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

唐賽兒完全不信黑衣男子說的話。她幼年在老家的情形已經記不清了,但自從八年多前進入京城周王府以來,他父親一直盡職盡責保護汝南王,也從未和她說過有關白蓮教的事情,她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會是白蓮教徒。

“若我爹是白蓮教匪,汝南王殿下豈能安然至今?就算我爹不親自出手,但身爲汝南王殿下之侍衛,知曉殿下的行程應當不難,豈會不偷偷透露給其他白蓮教匪,讓他們襲擊汝南王殿下?可汝南王殿下自從建業七年以來從未受過襲擊。所以我爹定然不是白蓮教匪!你這個人誣陷好人,待我爹洗刷了冤屈,我一定在殿下面前告你一狀!”唐賽兒又高聲說道。

黑衣男子並不激動,也沒有說話,甚至阻止抓着唐賽兒的兩個校尉要堵上她的嘴,只是看向何苗。一時間,屋內竟然除了人喘息的聲音,什麼聲音都聽不到,更兼昏暗,令人感覺不寒而慄。

過了一小會兒,唐賽兒見無人說話,對面的黑衣男子也絲毫沒有任何情緒激動或擔憂的表示,心裡更加生氣,又要叫喊什麼,忽然聽何苗說道:“這位大人,你說的不錯,妾身的丈夫確實是白蓮教徒,此事罪婦也知曉。”何苗想過不承認,但既然錦衣衛將身爲王府侍衛親眷的自己與唐賽兒都抓了來,手裡定然有確鑿證據,就算她不承認抵賴也無用,反而可能讓面前之人因急於得到口供對她們母女嚴刑拷打。她不在意自己被拷打,可豈會願意女兒受到折磨?即使之後在牢裡可能受到獄卒的折辱,她也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多挨一次折磨。

“這位大人,你想問什麼就問吧,但罪婦之女什麼都不知曉,審問她也無用處,求大人安排罪婦之女至女牢,在朝廷處置的旨意下來前不要使人折辱她。罪婦之女若是平安,罪婦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何苗又道。她知道自己求情未必有用處,但總要試一試。

“若是你將所知曉的都說出來,在下必定不會折辱令愛。”黑衣男子說道。

“多謝大人!”何苗答謝了一句。

“來人,將唐氏女押下去。”黑衣男子又吩咐道。

那兩個校尉答應一聲,就要將唐賽兒抓起來帶入監牢,可這時唐賽兒忽然劇烈掙扎起來,似乎要爬向何苗,而且口中含混不清的說着什麼。

唐賽兒適才聽到母親的話後登時就愣住了。她從未想過,自己的父親竟然會是白蓮教徒!一直到兩個校尉要帶她走才反應過來。她也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本能地想要靠近母親。

兩個校尉拉了一會兒,竟然沒能制服唐賽兒,不得不將她打暈。兩人又用細鐵鏈將唐賽兒的手腳徹底捆起來,擡着她走出這間屋子。

見到女兒被擡了出去,何苗臉上的表情十分緊張,但最後仍然什麼也沒說,轉過頭來看向黑衣男子,等待他的問話。

黑衣男子問了何苗很多問題,絕大多數問題何苗都將自己所知的全部說了出來,而且中間沒有夾雜哪怕一句謊話。有少許問題何苗九真一假的回答了,但黑衣男子也聽不出來;最後還有少許問題何苗不知曉,十分誠實的說自己不知道。

這次問話持續了很長時間,一直到下午申時初黑衣男子才停下問話。他看了一眼身旁厚厚一疊寫滿口供的紙張,笑了笑說道:“多謝。”又吩咐道:“將唐何氏帶去監牢,與其女唐賽兒安排在一起。”

“謝大人恩典。”何苗忙道。

黑衣男子沒有再答話,只是讓人將她帶下去。等到何苗被帶離這間屋子後,他輕聲嘀咕一句:“何苗竟然這樣乾脆的將一切都交代了出來?她也是白蓮教徒,而且似乎也是世代教徒,怎會如此輕易的交代?”

