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

聽到朱高煦的想法,葉宜偉呆了一呆。他萬萬沒有想到孟加拉的野心竟然這麼大。過了一會兒,他表情興奮,但又帶着點兒擔憂問道:“若是能夠全殲孟加拉國之兵自然十分好,之後奪取孟加拉國其他城池不必再費吹灰之力;但若是在其餘援兵趕來之前孟加拉人就奪取了麥傑迪城如何是好?”

“張輔將軍我平素也知曉,英勇善戰,絕不至三日內就丟了城池。”朱高煦說道。不過說完這話,他見葉宜偉仍然眉頭緊鎖,又道:“若是麥傑迪城十分危急,自然放棄全殲孟加拉國之兵的想法。”

聽到這話,葉宜偉皺緊的眉頭舒展開來,答應了朱高煦的計劃。之後就是今日在三萬援兵集合完畢後,趁孟加拉人猛攻麥傑迪城時,朱高煦親自帶領一萬多騎兵攻打孟加拉軍西面後營,而且會同其他軍隊大敗孟加拉軍。

此時藍珍與朱高煦等人已經返回軍營。這座軍營也是草草搭建起來的,十分簡陋,也因此值守的將士十分認真,生怕有人襲營,即使認出了藍珍,仍然一絲不苟的檢查了所有人。

“藍將軍,張副將來了營中。”檢查完畢後哨兵說道。

“張輔來了?”藍珍嘀咕一句,又問道:“他可受了傷?”

“小的瞧着沒受什麼傷。”哨兵回答。

“這就好。”藍珍鬆了口氣,側頭對朱高煦笑道:“蘇王,小心他找殿下興師問罪。”

“他既然沒有受傷,也沒有丟失麥傑迪城,有何理由來找我興師問罪?”聽到張輔沒有受傷,至少沒有受重傷,朱高煦也語氣輕鬆的說道。

正如他所預料的,張輔果然沒有興師問罪。張輔對於他們竟然不和自己商量,而且還冒着麥傑迪城丟失的風險安排這樣的計策並不滿意,但他不敢得罪朱高煦,也不敢得罪藍珍,只能略微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但另外一個相關當事人的反應比張輔要激烈得多。

“不成!我一定要找蘇王叔好好說道說道!萬一援兵沒能及時趕到麥傑迪城南,城池豈不是就被孟加拉人攻破了?一萬多騎兵與近三萬步兵可以幾乎瞬間擊破孟加拉軍,六千騎兵可做不到。沙阿只要派人頂住一會兒就能攻破麥傑迪城,再回過頭剿滅騎兵。朱高煦實在是太冒險了!”從諾阿卡利城來到麥傑迪城後聽聞此事的文垚十分激動地說道。

“葉同知,你怎麼能聽蘇王的這個計策!你是孤麾下的將領,不是蘇王麾下的將領!”文垚又語氣很重的批評葉宜偉道。葉宜偉是他舅舅,他平時對葉宜偉很尊敬,但這次後怕之下也顧不得了。

“臣一時孟浪了。”葉宜偉馬上認錯道。他當時被全殲孟加拉國之兵的前景迷惑了,戰後入麥傑迪城見到守兵的慘狀才意識到有多冒險,這時忙向文垚認錯。

文垚又訓斥葉宜偉幾句,張輔出言勸道:“殿下,葉同知身爲指揮同知,蘇王殿下是親王,如何能夠違抗蘇王之命令?此事不宜苛責葉同知。”

聽到張輔勸說,文垚也不再訓斥葉宜偉,說道:“我這就去見蘇王叔與他說道說道!還要和藍將軍說,以後可不能再用這樣冒險的計策。”

“殿下!”張輔登時就要勸阻文垚去找朱高煦。所謂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既然朱高煦打贏了,麥傑迪城也沒有被攻陷,朱高煦的計策就是好計策,文垚去找朱高煦並不合適。可張輔才說了幾個字文垚已經走出房屋,張輔也不能去追,只能嘆了口氣,說道:“但願殿下不要與蘇王殿下鬧得太僵。”

……

……

同一時刻,藍珍中軍大帳。“辛格見過大明藍將軍。”辛格用生硬的漢話說道。

“辛格先生不必多禮。坐。”藍珍笑着迴應。

辛格並不會說漢話,剛纔那一句還是死記硬背下來的,這時聽了翻譯,又按照婆羅門教徒傳統禮儀對藍珍行了一禮,就坐在了椅子上。

藍珍也坐下來,又對辛格說道:“我想辛格先生應該已經知道要如何抉擇了。”

