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

“明日發動總攻!”沙阿坐在大帳中,高聲說道。

“不論是這些天城頭明軍用守城器械的次數,還是從城內仍然忠於我的人傳來的消息,都足以表明明軍沒有多少守城器械了,最晚明天早上就能消耗乾淨,包括箭矢在內。大軍也就可以不受干擾的發動進攻。”

“而且還有一個好消息。仿製的明軍使用的火炮已經從達卡城運了過來。火炮的威力巨大,尤其用來攻城非常有用,可以轟破城牆。有大炮在,一定能夠攻破麥傑迪城。”

“當然,最重要的是主的庇佑。正是在主的庇佑和光芒照耀下,才能讓我們度過很多次難關,這次也不會例外。”沙阿最後說道。

“感謝真主。”在場衆人紛紛說道。

“蘇丹,我認爲,火炮還是要謹慎使用。”馬希爾說道:“麥傑迪城是屬於孟加拉國的城,如果把城牆打壞了還要重新修建;而且明軍絕對不會因爲這一萬多人被消滅就承認戰爭失敗,還會繼續攻打孟加拉國,還需要城牆防守麥傑迪城。所以我建議不要輕易使用火炮。”

“至於少用火炮導致難以攻陷這座城,可以驅趕婆羅門教徒首先衝上去消耗明軍士兵的力氣,待明軍都累得動不了之後再派出由天方教徒組成的精銳軍隊攻城,一舉奪回城池。反正婆羅門教徒這麼多,也不怕死光了。”

“當然,我不是完全反對使用火炮,如果一直不能瓦解明軍的抵抗,可以使用火炮,但不要輕易使用。”馬希爾最後說道。

沙阿點點頭,說道:“你的意見不錯,我會謹慎使用火炮的。”

“蘇丹,攻陷麥傑迪城後,那個叫做辛格的人怎麼處罰?”曼蘇爾問道:“根據從城內傳回來的消息,辛格爲明軍守衛和統治這座城提供了便利,是不是趁這個機會殺了他?”他對於婆羅門教徒非常討厭,尤其是高種姓的婆羅門教徒,恨不得將孟加拉國境內所有不願意改信天方教的婆羅門教徒都殺掉。只是因爲這樣做必定會引起極大的動盪,沙阿沒有采納。這次好不容易抓到了辛格的把柄,曼蘇爾很想將他殺了。

沙阿思索一下,還是搖頭說道:“理由不夠充足,不能殺了辛格。”雖然現在孟加拉國天方教徒比婆羅門教徒多,但婆羅門教徒的人數仍然不少,而且由於天方教徒的步步壓迫逐漸團結到一起。爲了防止魚死網破,雙方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辛格雖然組織了一些民夫爲明軍幹活,也同意拆除部分房屋,但並沒有直接組織婆羅門教徒幫助明軍守城,沒有突破底線,沙阿可以處罰他勒索一大筆錢,但不能殺了他。尤其是現在明軍正攻打孟加拉國,更要穩住婆羅門教徒,即使有高種姓的婆羅門教徒突破底線,沙阿也會放過他們。

“曼蘇爾,你放心,等到婆羅門教徒的人數少到不足五分之一,就可以徹底清洗他們了,將面對死亡威脅也不願意改信的人都殺掉。”沙阿又安慰曼蘇爾道。

之後又有人提出了幾個問題,沙阿或者自己給出回答,或者同其他人商量,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

等到再也沒有人提出問題,沙阿又掃視一圈,開始吩咐起來:“魯格曼·汗,你明天率領軍隊攻打北城;艾尼斯,你帶領軍隊攻打東城;曼蘇爾,你帶領軍隊攻打西城。南城空出來,讓明軍在局勢不利時想要撤退時能夠撤退,即使他們知道南城外可能有埋伏。而且我也不會讓他們輕易撤走。馬希爾,你帶領軍隊藏在南邊的樹林裡,一旦明軍想要從南方撤走,等到他們離開城池後就阻攔他們。”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將明軍全部消滅,只要能夠奪回麥傑迪城,擊敗明軍就達到了最初的目的。”沙阿又道:“如果他們突圍時仍然有很強的戰鬥力,就放他們走,減少我軍的損失。”當然,除了減少損失,沙阿還有另一點考慮。如果駐守麥傑迪城的明軍真的被全殲,他擔心明軍統帥惱羞成怒之下更加猛烈攻打孟加拉,所以儘量給明軍留面子。不僅要避免全殲明軍,還要避免殺死重要人物。“你們記得,明軍中凡是官位在從四品以上,或擁有公侯伯子男世襲爵位的人一概不能殺。如果受了傷要儘量爲他們治傷。”

“是,蘇丹。”儘管心裡不願意,但在場將領都懂得輕重,異口同聲的答應道。

“哈立德,我記得你說自己會說漢話。”沙阿又對他說到。

“是的,尊敬的蘇丹。”他在朱賢烶治下過了兩年多,也學了些漢話,只是不太流利。

“由你負責與俘虜的明軍將領溝通。告訴他們,孟加拉國絕對不會殺了他們,我也不要他們投降,只要他們願意不反抗做俘虜,我會提供給他們符合他們身份的待遇。將來兩國停戰後,還可以由他們的家人出錢把他們贖回去。”沙阿道。