“指揮使,莫非她在欺瞞咱們?”屋裡另外一人說道。

“不好說。不好說。待蘇州審問唐景羽的口供傳來京城後對比一番或許就能知曉真假了。就算他們夫妻之前對過口供,也只會是少數事關重大之事,絕不會所有事情說謊說得都一樣。對照一番就能知道真假。若是這些小問題對不上,大問題也不多半是假的;若小問題都能對上,那大問題的回答多半就是真的。”黑衣男子回答。

這個黑衣男子當然就是錦衣衛指揮使秦鬆。這次的‘蘇州謀反案’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但也嚇得衆人一身冷汗。如果安王朱楹被打死或生擒,那將是大明自從成立以來第一個死在反賊手裡的王爺,會造成什麼影響根本難以想象。允熥馬上下令將在京城的唐景羽等人之家人都抓起來審問,秦鬆也親自來辦這個差事。

“指揮使大人,真的不能對唐家母女做什麼?”那人又問道:“唐氏母女長得都挺漂亮的,尤其是那個姑娘,就算是秦淮河幾家青樓的頭牌也未必比得上,若是能……”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秦鬆打斷道:“你少打這樣的主意!不說這對母女,就算其他女犯也不能做這樣的事情!想要女人就去人市上買,或者去青樓,又不是沒錢!在咱們這樣的衙門,做事一定要謹慎再謹慎,稍微貪污點兒錢沒什麼,但其他什麼都不要做!”

”是,指揮使大人,小人知曉了。”那人忙答應道。

秦鬆已經當了十四年的錦衣衛指揮使,早已將錦衣衛完全掌控起來。但也因此,雖然允熥還沒有過任何表示,也扶持鎮司來同錦衣衛‘搶生意’,但他有預感,自己不會在錦衣衛指揮使的任上待多久了,只是不知去哪裡,或者直接讓他賦閒在家。他若是走了,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任錦衣衛指揮使豈會不找些藉口貶斥幾個他原本任用的人,樹立自己的權威?到時這些都是罪過。所以秦鬆勸手下不合規矩的事情不要做。可這話卻不能明說,只能提點幾句。

“而且,”秦鬆又道:“唐賽兒的身份不同,她同大公主交好。唐景羽雖然犯得是死罪,但又有戴罪立功之舉,陛下之後多半又要用他剷除其他白蓮教徒,最後他未必會獲罪,唐賽兒也未必是罪臣之女。所以萬萬不能折辱。”

“是。”那人又答應一聲。

秦鬆還要再說,忽然響起敲門聲。一名校尉打開門,一人衝進來說道:“指揮使,唐景羽的口供從蘇州送來了!足有一尺厚!”

“快,拿來給我看!”秦鬆高聲叫了一句。但他旋即又吩咐道:“伍德,你先對照一番何苗與唐景羽的口供,瞧瞧他們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可有不同之處,有不同之處的問題有多少,不同在何處。我先去休息一會兒,過一會兒來問你。要儘快覈對,陛下還等着呢。”

“是,指揮使。”被他點到名的錦衣衛千戶忙答應道。

秦鬆從太師椅上站起來,打了個哈欠,又吩咐幾句話,離開這間屋子。

……

……

“爹,女兒聽說唐賽兒和她母親被錦衣衛的番子抓了?”屋外忽然響起敏兒的聲音,而且她隨即跑進屋子,出現允熥面前。

允熥本來正在同妙錦說話,忽然見敏兒來了,揮揮手讓在場的宮女和宦官都退下,敏兒帶來的宮女也都轉身退到屋外,之後呵斥道:“怎麼這麼失禮!”

“女兒見過父親,見過娘娘。”敏兒聽他訓斥,忙行禮道。妙錦忙答禮。

“你說的不錯,父親是下令將唐賽兒等人抓了起來。”待她行禮完畢,允熥說道。

“爹,唐賽兒的父母到底犯了何事,致使爹爹下令錦衣衛番子將她抓起來?”敏兒問道。

“此事你是從何處聽說的?”允熥反問道。他下令抓唐賽兒是昨日的事情,這兩日他也沒有帶敏兒出宮,敏兒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敏兒支吾了一陣,最後還是隻能老實交代:“是聽三姑的侍女說的。三姑昨日不是進宮一次,晚上還歇在了宮裡?女兒去找三姑玩的時候聽到她的侍女在議論此事。爹,你不要下旨處罰她們,她們也是無心之失。”

“無心之失也不成!昀蘊的侍女也都是從宮裡出去的,這才幾年,竟然就將宮裡的規矩給忘了!”允熥說道。“不過爲父纔不會下旨處罰幾個侍女。爹會告訴昀蘊,讓她去處置。”

昀蘊一向對待下人寬厚,敏兒略微放下心來,再次問道:“爹,唐賽兒的父母到底犯了何事,致使爹爹下令錦衣衛番子將她抓起來?”

