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準備

允熥說道:“我不餓。『”

然後夫妻倆一起吃了頓飯。吃完了飯,允熥說道:“我剛纔想了,這幾日,咋們倆就搬到乾清宮去住。我隨時看顧爺爺的病情。而你,爺爺不是說要見到重孫子出生嗎?你也住到那裡,讓爺爺時刻知道有個小傢伙要出生了。以後,也生在乾清宮。”

熙瑤說道:“哪有在乾清宮生孩子的道理?”

允熥說道:“事急從權,只能這樣了,不要再在乎什麼規矩的了。”

熙瑤想了一下,點點頭說道:“那好吧。我馬上讓人收拾一下,連夜搬到乾清宮。”

允熥點點頭。吃了飯以後,他感覺自己又清醒了些,會想起來了自己之前想過的這種時候要幹什麼。於是他又囑咐了熙瑤幾句,也來不及去看望其它的妃子還有女兒,轉身出了文淵閣,讓宦官把楊峰他們幾個都叫來,然後自己去了東暖閣。

這種時候,所有的屬官都在東暖閣等着。允熥走進去,也不廢話,說道:“孤有事情吩咐你們。”

陳性善代表所有的東宮屬官說道:“殿下請說。”

允熥說道:“馬上勾連禮部,派人去遼東、三秦、雲南等流放犯人較多的地方,告訴他們,這次大赦,除了有流放期限的流放犯人以外,其他的人不赦,繼續留在當地。”

允熥還嫌邊地的人太少呢,怎麼可能允許這些流放過去的人回來?

然後允熥又說道:“還是勾連禮部,派人去所有的州府,凡是有度牒的和尚,或者有告身的道士人數在一百人以上的寺廟、道館等,全部派主持或者其它得道之人來京,所有不來人的,一概取消他們的度牒或者告身。”

如果說前一個命令他們還能理解的話,這後一個命令他們是實在理解不了。陳性善說道:“殿下,爲何讓這許多的高僧、真人來京?就是爲陛下祈福或者,嗯,也不必讓這許多的人來吧?”

卓敬也說道:“殿下,不必讓這許多的人來吧!”

允熥一字一句的說道:“去執行,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既然允熥已經下了命令,並且勸說無效,那麼他們也只能執行了。好在允熥說了事情不是他們想的那樣,允熥從來不誆騙他們,所以他們倒是也正在期待着到底把這麼多的出家人,還是得道的出家人叫到京城來幹什麼。

等他們都走了,楊峰他們也到了。楊峰他們也是又累又餓,但是他們也不敢私自散去,大多數人都堆在皇城南邊兒的一處地方吃飯呢,留了幾個人看着。傳允熥命令的人一來,他們就匆匆抹了抹嘴,又咬了一大口飯,然後趕到了文華殿東暖閣。

允熥見到他們以後,說道:“這幾日你們都辛苦了,等到忙完了孤讓你們好好歇歇。”

楊峰說道:“不辛苦,殿下吩咐吧。”

允熥說道:“宋亮,你去把羅貫中叫進來,我有事情吩咐他。讓他穿上六品官的服飾,帶上腰牌,把他帶進來。”

宋亮實在是沒有想到,給他的任務竟然是這個。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多問,執行就行了,所以他說道:“是,殿下。”然後就帶着幾個人出去了。

允熥轉向楊峰,說道:“你去,傳,傳,薛寧進宮,就到這裡。必須半個時辰之內讓他到這裡。”

這個命令還比較正常,楊峰說道:“是,殿下。”然後也轉身出去了。

允熥又對其他的幾個侍衛說道:“你們在這裡等着。我讓膳房給你們預備點兒東西吃。”其他人紛紛道謝,然後在吃的東西來了以後大口的吃着。

宋亮回來的比較早,畢竟羅貫中當初安排的住的地方離着皇宮就比較近,而薛寧則並不在鎮撫司裡。

允熥扶住了想要行禮的羅貫中,說道:“時間緊急,孤沒有空閒來接受你的參拜了。你現在還能確定住址,並且擅長編寫戲本,還有適合說書人說的話本的人有多少?”

羅貫中此時也已經快到七十了,幸虧這幾年保養的好,要不然該老年癡呆了。但是他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來想,然後才說道:“草民能夠知道住址的,也就只有七八位早年間的朋友了。”

允熥說道:“那好,你把這幾個人的住址和姓名,還有一些情況寫下來。”

羅貫中接過紙筆開始寫,也不多問話,不過他心中是爲自己的這幾名老友感到高興地。允熥看樣子是想把他們都叫過來。而大老遠的都叫過來顯然不是要砍了他們,而是想要用他們。

雖然他不覺得允熥是喜歡戲曲的人,但是從改編《三國演義》能看出來允熥很重視他們這些人的力量。

是的,力量。上次從允熥口中聽到這個詞以後,他就喜歡上了這個詞。他改編後的《三國演義》已經印刷了數千冊了,雖然賣出去的不多,只不過有幾百冊,但是喜歡看的人很多,允熥明的專門看書的地方總是人滿爲患。羅貫中又親自改編爲了適合說書人說的樣式,所以現在大街小巷說《三國演義》的人很多。

《水滸》也是印刷了,雖然印刷的更少,賣出去的更少,但是總算是滿足了他的恩師施耐庵的心願。但是他還有很多的朋友都和他以前一樣,他希望他們也能滿足心願。

允熥等到他把地址和姓名都寫完了,然後按照人數分爲八份,交給了八個侍衛,然後他說道:“這件事情安排其他人去幹不太合適,只能讓你們去了。”

“你們現在回家好好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出去按照這些地址把人找到。若是這些人還有什麼得意的弟子,或者要帶着的書稿什麼的,也一併帶來。”

“這件事情很重要,你們一定不要疏忽了。記住了嗎?”

這幾個侍衛剛纔在一旁吃飯,不知道要找的這幾個人是什麼人,所以聽到允熥的囑託,大聲說道:“是,殿下!”然後各自散去。

允熥又說了幾句話,讓宋亮帶着羅貫中回去了。這時,楊峰和薛寧也到了。

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2章 太子將死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29章 子澄入彀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1377章 妹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758章 南巡——風景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851章 忘了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648章 糧食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515章 管稅第1271章 教子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199章 四輔官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40章 戰——死戰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531章 帶誰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012章 母女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150章 分析動機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264章 路遇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601章 競買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65章 充分準備第617章 榮譽感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1150章 分析動機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297章 命婦第1464章 光榮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383章 事情第495章 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