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

“哎,監視這麼多年,若他們真的不是白蓮教徒,可都白費了。”允熥又嘆了口氣,說道。就爲了監視他們,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允熥想起來都覺得心疼。

“皇兄,這也不能算作是白費。”朱有燉張嘴就要安慰他。但他說過這句話後卻不知該說什麼了。絲毫他們是白蓮教徒的證據都沒有,一個白蓮教徒都沒有抓出來,要說不是白費,理由也不好找。朱有燉想了半天,想到五年前在蘇州發現的那個白蓮教徒家族,忙說道:“不是還發現了蘇州一個定然是白蓮教徒的人家麼,可見這番作爲還是有用的。”

“在蘇州發現定然是白蓮教徒的人家與你府裡的這幾個人有何干系?”允熥哭笑不得的回答一句。可他剛要再說什麼,忽然叫道:“是了,我忘了!不僅可以讓他們回家,其實還可派他們去蘇州,與丹家的人接觸,看看丹家有何反應,看看唐景羽等人會做什麼。”

“你既然想到了蘇州姓丹的白蓮教徒,怎麼不提醒爲兄?”他又道。

‘誰能想到你竟然忘了蘇州還有一戶白蓮教徒!錦衣衛難道沒有按月向你奏報蘇州丹家的情形麼?’朱有燉在心裡吐槽。他怎麼可能想到允熥竟然忘了這件事!

“弟弟以爲皇兄別有深意,所以沒有提醒。”他吐槽過了也只能說道。

“罷了。”允熥一臉‘寬大爲懷不追究你的責任’的表情,說道:“從前沒想起來也沒什麼,反正命令還沒下,現在糾正也不遲。不過,有什麼合適之理由派他們去蘇州?”

不管走哪條路線,從京城到山東也不經過蘇州。貿然派他們去,假定唐景羽等人是白蓮教徒的前提下,說不定就會警惕起來。

“以酬謝他們這些年護衛弟弟的功勞爲由,允許他們去上海市舶司轉一轉,途徑蘇州?”朱有燉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不妥。上海市舶司也就是來自番國長相與大明百姓差別較大的商人多些,上海有的貨物京城都有,京城有的貨物上海未必有。這個理由有些牽強。而且你之前從未這樣酬謝侍衛,他們定然會懷疑。”允熥搖搖頭。

“派弟弟去蘇州公幹,帶上他們?”朱有燉又道。

“不妥。爲兄繼位這些年,只有涉及到藩國之事纔會派出藩王外出公幹,蘇州附近也沒有藩王。”

“可以去南洋麼!之前二十二叔就曾巡撫南洋,皇兄也可以派弟弟巡撫南洋。”朱有燉又道。但他說完就覺得自己提出這個建議不妥當。現在南洋也沒什麼事情,不需要派人巡撫,貿然派自己出巡會讓南洋的諸位藩王心裡嘀咕的。而且派人巡撫一次南洋花費不小,允熥未必願意花這錢。

“弟弟只是隨口一說,皇兄不必當真。”他趕忙又道。

可他沒想到的是,允熥的臉上露出欣喜的神情,笑道:“這提議不錯。”

“皇兄?”朱有燉用帶有疑惑的語氣叫道。

“正好年後爲兄有事吩咐南洋的諸位藩王,派你去也可。”允熥解釋了一句。

“皇兄,弟弟冒昧的問一句:有何事要派弟弟去南洋?”朱有燉不由得問道。如果是好事他當然願意去,但如果是壞事,他就不願意去了。

“你放心,是好事。”允熥先說了一句話安他的心,又想到什麼,說道:“有燉,不僅對南洋諸藩是好事,對你也是好事。”

“對我也是好事?”朱有燉一怔,問道:“皇兄,何事與弟弟有關?”

可允熥卻只是笑笑,沒有答話,又吩咐道:“你在京裡過一個安生年。年後大約出了正月,爲兄就要派你去一趟南洋。你或許要在南洋待很久,儘可以帶着妻妾一同去。”

“是,皇兄。”朱有燉雖然心中疑惑不解,但仍答應道。

說過這件事,允熥就沒什麼正事要與他說了。他們又閒聊一陣,允熥中午又蹭了一頓飯,吃飽喝足後離開周王府。在離開前,他又特意附在朱有燉耳邊說了幾句話,一直到他的表情變得高興起來。

