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

“萬有引力定律?好名字。”曹徵馬上讚道:“此名簡潔易懂,哪怕是垂髫小兒,只要懂得引力之意也能明白這個名字的意思,十分好。”

“哈哈,朕自己也覺得這個名字甚好。”允熥笑道。

他笑了一陣,又正色說道:“曹卿,周卿,思卿,三位愛卿對發現這條定律也立下功勞,朕要獎賞你們。”

“曹徵聽封。賜愛卿從二品布政使銜,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賞賜愛卿黃金百兩。”

“思澄堂聽封。賜愛卿正五品郎中銜,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封官大夫爵,益祿二百石。”

“周偉聽封。賜愛卿正五品郎中銜,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愛卿身爲文珞之師,朕對愛卿的賞賜就高一等,封公大夫爵,益祿三百石。”

“臣謝陛下隆恩。”周偉和思澄堂都趕忙磕頭謝恩。其實他們對自己得賞都感覺受之有愧,畢竟最後的定律是文珞提出的,他們二人還有所質疑,直到公主殿下舉出證據才接受定律。他們本想辭謝不受,但賞賜中又有封爵,能夠傳承子孫後代的封爵,他們就有些捨不得,猶豫片刻後再辭謝更不好,只得叩頭謝恩。

但曹徵卻說道:“陛下,臣求陛下收回對臣加從二品官銜之賞賜。”

“你爲何要求朕收回賞賜?是覺得賞賜過重?若是因此,愛卿不必再求了,朕必定不會收回。”允熥道。

“陛下,此賞賜對臣來說確實有些重,但這並非臣請求陛下收回賞賜之緣故。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豈敢推辭?臣之所以辭謝,是爲格致院着想。”

“若是臣加從二品官銜,因臣乃是副使,則楊院使也必定加從二品官銜;但按照當初設立格致院時定的品級,格致院僅是五品的衙門,院使本官僅爲正五品。若是因加銜使得院使院副皆爲從二品官,僅次於六部與各省布政使司平齊,則太過惹人注意了。”

“這對格致院並非好事。格致院本就是陛下當初力排衆議設立,太過惹人注意,而且還是因爲院使院副的官銜太高,恐怕會在朝野內外引起非議,彈劾格致院靡費糧餉的奏摺會更多,格致院再要與其他衙門有所交流也會更加費力。所以爲格致院着想,還請陛下免除對臣的加銜。”

“臣還有一個辭謝加銜的緣故。楊院使現下的加銜是正三品,但本官又只是正五品,因此離了格致院院使之位後難以安排差事,只能升到鴻臚寺、太僕寺、大理寺等衙門做正四品的少卿,上官才能壓得住他;若是再加從二品官銜,除非他卸任格致院院使後直升爲正三品的侍郎,否則根本無法安排官職,對他並非好事。”

“這,”允熥聽了曹徵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格致院只是一個五品的衙門,院使加從二品官銜確實太引人側目,不是好事;而且院使卸任後的官職也會令他頭疼。曹徵是鐵打的院副,這意味着以後歷任院使,在曹徵退休之前都至少要加到與他平齊的官銜,若是真的升到從二品,確實沒有辦法安排。

但話已說出了口,當場收回又抹不開面子;曹徵雖然明白陛下的心思,但限於身份又不好說什麼,場面差點兒僵在這裡。

幸好有敏兒在。她聽了曹徵的話,又瞧見父親的表情,忙拉過文垣,悄悄在他耳邊說了什麼。文垣馬上說了幾句話,解了允熥之圍。允熥立刻就坡下驢,收回了自己對曹徵加銜的賞賜。

這時已是午時正,已經有些晚了,允熥又與楊翥、曹徵等人說了幾句話,囑咐他們認真研究萬有引力定律,早日證明引力大小到底與體積有關還是重量有關,研究出計算公式,帶着四個孩子匆匆離開格致院。

“爹,女兒覺得今日收穫極大。”在馬車上,文珞首先說道:“先是見到已經研製成功的蒸汽機,又見證了一條天文學定律被發現,這一天抵得上過去一年的收穫了。”

“尤其那條天文學定律還是你發現的,收穫就更大了。”敏兒笑道。

文珞臉紅了紅,但隨即大聲說道:“確實因爲萬有引力定律是妹妹自己發現的,妹妹覺得收穫更大。”

“姐姐記得,前幾日你還說周先生說你極有研究天文學之天賦,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曹周思三位先生都沒想出來,讓你想到了,你的天賦還在三位先生之上。”敏兒又道。

聽到這話,文珞臉上顯現出得意的笑容,表示自己就是這麼想的。但她隨即又覺得這樣太狂妄了,而且對周先生也不夠尊敬,忙又道:“我之所以能夠想到萬有引力定律,並非是我比三位先生更加聰明,而是因爲我年紀幼小,想法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

