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勠力同心

“陛下真乃仁德之君。”張輔馬上又跪下說道,而且頗爲感動。歷朝歷代的皇帝基本上都要吹噓諸葛亮,不就是因爲諸葛亮爲蜀漢一生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大臣身體如何能活多久是不關心的。允熥竟然說出大臣不需要如同諸葛亮這般操勞以免英年早逝的話語,真的是非常關心臣子了。不僅張輔,在場的練子寧、藍珍、李景隆等人都十分感動。

不過,若是一個與允熥接觸更多、更加了解他的人肯定不會得出這個結論。允熥哪裡是關心臣子的壽命?分明是不願大臣像諸葛亮一樣大權獨攬,釀成君臣矛盾。諸葛亮確實爲蜀漢奉獻一生,但也確實大權獨攬,不論誰當君主,恐怕都不願意手底下有權力這樣大的臣子。在人死之前,誰能知道你到底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呢?如果不是蜀漢的特殊情況,恐怕劉禪成年後也會奪了諸葛亮的大權而非允許他繼續把持朝政。若是張輔學習諸葛亮,而文垚也想要爭權,對藩國可不是好事。當然這話不能直接說出口,只能隱晦的提點一句。

說過此事,允熥擡起頭看向藍珍:“藍卿,大都督府的諸般軍械可都已經預備好了?”

“啓稟陛下,足夠十萬人馬使用的軍械早已備好,數十萬斤火藥、數萬炮彈也都已齊備,可以隨時起運送到印度。”藍珍道。

“另外,這些年總裝備部又對原本火炮、火銃進行改進,射程更遠、攜帶更加方便。若陛下願意觀瞻,臣返回後就下令他們預備。”他又說道。

“觀瞻暫且不必。”允熥說道:“朕最近恐怕抽不出時間去瞧上一瞧。不過大都督府有二位愛卿掌管,朕也不需擔心。”

“既然兵馬錢糧都已齊備,也該正式出兵印度了。我大明當行堂堂正正之兵,決不能學習宵小之國。是以需當即派出使者出使孟加拉國。盧義,你去禮部找到黃愛卿,告訴他派出使者出使孟加拉,訓斥其國不義之舉,盼其能幡然悔悟。”允熥又吩咐道。

盧義答應一聲退下。張輔有些擔憂的問道:“若是其國幡然悔悟,向朝廷稱臣,那豈不是不必出兵了?”

“愛卿放心,其國十分自大,必定不會認錯稱臣的。”允熥十分堅定的說道。

聽到允熥這麼說話,張輔雖然仍有些不解,但也沒有再說什麼。允熥又道:“藍卿,李卿,要派出的幾個衛所都已經挑選完畢,即可先後將他們派去。將幾個衛所分別派到蒲藩與蘇藩的封地駐屯。”

“陛下,現下已是十一月,再有十多天就是臘月,可否等到年後再將將士們派去征戰?”藍珍道。

“不。”允熥馬上拒絕了。如果要等到過年,那之後的正月也不可能將他們派出去,這就得耽誤超過兩個月。因爲之前的事情,本就已經耽誤了至少兩三個月,他可不願意再耽誤兩個多月。

“告訴所有攻伐孟加拉的將士,臘月與正月發雙俸,年終的獎賞也雙倍發放。”允熥寧願多給錢,也不願再拖延時間。

“是,陛下。”見允熥已經決定,李景隆和藍珍馬上答應道。

這時允熥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又從椅子上站起來。藍珍等人馬上更加集中精神。按照他們總結的規律,說話說到一半允熥忽然站起來或喝茶都表示之後要說十分重要的事情,必須更加註意。

事實證明,他們總結的規律是對的。“首先要攻打之國爲孟加拉,朕打算出兵八萬,其中朝廷出兵三萬,皇長子之兵萬餘,另命蘇藩、蒲藩、洛藩、岷藩、越藩、宋藩各出兵五千,暹羅等南洋番國也要出兵,每一國不少於兩千,還要贊助大軍糧草。”

“雖然起初只出兵八萬,但朕仍會派出一總兵、五副將統兵。其中一名副將朕已經應允了張卿。張卿,朕命你爲前軍副將,統領前軍。”

“臣領旨。”張輔站起來答應道。

“另外四副將,以曹行爲中軍副將;以蘇王朱高煦爲左軍副將,蘇藩左相徐增壽佐之;以岷王爲右軍副將,岷藩左相何福佐之;以楊峰爲後軍副將。”

藍珍等人靜靜的聽着。這幾個任命沒有出乎他們的預料。首先,南洋加封的這些藩王都已經就封很久,就封最晚的蒲藩都已經足足有十年,也指揮藩國軍隊打過無數仗,再從朝中派出一個副將壓在他們頭上他們恐怕不大願意,而且一般將領也壓服不了他們。允熥的想法,大約是將南洋六個藩國的軍隊統統集中到左右兩軍,由藩王統兵,其他人沒選上副將的藩王也沒話說。但這些藩王過去打的都是小仗,而出兵印度,即使一開始打孟加拉是小仗,後來繼續進兵也至少是十萬人以上的軍隊交戰,藩王的作戰經驗恐怕不夠,所以又命左相輔佐。

