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

但是也並非所有的文官都如此。天籟小說京城上元縣出身的禮部主事曹子莊與他的好友,現在擔任京城上元縣知縣的劉昱全說道:“陛下爲全部在京的文官、雜官都準備了‘公租房’。同僚們都是盛讚陛下,但是我卻以爲其中一定有問題。”他的朋友劉昱全也點頭稱是。

不過大多數文官都是盛讚允熥的,尤其是本來以爲自己不可能有公租房住的未入流官員。

=====================================================

也在當天下午,秦鬆親自出馬找到了允熥所說的那個世代居於集慶——也就是現在的京城,卻做浙菜的那家飯館。

秦鬆找到這裡的時候,正是晚上正上人的時候,這個店面並不大的飯館擠滿了人,夥計們也忙的不可開交。

秦鬆等了一會兒,與自己的弟弟秦森在剛剛騰出來的小桌子上坐下,點了幾個這家店裡的招牌菜。

等着夥計走開了,秦森問道:“二哥,怎麼今日帶着弟弟來這裡吃飯?”

秦鬆說道:“哦,我聽說這間飯館的浙菜做的不錯,所以帶你過來嚐嚐。”他當然不會與秦森說真實的緣故的。

不過他即使不說,秦森也猜到一定是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不過既然秦鬆不說,秦森也不會問。

秦森問道:“二哥,這今年下一屆講武堂招學生的章程怎麼還沒有出來?弄得我在家裡預備都不知道怎麼預備。”

秦鬆說道:“不管如何,你自己本事了,就不用擔心。”

秦森答道:“我不是比不上二哥你,也比不上大哥,所以才擔心嘛。”

然後他壓低聲音說道:“二哥,會不會改爲考試?”

秦鬆說道:“不會改爲考試的。你以爲陛下之前不想考試?但是這沒法考試的。”

“不說別的,就說武藝怎麼考試?每人打一趟拳讓衛所的武將點評?還是比武?”

“若是點評,誰不會傾向於自家孩子?就算對自家孩子不好意思評價高了,與之位階類同的武將也不好評價低了的;若是比武,誰敢對自家直屬上司的兒子下手?萬一最後沒有選上講武堂的學生,以後在這個衛所還待不待?所以都不可行的。”

“其他的也有類似的問題,點評的隨意性太大,所以陛下才一直堅持地方推舉,這樣地方上總不好把歪瓜裂棗推舉上來的。”

“講武堂每年的期末考覈,要不是陛下親自盯着,平日裡又偶爾轉一轉,勳貴出身的學生什麼水平心中有數,指不定有多少幺蛾子呢!”

秦森笑道:“其實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挑選同樣的猛獸進行搏鬥才公平,只不過大家都不會同意的。”

“但是,二哥,那文官的科舉不是也有這樣的事情?能考中舉人的,除了少數天才以外,文采也差不多,錄取誰不是也在文章合不合主考官的心思?”

秦鬆說道:“所以陛下也有意改變科舉。”然後他又馬上說道:“你可不要與別人說。”

秦森說道:“弟弟知道。”然後又問道:“二哥,你還沒說講武堂的學生怎樣招呢?”

秦鬆說道:“我也不知曉,只是知道陛下還有意改正,但是怎樣改還不知曉。你就在衛所裡等着吧,以我的官位,若是你在京衛之中數得上號,他們一定不敢埋沒了你的。”

這時這家店的夥計端着飯菜走過來,一邊把端過來的飯菜放到桌子上,一邊說道:“二位客官,實在是不好意思,您要的四菜一湯還有兩道菜沒有做好,先給您上兩道菜一道湯,您先吃着,那兩道菜過會兒在給您送過來。”

秦鬆說道:“行,你先去吧。”夥計退下。

秦鬆與弟弟秦森開始吃飯。秦鬆兩道菜都嚐了一口,讚道:“確實不錯,怪不得,吃了一回就記住了。”

秦森也正在因爲菜不錯而讚歎,所以沒有注意到剛纔秦鬆那句話沒有主語。

又過了一會兒,飯館的老闆端着剩下的兩道菜過來,也是一邊上菜,一邊說道:“對不住二位客官,真的是太忙了。所以本店贈送客官一道涼菜,請客官見諒。”

秦鬆說道:“這倒是沒什麼。只不過,我看你們晚上人很多,店裡都坐不下了,還有人看到人這麼多就走了的。你爲何不擴大店面呢?”