“你就不必解釋了。”敏兒再次說道:“你瞧爹爹,臉上的笑容都抑制不住了,爲你高興的。”

“爹爹,女兒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爹爹真的這麼高興?”文珞側頭看向父親,果然見到父親滿臉都是笑容,飽含期待的說道。

“父親確實爲你高興。”允熥笑着說道。實際上,從文珞說出‘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引力’這句話後允熥就非常高興。這可是萬有引力定律,稱之爲全世界最重要的物理學定律也不爲過,能夠現在就研究出來,他怎會不高興?尤其這個定律還是自己的女兒提出的,高興又加了一倍,這就讓他的笑容抑制不住了。

“你以後,必定會成爲一個世界知名的天文學家,而且被永遠銘記在史書上,不是以公主之身份,而是以萬有引力定律的發明者之身份。”允熥又有些鄭重地說道。

聽到這話,敏兒和文垣都有些驚訝地看向文珞。不過文珞畢竟年紀還小,沒有完全聽出父親話中的意思,只是笑着說道:“這太好了,除了公主列傳,女兒還能被記入其他史書了。”允熥見她這幅反應,也笑了笑。

文珞又提起蒸汽機。“大姐,妹妹實在想不到,這個蒸汽機竟然有這麼大的用處。大姐的眼光真好。”

“我也覺得自己眼光好。”敏兒笑着接了一句,隨即又道:“不過當初我最看好的並不是張學熙的研究,而是另外一人的,給另外那人的資助也最多;誰想到那人卻一直沒能研究出什麼,後來甚至放棄了;反而是張學熙的研究成了。”

“這就是所謂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吧。”文珞說道:“不過蒸汽機用處這樣大,另外那人研究的東西就算成了也不會比蒸汽機更加有用,還是張學熙的研究成了更好。”

“而且,妹妹也更願意張學熙的研究有成果,畢竟,他長的不錯。妹妹也見了格致院不少人,張學熙是其中長相最好看之人。”

“你怎麼關心起他的長相了?”文垣哭笑不得的說道。適才在允熥派人傳中書舍人前來格致院當場書寫聖旨蓋印宣讀的間隙,張學熙爲了更加莊重特意換了身衣服,還洗了澡,所以他們都見到了張學熙的長相,確實不錯。但是,話題爲什麼會拐向這裡?

“只許男人看女人的長相,不許女人看男人了?”文珞哼了一聲。

“四妹,你……”文垣就要勸說她。

“二哥,妹妹知道錯了。”文珞馬上說道:“妹妹只是見到長相好看之人,單純欣賞而已,完全沒有別的意思。以後也不說這樣的話了。”

“哈哈!”允熥笑道:“文珞,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是怕你大姐,唯有你怕你二哥,也算是一件奇事。”

文珞忙說道:“二哥爲人莊重,又是兄長,做妹妹的豈能不敬重?不僅是女兒一人,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敬重二哥。至於大姐,大姐平日裡輕鬆隨意,做妹妹的又豈會怕?是不是,大姐?”文珞最後問敏兒道。

但敏兒似乎在琢磨什麼事情,聽到文珞的問話纔回過神來,問道:“什麼?”

“大姐,你在琢磨何事?”文珞不由得問道。剛纔還在說笑,怎麼忽然沉思起來?

“沒什麼,哦,你是說我輕鬆隨意,做妹妹的又豈會怕?這是自然的,黑臉由二弟做了,做姐姐的也只能當紅臉了。”敏兒笑道。

這時馬車已經進入皇宮,來到乾清門。在這裡即使允熥也要下馬步行進入或由步攆擡着,他帶着四個孩子從馬車上下來走向乾清宮,又吩咐早已在此等待的盧義傳膳,自己要與四個孩子在乾清宮用膳。

午膳孩子們都吃的很香。他們不僅吃飯比平日裡晚了小半個時辰,而且上午在格致院裡轉了一會兒,情緒又經歷大起大落,比往常要餓,尤其是文珞吃了不少,又惹得敏兒取笑。

吃過午膳,允熥又待了一會兒,就要歇中覺。敏兒等人忙提出告辭。允熥正要答應,一眼掃到文堃,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讓他們回去了。

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1474章 下旨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81章 安頓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270章 兒女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52章 ……陰謀——搏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99章 通知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937章 其它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866章 捷報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518章 爲什麼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25章 立儲之兆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777章 解惑(二)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11章 文官反撲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362章 撤退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288章 追捕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136章 上陣第402章 吳橋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943章 兩個囑咐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64章 各種事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184章 醒來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473章 對峙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1412章 接見——建築與雕塑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75章 上滬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獵戶第195章 新位置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466章 新任命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714章 王妃第533章 府試第583章 親人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277章 文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