其次,曹行與楊峰都是允熥親信中的親信,楊峰還是駙馬,他們之前在伊吾之戰又立下戰功,這次被提拔爲副將也是順理成章。

只不過,這樣一來,總兵的人選就變得非常狹窄了,非得資歷極深的將領才能當。又考慮到朝中老將們的年紀,以及戰功如何,總兵人選已經呼之欲出。

“藍卿,朕以你爲總兵,加平西將軍銜。”允熥說道。

“臣領旨。”藍珍站起來答應一聲。

李景隆略有些羨慕的瞧了他一眼,但也無話可說。藍珍多次帶兵出征立下戰功,出身又是根正苗紅的頂級勳貴,原本就與允熥有血緣關係(藍珍的姑母是允熥的外祖母),今年又親上加親親侄女成爲現在最得寵的妃嬪,他當不上總兵才奇怪。

‘要是當初妹妹能夠嫁給陛下做太子妃,現下我應當會比藍珍威名更盛吧。’李景隆在心裡想着。他全然不知曉允熥爲何很少任用他打仗。

“以郭鎮與張數爲副帥,分別加徵西將軍,定西將軍。”允熥說出了最後的人選。

“練卿,你來擬旨。”他又吩咐道。不過是任命幾個人選,旨意上也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也就不必叫中書舍人進來了,交給練子寧擬旨即可。

“是,陛下。”練子寧答應一聲,上前擬旨。不多時,聖旨擬好,允熥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覺得沒什麼問題,遞給小宦官:“待盧義回來後加蓋印璽下發。”

小宦官領命退下。允熥又與藍珍等人商議了一會兒,對藍珍說道:“藍卿,征伐印度之戰雖起初兵馬不多,但愛卿也萬不可懈怠,輕敵可是兵家大忌,絕對不能因孟加拉國兵少就輕視。”

“臣必定遵照陛下的吩咐。”藍珍趕忙答應。他也確實不會輕敵。這次征伐印度可是他想要獲得比徐暉祖,甚至徐達、常遇春等人更加顯赫的威名的一戰,他可不敢懈怠。尤其征伐印度又是分爲幾個階段的,如果他第一階段表現的不好,允熥可能將他替換,他就更不敢懈怠了。

允熥點點頭,又對李景隆說道:“李卿,朕之所以未派愛卿出征印度,一是因爲愛卿年紀較大已經年過五旬,朕擔心愛卿在印度有所閃失;二則是大都督府的將領也不能全都派去印度征戰,而愛卿平日裡處置大都督府的差事最爲得心應手,所以朕留愛卿在京未征伐印度,愛卿不可多想。”

“臣知曉陛下的用心。”李景隆說道。他雖然猜想的理由與允熥說的不一樣,但豈敢說出來?只能裝作相信的樣子答應。

見到李景隆躬身答應的樣子,允熥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念頭:‘李景隆是否真的不會打仗?歷史上的記載,會不會是朱棣出於某種目的命史官胡亂寫的,其實李景隆用兵打仗之才能沒有那麼差?’

不過這個念頭在允熥腦海中也只是一閃而過。不管李景隆到底會不會指揮打仗,他已經這麼認爲了十多年了,就算認爲錯了也只能將錯就錯下去。

“練卿,既然大軍即將開拔,戶部的錢糧切不可短缺了。若是戶部此時錢糧足夠,就先將錢糧撥給大都督府財政廳,省得將士開撥時還需向戶部請款。”允熥又對練子寧說道。

“臣回去後就吩咐將錢糧撥給財政廳。”練子寧答應。他纔不會在允熥這麼重視的事情上拖後腿。

允熥又對張輔吩咐幾句話,最後對他們四人說道:“此次出兵印度,事關大明百年大計,諸位愛卿定要勠力同心,各盡其能,保證此戰必勝!”

“臣等必定勠力同心。”練子寧等人答應道。

……

……

“文垚,出兵孟加拉的兵馬錢糧均已備好,爲父已經下旨京城的衛所分批前往西南洋(印度洋),分別駐紮在蘇藩與蒲藩,宣喻聖旨的使者也已經吩咐黃淮三日內派出。最遲在明年二月,攻打孟加拉國之戰就要開始。”

“既然將士們即將陸續出發,你也不能繼續在京城了,最晚臘月初一你要啓程前往南洋,也是住在蘇藩或蒲藩。”當日中午,在飯桌上允熥對文垚說道。

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番外19:奇怪的問話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646章 衛徽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185章 什麼菜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1170章 調查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185章 什麼菜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260章 鍊鐵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414章 勸降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1535章 重見陽光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37章 相模國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1178章 安排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281章 安排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307章 張無忌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1403章 偷屍體第1251章 反應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65章 充分準備第102章 考試第974章 問題第670章 攻緬——殺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251章 讀書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492章 閱卷第1249章 解釋第698章 說湘王第1470章 大吵第470章 對聯第1536章 拜訪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1266章 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