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用方

暴昭三人作爲僅有的可以接觸允熥的文官,昨日回去後,雖然他們回去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但是還是很多的文官去他們的家裡詢問。

暴昭是打了一陣的太極拳,把他們都忽悠回去了;陳性善不會說謊,又不願‘出賣’允熥,只是反覆強調允熥一定會重用儒家的;卓敬最爲難,乾脆什麼也不說。

三個人的表現弄得大家都一頭霧水,最終只能既然探聽不出情報,繼續上摺子了,反正允熥剛剛說過沒有私心的情況下言者無罪。

允熥當然知道了這些事情。秦鬆在前任錦衣衛指揮使範樹潤被調走之後很快掌控了錦衣衛,至少是表面上掌控了錦衣衛,誰都知道秦鬆是陛下眼前的親信之人,誰也不會得罪他的。

當然,秦鬆想讓錦衣衛如臂使,還得花些時間才行,但是知道幾個官員在家裡的表現還是可以的。

允熥對於他們的表現很滿意。他還想籠絡儒家學者的。

不過除了上書進言反對他親近佛道兩教的,還有不少進諫其他事情的奏摺。比如實現了允熥在位‘第一進諫成就’的原質,他總不能就一件事情反覆刷,總得找些其他的事情來進諫,所以允熥面前現在就有了《薦賢書》,作者原質,第二作者鄭公智。

這也是洪武遺風。洪武年間雖然也有科舉,但是因爲2對於貪腐行爲處罰的十分嚴厲致使憑藉科舉的官員不足用,並且很多蒙元遺留下來的儒家學者拉不下臉來和二十上下的小年輕一同參加科舉,所以2採取多種方式選官,大臣舉薦‘野之遺賢’就是重要方式。

允熥等着把眼前的摺子處理完了,剩餘的輔官還在草擬建議,所以打開原質的摺子看看他舉薦的是何人。只見原質在摺子中寫道:“蜀王府長史方孝孺,爲當世儒學大家,……,請陛下用之。”

該來的總會來的。允熥在心中默唸了一句。前世是黃子澄舉薦的方孝孺,這一世黃子澄早早的去領便當了,但是還是會有其他人來舉薦方孝孺了。

允熥在剛剛當上皇太孫的時候曾經決定絕不用方孝孺這樣的腐儒,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特別是允熥現方孝孺崇尚周禮,利用方孝孺有利於防周封國的推行,所以打算把他弄到中央給個不辦實事的官職。允熥於是開始想:‘到底給個什麼官職好?’

這時暴昭拿着自己的處理的摺子送到允熥面前。允熥隨口問道:“暴卿,你以爲給方孝孺個什麼官職爲好?”

暴昭並不知道原質舉薦方孝孺的事情。這種彈劾、舉薦這類的奏摺都是通政司分類之後直接送到皇帝面前,皇帝也不會分給大臣處置,所以暴昭第一次知道這件事。

暴昭並非是周禮的崇尚者,和方孝孺不是一類的,但是對於方孝孺這樣的大儒也是敬佩的,所以開口說道:“方希直(方孝孺的字)海內名家,自當重用之。”

陳性善聽到暴昭的話,站起來說道:“陛下欲用方希直?此大善,方今天下文臣,具疑陛下,陛下用之可釋儒臣之懷疑。”

陳性善這樣一說,允熥也就知道必須要用方孝孺了,就算是個牌坊也好。允熥說道:“那,以方孝孺爲翰林院侍講?”

陳性善說道:“陛下!以之爲翰林院侍講如何表示重用之意?就算四輔官不好安排,也當爲中書舍人。”

允熥在位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不重視翰林院的趨勢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所以允熥沒法用翰林院來忽悠文臣了。相反,在洪武朝不過是跑腿的中書舍人的官職因爲卓敬的實際工作,讓大家都知道了很是重要。

允熥通過錦衣衛也知道了文臣知道了他的想法,所以訕訕的笑了幾聲,說道:“那就以方孝孺爲翰林院侍講,兼任中書舍人,入直大內。”

陳性善、暴昭、卓敬三人這才滿意。卓敬說道:“陛下此舉,必當使天下的士子歸心。”

不過雖然允熥讓方孝孺當了中書舍人,入直大內,但是方孝孺幹什麼還是看允熥的安排的。允熥是不會讓他處理有關實務的摺子的,反正現在允熥自己分摺子。

張溫和郭鎮又當了一回看客。允熥自即位以來對於文官方面改變很多,相反對於軍方動靜很小,只不過是把部分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還有各行省都司的都指揮使換了位置,這是正常的事情,所以軍方平靜無事,張溫除了給允熥講些軍隊的事情,也沒什麼事情。

中午尚炳和朱鬆、朱楩又來找允熥商討封國的事情。尚炳問道:“皇兄,我要立佛教爲國教嗎?”

允熥說道:“那是你的國家,你以後自己決定。不過爲兄的建議你在佔有哈密以前不要立佛教爲國教。等着打下哈密之後,除了任命王相之職,京城對你的封國概不干涉,你自己決定就好。”

打下哈密以後憑藉哈密的資源足以進軍西域了,允熥打算到那時就當個甩手掌櫃的了。

朱楩又問道:“陛下,爲何不讓我的封國傳教?”

允熥說道:“之所以在東北、西北傳教,是因爲那裡的蠻夷較爲開化,並且當地有自己的宗教,所以用佛教、道教去更快的安靖地方。”

“雲南崇山峻嶺之中的蠻夷不開化,也不信仰宗教,以儒家去感化、以醫術去引誘足已,不需宗教。”

允熥然後沉聲說道:“你們要記住,不管是宗教,還是儒家,都是治國的手段,如果國君自己對此深信不疑,不能把握平衡,那亡國之日就不遠了。”

朱鬆等人都是一臉受教的摸樣。

允熥這時因爲提到了醫術,想起了自己即位之前詳細規劃過的關於醫術的兩個政策,馬上拿出紙筆把這些記下來,省的自己又忘了。

然後允熥又和尚炳等人商量了一會兒封國的具體策略。允熥覺得封國的政策不要總拖着了,這兩天就定下來最好,所以又把自己的親信大臣,包括四輔官,齊泰、練子寧等人都叫進宮中商議。

衆人一直商議到晚上戌時纔算有了初步的意見。允熥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到這裡吧。明日上朝,與其他的大臣一起商議,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明日最終定下。”

明日是七月初一,大明之制,每月逢三、六、九爲中朝,冬至、過年等爲大朝,其餘都是小朝。小朝上朝的人除了科道官,其他的人都是朝廷重臣,也都有資格來商議大事。

衆人均無異議,尚炳也說道:“皇爺爺的葬禮已經過去了,許多的叔叔都想回封地了。儘早定下最好。”

於是衆人散去。

第1244章 真正的學校——學生會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20章 拿人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204章 彌勒佛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150章 挖坑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1155章 出征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82章 抓海盜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435章 還有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338章 南洋風雨——分析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817章 大結局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428章 下線遁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196章 新問題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1章 文官反撲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170章 調查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136章 上陣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68章 海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188章 喪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722章 文坻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935章 繁華的京城與神奇的表演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72章 投奔第1466章 新任命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