛下。”秦鬆在把東西送到允熥這裡之前都是自己先分析一遍的。

允熥放下手中的東西,開始沉思。

他本以爲會有一名御史配合劉昱全的,但是卻沒有,這樣他本來是想要嚴懲都察院的,恐怕要泡湯了。

第二天上朝,還是按照慣例先說一些很重要,但是其實大家都已經有定案的事情。

當大家都以爲可以下朝的時候,允熥突然說道:“諸卿且慢。前幾日朕出宮去講武堂,半路之上,見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臣們一聽允熥開始講故事,頓時就感覺不妙。按照一般的套路,都是會講出一個對官員不是太好的故事來的。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允熥,在上朝的時候講故事都是這個套路。

今日也果然如此。“朕路過上元縣衙的時候,正好是上元知縣在收狀子,審理百姓的案子。”

“朕欲體察民情,就去看了看。”

“誰知,卻聽到這名知縣歪曲我《大明律》。”說道這裡,允熥的聲音有些嚴厲了。

他轉過頭對刑部尚書茹瑺說道:“茹卿,《大明律》中可有民告官,先打三十板子的律條?”

茹瑺答道:“陛下,依《大明律》,民告官,若是誣告,除了除了百姓之間互相誣告的懲處之外,另外再加打三十板子。並無查實誣告之前就打三十板子的律條。”

允熥接着說道:“但是,這名知縣就與百姓說,民告官,須先打三十板子!”

他轉向都察院,對着都察院的頭頭,剛剛改任左都御史的鬱新說道:“並且朕之後命人去查,這不是這名官員第一次枉法了。”

“堂堂善之區,天子腳下,竟然就出現了這樣的官員,都察院的御史都是幹什麼的,爲何沒有現!”

鬱新當場就跪下了,他身後的御史們也都馬上跪下,6續說道:“臣等失察,請陛下治罪。”

他們都是惴惴不安的。按照朱元璋時候的先例,專門巡查京城的巡城御史等御史是可以直接流放甚至砍頭的,鬱新等都察院的領導也是貶官訓斥;若是現收受賄賂,那全部都是處斬的命。

允熥繼位以後,雖然經過大臣們的觀察,對於貪污的容忍度有些提高,被處理的貪官都是貪污數百貫、上千貫的貪污犯,沒有貪污幾十貫就被剝皮的人了。

但是在其他方面對於官員的要求還是一樣的。所以御史們很忐忑,害怕被流放。

在場的其它官員,也都屏聲斂氣,注意着允熥的一舉一動。

不過允熥卻並未先提處置御史們的事情,而是又轉過頭對應天府尹李慶說道:“應天府是上元縣的上級,上元知縣枉法,應天府難道沒有問題嗎!”今日是十九日,中朝,所以李慶也來上朝了。

李慶跪下說道:“臣失察,請陛下治罪。”

吏部尚書練子寧也跪下說道:“臣選官不嚴,請陛下治罪。”吏部的其它官員也跪下了。

允熥本來計劃的好好地,結果此時練子寧跪下了,頓時有些不滿。不過他之前並未與練子寧串戲,沒有溝通,此時練子寧不知道允熥的計劃,跪下也屬正常。

允熥對練子寧說道:“練卿請起。劉昱全任上元知縣是去年的事情,與卿無干;並且朕查了之前的檔案,劉昱全之前評語並無不妥,雖然不是上上之評語,也是中上。”

“吏部又沒有查驗評語是否準確的能力,所以吏部並無過錯。”

“但是,”允熥馬上轉過頭說道:“都察院與應天府,一個身爲督查百官之衙門,一個身爲上元縣的上司,居然都沒有現劉昱全的問題,都是有責任的!”

“先說劉昱全的處置。劉昱全流放遼東,妻、子押回原籍。另外,被百姓狀告的官員,乃是禮部主事曹子莊。其人不僅仗着自己官員的身份欺壓百姓,還串通劉昱全枉法,是在可惡。命曹子莊流放西北。”

“都察院巡查京城的御史,全部貶官去地方,不許平級調動!左都御史鬱新,貶官去地方爲知府或者參政。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均貶官一級。”

“應天府尹李慶,朕念在你應天府事物繁忙的份上,就不重處了,降你爲太僕寺少卿,並且念交接也需時日,且離過年不遠了,許你過完年再去上任。”

以上被處置的人,只要再現場的,統統說道:“臣領旨謝恩!”

允熥見所有的官員,沒有當中表達不滿的,就又說了幾句話,也就下令退朝了。

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1216章 家話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256章 多疑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168章 海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363章 哀嚎第552章 人選和人員到齊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60章 祖陵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226章 來京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悼念金庸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137章 決心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062章 決戰——踐踏第527章 習武與禮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第1060章 最終決戰——‘施法’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1437章 閒聊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3章 徹底融合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1525章 見面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1558章 增兵!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561章 鬆綁第451章 接見使者——朝鮮、扶桑、阿依努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415章 降與死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