“蘇丹,”哈立德猶豫了一下,說道:“東方國家對於軍官的道德要求很高,認爲將領投降或被俘是可恥的行爲,他們被俘的消息傳回國內後也不可能再升官,甚至會被剝奪一切財產和榮譽。他們很可能寧願自殺也不願被俘虜。而且東方明國的官員地位也不是很高,許多平民出身的人都可以做官,甚至做四品官員,您不用對官員這麼客氣。”

“這樣。”沙阿嘀咕一句,想了想,說道:“如果明軍將領不願意被俘虜,那就殺掉其中五分之一,對外聲稱他們是戰死的,將另外五分之四放掉。但是貴族出身的將領不能別殺,全部都要放掉。哈立德,你到時候來決定到底殺誰,到底放誰。”

“是,蘇丹。”哈立德答應一聲。

“將軍們,”沙阿最後說道:“自從開始攻打麥傑迪城以來已經過去八天,明軍後續軍隊趕來的可能越來越高,爲了不被明軍前後夾擊,取得此戰的勝利,明天一定要攻破麥傑迪城!希望主能夠保佑我們!”

“希望主能夠保佑我們!”衆人紛紛說道。

……

……

“大人,根據城內求援的消息,和對孟加拉國軍營的偵查,大概明日沙阿就要發動總攻了。”

“既然如此,那明日咱們也該準備打仗了。”

……

……

第二日一早,天才矇矇亮,沙阿就指揮孟加拉國之兵出動攻打麥傑迪城。無數婆羅門教徒被天方教徒驅趕着向麥傑迪城北、東、西三面城牆衝去。

城頭的明軍馬上行動起來。所剩無幾的滾木礌石都被拿出來,隨時預備着向下扔。弓箭手也都做好了準備。但滾木礌石卻並未馬上扔出去,箭矢也沒有馬上射出去,一直到被逼衝鋒的婆羅門教徒衝到城下,在百戶們的一聲令下,只聽轟隆隆一片響聲,許多原木被扔下去。

城下頓時響起一片慘叫聲,無數人倒在地上,用明軍聽不懂的語言哀嚎着。他們本來就是被逼衝鋒,沒有戰鬥意志,此時見這麼多人死傷,頓時不敢再向前衝鋒。

後面督戰的天方教徒馬上揮舞起手中的長槍打向婆羅門教徒,逼迫他們繼續衝鋒,可許多人寧願被打也不願再靠近城牆。沙阿見此情形眉頭一皺,輕聲吩咐了身旁的侍衛幾句話。侍衛騎着馬來到陣前大聲說了句什麼,領兵的將領點點頭,喊了一句號令。

隨即,天方教徒手中的長槍筆直的向前捅去,數百名婆羅門教徒也哀嚎着倒在地上,與之前被滾木砸死的人差不多。城頭的明軍一時間愣住了:被自己人捅死的比他們殺死的還要多。就算是炮灰,也沒有這麼消耗的吧?

“蘇丹,這樣做是不是不太好?”沙阿身旁也有人說道:“如果讓國內的其他婆羅門教徒知道了,對於維持穩定沒有好處。這畢竟與驅趕他們當炮灰不一樣。”

“曼蘇爾,他們不會不滿。這些人大多數是達利特,少數是首陀羅。達利特你應當知道是什麼意思,在他們婆羅門教徒中是賤民,不可接觸者,就連佃戶和低級手工業者都不能做,只能做最低賤的職業,比如清理廁所或掃大街,走在路上都不能踩到別人的影子,更不用說靠近了。這樣的人的生死‘高貴的’剎帝利或婆羅門豈會在意?死的再多也沒有人在意的,甚至他們會感謝咱們替他們清除了垃圾。”沙阿笑道。

曼蘇爾嘆了口氣,沒有說話。他並不是爲這些不願改信天方教的達利特嘆氣,而是想到了改信天方教的原達利特,爲他們嘆氣。曼蘇爾來自兩河流域,是真正的天方教徒,只要同爲天方教徒他都一視同仁,絕不會歧視;可許多改信天方教的印度人仍然會歧視在信婆羅門教時種姓比他們低的人,這在他看來不是一件好事,一直大聲呼籲改變,但收效甚微。‘這樣下去,早晚在天方教徒中也會發展出種姓制度;但慕斯林的原意就是大食語‘兄弟’的意思,豈能像腐朽的婆羅門教徒一樣擁有種姓制度?我一定要想個辦法制止這種趨勢。’曼蘇爾想着。

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52章 ……陰謀——搏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181章 安頓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103章 應酬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418章 蕭卓說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1012章 母女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499章 兵藩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595章 應對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273章 正名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424章 驚動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第1174章 插入第1470章 大吵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556章 獻女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297章 命婦第1266章 想法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366章 收攏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62章 撫慰第498章 任官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335章 去孝陵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512章 供詞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974章 問題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1161章 事情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1273章 家話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