第二日上午下了朝允熥接見張無忌,談論這次派他去廣東公幹之事。允熥與他說話時沒有允許任何下人在屋內服侍,也因此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談了什麼。說實話,當初允熥派張無忌去廣東到底要做什麼大家都不太清楚。

大家不由得聯想到:陛下繼位後進行過很多改革,但自從建業九年至今還沒有動作,莫非是又打算對哪個衙門開刀了?想到這裡,不少大臣的心提了起來。

這導致大家即使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放假不用去衙門上值,心也仍不能完全放鬆下來,閒着沒事就琢磨自己的衙門有沒有可能被動刀。

允熥當然不在意大臣們都在想什麼,他也沒心思關心。雖然他不必上朝、不用處置朝政了,但也經常琢磨事情,即使與孩子們一起玩的時候也琢磨,引得敏兒很不滿意,允熥反應過來後連連出言安慰她,才讓她息怒。

在這種情形下,時間很快就到了正月初一。

……

……

“官家,該起來了。”盧義小聲叫道。

“嗯,讓我再睡一會兒。”允熥無意識的答應。

“官家,時候已經不早了。再晚,就錯過了接見番國使者的時辰了。”盧義又叫道。

“嗯?”允熥睜開眼睛,但雙眼仍然有些迷離,問道:“什麼時辰了?”

“官家,已經是辰時中了。番國使者都已經入宮了。”

“已經這個時辰了。”允熥從牀上坐起來,揉揉腦袋,嘴裡還說道:“昨晚一不小心黃酒喝得多了些。黃酒雖然比燒酒不易醉,但萬一喝多了後勁也大。”

“快把醒酒湯端過來。”盧義趕忙吩咐小宦官。

“不必了。等朕用早膳的時候再喝。爲朕穿衣服。”允熥搖搖腦袋,又用冷水擦了把臉,下牀說道。

宦官與宮女趕忙魚貫而入,爲允熥穿戴。很快讓他穿戴整齊。允熥自己又對着鏡子看了看,覺得沒什麼問題,提步走出寢殿。

“夫君。你總算醒了。妾還想着若是盧義也叫你不醒,就和妹妹一起叫你起來呢。”他纔出門就碰到熙瑤、熙怡姐妹,聽熙瑤說道。

“大家都起來了?”允熥問。這次過年與建業八年底的除夕一樣,他將所有孩子和有份位的後宮妃嬪都叫到乾清宮一起過年。晚上衆人也都歇息在乾清宮。

“都起來了,就連才三歲的文垡都起來了,就等夫君你了。”熙怡抿嘴笑道。

“那就去用早膳。”允熥沒有絲毫難爲情的意思,十分鎮定的吩咐道。

吃過早膳,允熥就要去接見番國使者。‘最後一個安排卡斯蒂利亞的使者,與吉哈諾要商量的事情太多,而且……’允熥正想着,忽然聽身旁傳來聲音:“夫君。”

“抱琴,有何事?若是不太要緊,等下午爲夫接見過番國使者後再說。”允熥道。

“夫君,是爲垚兒選王妃之事,妾斗膽,想求夫君召備選之人入宮,妾想親自瞧一瞧。”抱琴說道。

“過幾日,爲夫讓皇后找個理由宣她們入宮,提前告訴你讓你去坤寧宮。”允熥說道。

“多謝夫君。”抱琴趕忙道謝。她孃家的地位和允熥圈定的這幾家相差太遠,根本沒法讓母親或嫂子去相看,只能自己出手了。同時她心裡也感覺非常高興。‘我的兒子就要訂婚,明年就能成婚了。我總算能抱上孫子了。皇后,你雖然地位比我高,但我卻比你早抱上孫子,也算勝了一局。’

允熥見到她的表情,想了想又道:“文垚定下來後,成婚會很快,今年內就要成婚,你可早做準備。”

“這麼着急?夫君,這是要做什麼?”抱琴驚訝的問。

“夫君也想早見到孫子或孫女。”允熥笑着說道,將真正的原因隱藏下來。

“妾與夫君想到一起去了。”抱琴不疑有他,馬上笑道:“妾也想早抱孫子呢。”

“可不能只盼着抱孫子,萬一頭胎生個女兒呢。你可不要重男輕女。就算是孫女也要一樣疼愛。”允熥道。

“知道了,妾一定對孫子孫女一視同仁。”抱琴趕忙說道。

“這纔好。”允熥笑道。他們又寒暄幾句,抱琴帶着自己的孩子返回承乾宮,允熥去接見番國使者。

頭一個覲見的當然是朝鮮國使者。朝鮮是大明第一外番,地位最高,理所當然排在第一位。允熥與使者先按照儀式對答一番,允熥問道:“汝國國君可好,世子朱褆可好?”