“她的父親是白蓮教徒。”允熥平靜的說道。

“什麼?賽兒的父親是白蓮教徒?”允熥說的很平靜,但敏兒非常驚訝地叫起來。不僅是她,妙錦也驚訝到了極點。

“她父親怎麼會是白蓮教徒?若她父親是白蓮教匪,爲何不偷偷害了汝南王叔殿下?就算她父親不親自出手,但作爲汝南王叔的侍衛,爲何不偷偷透露給其他白蓮教匪,讓他們襲擊?”敏兒又提出了與唐賽兒同樣的疑惑。

“白蓮教好不容易將幾個人安插到朝廷一個王府,還是在京城的王府,豈會隨意殺人暴露自己?他們想要的大約是探聽消息,以對朝廷的政令做出更好的應對,或者得知朝廷要在何處清剿白蓮教徒,提前將人從這一處撤走。這些可比殺一個王爺有用得多。”允熥道。不要說一個完全沒有實權的王爺,就算是手握大權的朝廷重臣,殺掉的意義也不大,遠遠比不上能夠獲得的消息,除非是殺允熥本人。

“那,唐賽兒自己可是白蓮教徒?”敏兒顫聲問道。她忽然想到一種可能性:唐賽兒與她交好,也是出於白蓮教的安排,而不是唐賽兒真心與她交好。

“你放心,唐賽兒不是白蓮教徒。”允熥道。不僅在唐景羽等人剛剛來到京城的時候着人試探過,後來唐賽兒與敏兒交好,以及昨日將她們母女都抓來後,秦鬆都使人試探或審問過(昨日在審問何苗後其他人審問了唐賽兒),確定唐賽兒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這還好。”敏兒喘了一口氣。她只有這麼一個民間的朋友,幸好不是被人安排的。

“爹,你打算定他們傢什麼罪名?”敏兒又問道。同時心裡想着:‘唐景羽身爲白蓮教徒潛伏入京城的王爺身旁,罪不容誅,肯定會被處死,他妻子也差不多;可賽兒什麼都不知道,應當能夠活命。若是判處她流放,我就向爹爹求情,在出嫁前要她到身邊做宮女。’

“這個,還不好說。”允熥說道:“還要看唐景羽戴罪立功能立下多少功勞,能衝抵多少罪過。”

“唐景羽在戴罪立功?”敏兒疑惑地說了一句,又道:“爹,此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家是白蓮教徒之事如何被朝廷知曉的?唐景羽到底在做什麼?”

“事情的緣故是這樣的。……”允熥開始講起大前日伴晚在蘇州發生的事情,以及有關唐景羽等人的事情。當然,他可不能說出他早就知曉唐家是白蓮教徒,之前八年多一直在用汝南王朱有爋‘釣魚’的實情,如果傳出去會引起朝野大譁的,對他沒有任何好處。他就改說是在蘇州發現的。連帶丹家是白蓮教徒之事也說成最近發現的。

“安叔公竟然在蘇州遇到造反?險些喪命!”敏兒驚訝的叫了一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差點跌坐在地上。這樣的太平年月,在京城邊上竟然就有人造反,她是萬萬想不到的。

“小點聲!”允熥忙囑咐道。此事目前他還沒有公開,兩日的功夫也不足以讓事情從蘇州傳到京城,他還正在思量如何公開此事,可不能讓宮裡之人現在都知曉。這樣令人震驚之事,宮裡的人知曉後,會迅速傳到外朝的。

敏兒忙捂住自己的嘴,過了一會兒才鬆開,但仍然沒有完全回過神來。

第372章 燕周浙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1019章 趕路第68章 四名太監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401章 朱藍第996章 玉佩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264章 路遇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552章 人選和人員到齊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56章 ……陰謀——重點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777章 解惑(二)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25章 立儲之兆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205章 勸諫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777章 解惑(二)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315章 齊夜話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177章 演戲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1685章 行刑第98章 議婚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1313章 準備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686章 總督府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235章 做什麼買賣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1714章 王妃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474章 下旨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83章 準備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155章 出征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765章 做夢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538章 求娶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1085章 最強男人對話——放心早了第992章 關注點第213章 發福利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