店老闆金成柱看了一眼店裡,估摸着沒有飯菜需要上了,也就與秦鬆聊一聊。他說道:“客官,我們也想過擴大店面的事情,但是我們這裡可是京城之中的好地段,不管是向東還是向西擴,哪怕是隻擴一丈地,也擴不出來的。”

“臨家的店鋪生意也都不錯,就是給再多的錢他們也未必願意賣地方給我們。”

秦鬆說道:“那我給你找個地方,讓你去別處開飯館,你可願意?店面一定比這裡大,你掙的錢也一定比這裡多。”

金成柱笑道:“前幾個月的時候也有一名客官與小人說類似的話,客官真是與另一位客官一樣了。”

“若是請我給大戶人家當廚子,我肯定是不願意的;若是隻比這裡多掙一點,我們也是不願意的,畢竟這裡的差役都熟了,街坊也都是熟人。”

“不過若是掙得多許多,那還是願意的。”

不過說完了這段話,金成柱又笑道:“不過二位客官說的都是外地口音,是外地人吧。若是請我回客官的家鄉,我肯定是不願意的。”他把秦鬆說的話當成是隨口的笑話了。

秦鬆也笑着說道:“我們確實是要請老闆去外地的,不過既然老闆不願意,那就罷了。”他也故意定爲笑話。

不過頓了一頓,秦鬆接着問道:“這差役熟不熟,與在哪裡做買賣有什麼相干?至於街坊都熟不願意搬地方我還明白。”

金成柱此時有些後悔自己不小心就失言了,但是既然客官問起,並且金成柱打量了一下覺得他們不像是與官府有關的人,秦鬆又刻意說的外地口音,好像是外地來的客商一般,他也就壓低聲音說道:“怎麼不相干!雖說現在朝廷清明,這裡又是天子腳下,差役也不敢做的過了,但是也是要小心結好他們的。”

“他們不敢明面上使壞,但是背地裡的法子多着呢。不說別的,單單是唆使破皮搗亂,然後故意在搗亂的時候不在這裡巡視,那就能弄得我們小門小戶的賠進去好多錢。”

金成柱也不欲多說,只說了一個差役整人的法子,就停住了說道:“我看二位客官是從外地來京城做買賣的吧。這些日子自從上滬開海之後從各地來的去上滬途徑京城的買賣人很多,也有就留在京城的。”

“或許二位在自己家鄉勢力大,當地的胥吏不敢招惹,但是這外地可與在自己家不同。”

秦鬆說道:“多謝店家了。”然後秦鬆結賬與秦楠走人。

不過秦鬆已經決定讓錦衣衛邀請這人去公租房區域開飯店了。

=====================================================

第二日下午,允熥照例在批答摺子。摺子這種東西,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每日定點就來,允熥也只能定點兒‘處理’。

這時解縉雙手捧着五個本子走了進來。他走進宮殿之後,直接走到允熥面前,說道:“陛下,《太祖實錄》已經編纂完成了。”

他雖然聲音不大,但是允熥正在認真的分析面前的這份摺子的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被解縉的聲音嚇了一跳。

不過允熥並沒有表現出來,雖然他覺得解縉的情商還有待提高。

允熥接過解縉遞過來的書,對解縉說道:“解卿真是受累了,這幾天就編撰完成了《太祖實錄》。”

解縉雖然情商不高,但是也知道此時應該謙遜一下。於是說道:“這都是爲臣的應該做的,不當陛下的‘受累’之說。”

允熥說道:“你先回去吧,朕這幾日看一遍,若是有什麼要說的,再與你說。”

不過解縉卻並未馬上說‘是’,並且離開。因爲他的本職是中書舍人,他雖然想要《大明大典》的活兒,但是更想在乾清宮謀一個位置,成爲國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所以等着允熥讓他留下,參預機務。

但是允熥說完了就低下頭接着批摺子了,絲毫沒有接着說其他話的動作。解縉巴望了一下,還是隻能行禮告辭了。

過了一會兒允熥批完了這批摺子,拿出《太祖實錄》開始看了起來,並且他轉移到了寶慶她們上學的地方,一邊看她們的課堂表現,一邊翻閱《太祖實錄》。

之後許多天,允熥才把《太祖實錄》翻閱了一遍,覺得符合自己的想法。他害怕有所遺漏,所以又找時間翻閱了一遍,還找出某一段讓熙瑤一起看,最終確定並無問題,於是把解縉叫來,與他說道:“朕無修改的意見了,定稿吧,刊印之後分出一份儲存於史館。”

第99章 通知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336章 南洋風雨——左相前來第1685章 行刑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172章 漂的緣故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765章 做夢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882章 終於要解決這個久拖不決的案子了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279章 杭州事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1403章 偷屍體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414章 勸降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171章 上朝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161章 事情第699章 說第559章 入城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1531章 產業第1519章 發現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38章 戰——兩邊第64章 新的開始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601章 競買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168章 海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167章 曙光第79章 下鄉進村第1374章 日心說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49章 對話第1167章 曙光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