“是的,尊敬的藍將軍,我已經決定,完全配合大明軍隊,完全聽從您的所有命令。”辛格回答。

從打敗孟加拉軍的第二日起,藍珍就開始勸說辛格完全配合大明。允熥當初在與藍珍等人商議如何治理孟加拉時,就提到要爭取當地婆羅門教徒的支持,壓制天方教徒。雖然對於允熥如此排斥天方教有些不解,但藍珍也認爲統治孟加拉要對當地原本的勢力打一派拉一派,而孟加拉國的國君信奉天方教,所倚重的也是天方教徒,初來乍到的大明當然只能拉攏婆羅門教徒了。而婆羅門教徒中高種姓的人影響非常大,藍珍只能竭力拉攏辛格。

辛格經過三天的認真考慮,最終決定投靠大明,完全配合明軍。經過清點首級,麥傑迪城之戰孟加拉軍先後戰死近四萬人,還有一萬多人被擊潰四散奔逃,沙阿想要將他們重新組織起來沒有三五個月做不到,等於損兵五萬以上。而孟加拉的總兵力不過八萬人,就算緊急徵兵,但新徵來的兵如何能與老兵相提並論?孟加拉國的實力大減。更不必提因爲此戰敗的這樣慘,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孟加拉國更加深入人心,恐怕許多士兵在戰場上見到明軍都會腿軟,能發揮出一半的戰鬥力就不錯了。而明軍雖然也有所損失,但此戰大勝,將士們士氣高漲,沙阿的孟加拉國滅亡似乎已經不可避免。更不必提明軍要打壓天方教徒,這更和他的心思,所以辛格當然要投靠大明。

“好。”聽到辛格的回答,藍珍露出笑容,對他說道:“既然你願意投靠大明,本將軍就任命你爲麥縣縣令,掌管麥縣政事。”

“麥縣縣令?”聽到翻譯,辛格愣了一下。麥縣是什麼意思?縣令聽起來是個官,但到底是多大的官,幹什麼的?

“大明此來印度,原本要爲番國主持公道,因沙阿不聽從大明的命令,所以出兵攻打其國。但既然大明已經出兵攻打孟加拉國,而且多半要滅亡這一國,自然也不會退走。本將軍已經派人火速趕回京城請求加封一位藩王至孟加拉。陛下多半會答應在此處加封一位藩王。”

“既然大明要加封一位藩王至此,那官制當然要依照大明的法令。縣是大明的一級官府,其主官爲縣令,掌地方刑事、民事。現下本將軍任命你暫代麥縣,也就是麥傑迪城附近地區的縣令。”藍珍解釋道。

“多謝藍將軍。”辛格馬上又行禮說道,而且語氣十分高興。他們家祖祖輩輩居住在麥傑迪城,過去在天方教還沒有傳播到孟加拉的時候麥傑迪城就是他家的地盤,爲所欲爲。但後來天方教傳播過來,有些人貪圖國家對於天方教徒的優待改信天方教,德里蘇丹與孟加拉總督又派出信奉天方教的人掌管麥傑迪城,他家不僅不能一手遮天爲所欲爲,還處處受到壓制。可現在大明又任命他爲這地方的縣令,在他看來就是將麥傑迪城附近都交給他,雖然肯定要向大明分封到這裡的王爺繳納賦稅,可除此之外他家又能世世代代再城中爲所欲爲了,如何不高興?至於暫代,除了他還能任命誰來做這個縣令,他定然能夠轉正。

辛格正要再稱讚藍珍幾句,忽然見到守衛房屋的一名護衛走進來,低聲說了一句什麼,辛格還沒來得及讓人翻譯,就見到兩個身着精緻鎧甲的年輕男子走進來。

“辛格見過大明蘇王殿下。”他馬上站起來對其中之一的朱高煦行禮道。解麥傑迪城之圍後第二日藍珍見他朱高煦也在一旁,所以他認識。

朱高煦聽了翻譯後點點頭,又指着身旁的人對他說道:“這是我大明的潞國公,當今聖上長子。”

“見過潞國公。”辛格又趕忙行禮道。而且比對朱高煦的態度更加恭敬。雖然聽起來朱高煦的爵位更高一些,但沒有父親不偏向自己兒子的,文垚的權勢或許還在朱高煦之上。

“恩。”文垚答應一聲,低聲對藍珍說了句什麼。藍珍馬上對辛格說道:“你先回去吧,之前吩咐你的事情要儘快辦妥。若還有事情要吩咐你,會派人告知與你。”

