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

“蕭老爺,您勸勸王爺吧。”朱楹的一個貼身侍衛對同朱楹一起返回京城的蕭卓說道。

“是啊蕭老爺,您勸勸王爺吧,可不能讓王爺做這樣的事情。”另一人也說道。

“你們不要再求我了。”蕭卓看了他們一眼,苦笑道:“你們以爲我沒有勸過王爺?可王爺不聽我的,我能有什麼法子?”

就連朱楹的侍衛都覺得自家王爺的所作所爲並不妥當,他蕭卓作爲金融業的專業人士,豈能不知?而且他與朱楹一道返回京城,朱楹被陛下呵斥他也落不了好。可他勸過朱楹幾次了,朱楹就是不聽。

“我也與殿下說過了,殿下的所作所爲不合陛下定下的規矩,讓一般商戶做錢莊的差事陛下可不會願意。可殿下不聽,我也沒有辦法。”

“可是現下在蘇州城裡,也只有您能夠勸說殿下了。”曹侍衛又道。蘇州當地人就不必多說了,地位不夠,與朱楹過往也沒什麼關係,勸說不得;他們這些侍衛與朱楹的關係倒緊密,但沒有人做過商人,也不知曉允熥定下的規矩,只是感覺朱楹的做法不對,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只有蕭卓地位足夠又是專業人士,能夠勸說。

“諸位侍衛,我實在是無能爲力。”蕭卓說了這句話,見三四個侍衛仍然盯着他,又道:“蘇州與京城也相距不遠,可否從京中請人來勸說殿下?”

他們沉默起來。京城中確實有人能夠勸說王爺,蘇州也確實距離京城不遠,快馬不過一日,但他們現下卻不可能將這些能夠勸說朱楹的人請到蘇州。馬上就要過年了,任何一個位高權重的人離京都會引起衆人注意,陛下也會詢問緣故,朱楹在蘇州正在做的事情就會立刻被陛下知曉,而這又是他們竭力避免的。

“都在這裡做什麼?”現場正寂靜一片,忽然從身後傳來聲音,他們忙轉頭望去,就見到朱恆實左手反手握着刀柄,正站在他們身後。

“見過朱指揮使。”衆人紛紛行禮道。朱恆實雖然只是一個指揮使,但很受允熥信任,何況他從來不攙和任何狗皮倒竈的事情,只是訓練將士、指揮打仗,武藝高強過往又立過戰功,大家也都敬重他,是以真心實意的行禮道。

“你們都是王府的侍衛,有些人論官銜不比我低,不用對我行禮。”朱恆實又道:“但你們聚集在這裡,即不去保護安王殿下,又不在屋裡休息恢復體力,並不妥當。”

“我們正在商議如何勸說王爺。”爲首的曹侍衛對他的話不太滿意,出言道。

“這不是你們應當做的。”朱恆實又掃視了一圈,將他們的表情盡收眼底,沉聲說道:“你們是侍衛,要做的就是保護安王殿下,而不是想着如何糾正殿下的錯誤。那是王府長史或藩國王相的差事,不是你們的差事。”

“可現下長史不在,典簿等屬官也人微言輕,我們不爲殿下考慮,還有誰爲殿下考慮?”一名侍衛心裡不服,不由得又道。但曹侍衛卻若有所思。

“在其位謀其事,不在其位不謀其事,身爲侍衛,當好侍衛就好,不要操心管束其他。”朱恆實又說了一句,也不再搭理他們,徑直從他們中間穿過,走出府邸。

剛纔說話的侍衛心裡更不高興,正要再說什麼,被曹侍衛攔下了。“不必再說了。”

“曹大哥,”

“就算辯贏了他,又有什麼用處?何況,朱指揮使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曹大哥,你這是什麼意思?”其他侍衛驚訝地看向他。

“此事確實不是我們能管的。”曹侍衛說道:“昨日已經派人快馬返回京城,今晚就能返回。書信一至就送到王爺手上;我這就去拜見蘇州錦衣衛掌事之人,求他將王爺做下的事情拖延幾日再奏報京城,其他的,就不要多管了。”

“蘇州是天下有數的繁華大城,而且與京城不同。可昨日與今天上午因爲關心殿下此事,你們都並未去街上瞧一瞧。現在,想瞧瞧繁華景象的就出門去看看,但一定要在午時之前回來。”

“小孫,你跟我去找錦衣衛何千戶,其他人都散去吧。”

……

……

“什麼時候,京都能夠像蘇州這樣繁華,日本百姓就能和江南的大明百姓生活一樣富裕了。”看着城內繁華的街道,朱恆實有些感慨的說道。

他已經十多年沒回過日本了,但常常與往來大明、日本的商人交談,又詢問剛剛投軍的武士家鄉的情況如何,知曉日本的幾個主要城池雖然比從前繁華了些,可仍然遠遠比不上蘇州城,更不必提大明的京城了。

朱恆實在街上轉着,幾乎不買東西,偶爾停下買些吃食嘗一嘗,雖然蘇州城不小,但他仍在午時之前繞着整座城轉了一圈。

這時已經快到午時,朱恆實最後瞧了一眼城中繁華的景象,嘆了口氣,轉身就要返回朱楹下榻的府邸。他既然現下負責統領將士護衛朱楹,就要認真負責,絕不能因爲一直沒有人行刺朱楹而疏忽大意。

可他剛剛轉過身來,忽然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從一條小巷子中走出來。他仔細瞧了瞧,認出了是誰,貼近叫了一聲:“唐老弟。”

“啊!哦,是朱指揮使。”這人被嚇了一跳,回過頭來看了兩眼才認出來是朱恆實在叫他,下意識就要行禮。

“慢!”朱恆實急忙說道:“不要行禮!”他們此時在大街上,百姓雖然能夠看出來他們不是一般人也不是本地人,但蘇州也是繁榮發達之地,外來人不少,不一定能夠猜到他們是朱楹的護衛;可‘指揮使’這三個字一出馬上就能明白了。

“是。”這人自己也反應過來,小聲答應一句。

“唐老弟這是也逛一逛蘇州城?”朱恆實隨口說道。

“是,蘇州的繁華與京城大不一樣,而且還有虎丘、獅子林這些舉世聞名的地方,當年陛下也來瞧過的,剛纔去獅子林看了看,也算附庸風雅一番。”這人笑道。

可聽到這話,朱恆實卻目光一凝。他將全城大約逛了個遍,知曉那些名勝古蹟的大概位置,唐侍衛走過來的方向,可沒有獅子林。

不過朱恆實沒有多嘴問,而是繼續與他閒談蘇州的景色。姓唐的侍衛對於朱恆實提起的地方有些知曉,有些不知曉,知曉的就接口回答一句,不知曉的就“嗯”、“嗯”的應和幾聲。他並未注意到,每當他接口說話的時候,朱恆實的注意力就集中起來,似乎在認真記憶他說過的話。

第1213章 來頭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06章 婚禮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280章 心得第157章 郡主第168章 海第529章 喜脈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704章 晚會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28章 茹瑺評論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06章 婚禮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1083章 最強男人對話(一)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413章 歌謠與天上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814章 雷州第488章 貢院第1514章 議論第761章 三元宮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488章 貢院第75章 常母密談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575章 回 道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1119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沙使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148章 佛教爭端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75章 上滬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397章 青州城(一)答覆本章說第1060章 最終決戰——‘施法’第1299章 簡化字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561章 鬆綁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471章 打臉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49章 對話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589章 湘王第402章 吳橋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204章 彌勒佛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594章 風潮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1378章 禮物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849章 僞軍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892章 來到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