“啓稟陛下,我朝鮮國國君身體康健,有勞陛下掛念;世子殿下亦十分健康。”使者回答。

“朱褆可有了孩子?”允熥又問。

“啓稟殿下,我國世子尚未有孩子。”

“朕記得他成婚已經四年了,也該有孩子了。”

“是,陛下。”聽允熥提起這點,使者臉上也不由得露出憂愁之色。他姓金,是被加封爲淑嬪的朱褆正妻的同族,淑嬪這四年一直沒懷孕,他們整個光山金氏都很着急,生怕哪一日朱芳遠以此爲由廢了淑嬪的正妻之位。

“朱褆畢竟還年輕,倒也不必着急。“允熥反而安慰道。

“多謝陛下關懷,臣代世子殿下感謝陛下。”使者又躬身答禮。他聽了允熥的話當然高興,他隨即又想到:‘侄女的淑嬪之位也是經陛下冊封的,國君也不敢擅自廢除她的位置,即使有廢除之心也要奏請陛下准許。只要陛下不準,國君也無可奈何。不如多討好皇帝陛下。’可他暫時沒想到如何討好允熥,只能態度上更恭敬些。

“金卿,那個很喜歡讀書的王子,現在是否已經成婚了?”允熥忽然又問道。

“陛下指的可是我國國君第三子,嫡三子忠寧大君朱裪?忠寧大君也已於去歲正式成婚,君夫人沈氏。因並非是世子成婚,所以未向陛下請旨。”使者對允熥忽然問起朱裪很不解,但仍馬上回答。

“朕記得他出生於洪武三十年,比朕的太子還大一歲,當初朱褆出使京城的時候,朕聽他說起過朱裪很喜歡讀書,手不釋卷能通宵達旦,就記住了;剛纔忽然想起來,就問一問。他現在仍舊和小時候一樣喜歡讀書麼?”

“陛下,忠寧大君仍然與從前一樣喜歡讀書,不過成婚後需單獨出宮居住,忠寧大君需忙的事情比從前多了,能抽出來讀書的時候少了。但一有空閒時間就會讀書。”使者道。

“好,長大後仍然喜歡讀書真是好事。”允熥笑道:“朕的太子也喜歡讀書,應該讓他來京城,與朕的太子比一比誰讀書更多。橫豎上下只差了一歲。”

“這個,”使者遲疑了一下,說道:“陛下,最近多半不成。若是陛下想要宣召他入京覲見,還請在三月份之後。”

“怎麼了,最近有什麼事情?莫非是遺德要派他去長白山清剿女真人?”

“陛下,忠寧君夫人去年成婚後不久懷孕,據太醫診斷在三月份生育,忠寧大君關心君夫人,應當想在君夫人生育時在漢城。還請陛下勿怪。”

“他的夫人要生育了?這是好事。朕豈會怪罪?既然如此,若朕想要宣他來京,就等三月份之後。”允熥笑道。

“多謝陛下。”使者躬身行禮。

之後日本、暹羅等國使者依次拜見。最近願意派出使者來大明朝見的番國越來越多了。這一是允熥之前幾次出兵的後果,二則是番國的商人發現,當他們與使者一同來到大明時,可以將部分商品假做貢品逃避關稅。逃避的關稅遠比他們捎帶使者花的錢要少,當然願意自己祖國派使者出使大明瞭。若不是大明限制了番國使者朝見的次數,估計他每年可以見到上千個番國使者。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時候已經快到午時,允熥終於接見過絕大多數番國的使者。他擦了擦汗,站起來活動一會兒,又喝了杯茶,對禮部官員說道:“宣遙遠的西方國家卡斯蒂利亞的使者,以及同樣從遙遠西方前來的、第一次對大明朝貢的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三國的使者覲見!”

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827章 戰安南——反應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404章 目眥盡裂發盡上指冠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499章 兵藩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478章 勠力同心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68章 四名太監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43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西南之人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980章 唱戲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25章 立儲之兆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06章 婚禮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421章 浮現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951章 任官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365章 對陣第495章 殿試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971章 年輕人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195章 新位置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240章 真正的學校——繼續解惑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110章 伊吾慶功宴——被動與主動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533章 府試第204章 彌勒佛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993章 樣子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