“是,藍將軍。”辛格答應一聲,又對他們行禮後離開這間屋子。

“潞國公,你找我有何事?”等她走了,藍珍問文垚道。

“藍將軍,孤只是想求將軍在孟加拉國的戰役中不要再弄險。”文垚道。。

“弄險?”藍珍愣了一下,反應過來他說的應當是解麥傑迪城之圍這一站。藍珍對他的態度有些不滿,但還是說道:“殿下放心,孟加拉國之兵已經損失大半,不需再弄險,我也不會弄險。”

“多謝藍將軍。”文垚說了一句,而且也意識到自己剛纔的話不太合適,忙又說起自己對守麥傑迪城戰中戰死這麼多將士的心痛之情,解釋自己爲何語氣衝。聽到這話,藍珍的眉頭才舒展開。

“藍將軍,剛纔那是城中的剎帝利辛格?將軍召他何事?”文垚又問道。

“只是勸說他投靠大明。他已經答應了。我打算任命他爲麥縣縣令,殿下以爲如何?”藍珍道。

“好。”這都是之前在京城的時候都商量好的,除了達卡城和恆河沿岸的重要城池,其他地方都交給當地的婆羅門教徒或佛教徒來掌管。文垚當然沒有意見。

“殿下,正好殿下來了,我打算與殿下商議一番之後如何用兵。”藍珍又道。

“從麥傑迪城一路向達卡城打過去,再分兵四處佔領孟加拉國全境即可,還有什麼可商議的?”文垚不解的問道。在他看來,孟加拉國之兵已經損失了大半,剩下的戰鬥應該十分簡單,沒什麼好商議的。

“殿下,可不是這樣簡單。沙阿與他手下最信任,也是最能打仗的將領逃回了達卡城。雖然人馬損失慘重,但根據探聽來的消息,沙阿絲毫沒有坐等滅亡的打算,又招募數萬天方教徒爲兵爲將。剛剛徵召的將士野戰不成,但用來守城也不差,恐怕未必能夠輕易奪取達卡城。”

“至於其他城池也未必能輕易平定。大明對天方教徒的打壓舉世皆知,所以天方教徒萬衆一心要抵抗大明天兵。孟加拉之地雖然仍有許多婆羅門教徒,但天方教徒人數已經比婆羅門教徒要多,在許多城池更是多很多,若是他們堅決抵抗大明天兵,想要平定孟加拉國全境恐怕會曠日持久。”藍珍說道。

“那依藍將軍來看,應當如何做?不對天方教徒進行打壓是萬萬不成的。不僅因爲這是父皇只命,更因爲分給孤的百姓需要田地,不打壓天方教徒,哪裡有足夠的田地分給百姓?”文垚說道。

說起這話,他就想起之前在京城時允熥向他介紹印度的情形,以及當然問如何治理孟加拉的時候允熥對他說的那句‘漢印分制,表面相等’這句話,以及前幾日允熥提前算好日子,派人給他送來的如何治理孟加拉地區的書信。

在書信中,允熥寫道:‘孟加拉之地與印度其他地方不同。印度大多數地方都是婆羅門教徒更多,但唯有西北部與孟加拉是天方教徒更多。所以治理這兩地的法子與治理其他地方的法子不同。

首先當然仍要打壓天方教。天方教的思想對任何國家都十分有害,若是大多數百姓都信了天方教,他們就會更加聽信教中的毛拉而非官府之人,必定對抗官府,所以一定要打壓天方教。

若想打壓天方教,首先就要在攻滅孟加拉之戰中儘可能多殺死天方教徒青壯,所以不必急切攻克達卡城,可作出北上攻打達卡城之勢,迫使沙阿不敢分兵各地,將主力集中起來駐守達卡城。我軍留一部在達卡城外堅守,其餘將士攻打其餘城池,打破城池後將城中的天方教徒青壯全部帶走,送往他地幹活,或秘密殺之。以減少天方教徒的人數。待最後再攻打達卡城,攻破城池後藉口使者被殺或被囚,屠戮城內的天方教徒。這樣一來,孟加拉內的天方教徒必定大爲減少。

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575章 回 道第1195章 何爲人第1101章 戰烏魯木齊——終了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565章 道理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1817章 大結局第153章 慶功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713章 劍指……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481章 改任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722章 文坻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01章 玻璃第472章 賽兒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648章 糧食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264章 路遇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195章 何爲人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963章 鋼鐵廠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338章 南洋風雨——分析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378章 兩地的變故(四)第157章 郡主第699章 說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307章 祖宗們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1020章 救援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1章 文官反撲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1472章 類比第424章 驚動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2章 兩個爆點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696章 孩子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012章 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