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

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的話還沒說完,吉哈諾就不厚道的笑了。他不用聽就能猜到,允熥肯定不會答應這些要求。

他經過多年對大明的研究(其實主要是通過閱讀克拉維約的日記),對於大明的瞭解程度自認爲已經很高了。大明認爲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漢人是全天下最文明的人,所有的其他國家都應當向大明臣服,所有的其他國家的人都是蠻夷;對於大明與其他國家的外交,也制定了嚴格的禮儀。

大明現任皇帝是一個眼界開闊、對不同文明擁有好奇心的人,或許並不認爲所有其他國家的人都是蠻夷,也並不強求所有打交道的國家都必須對大明臣服,更不太遵守,至少是在與歐洲國家進行外交的時候不太遵守外交禮儀。但他仍有自己的堅持,那就是其他國家的使者在與他交流時,必須默認本國的地位比大明要低,擁有對大明的敬意。在同允熥交談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像其他東方國家的使者那樣謙恭,但也表現出了對大明的尊敬。

平心而論,允熥的想法一點兒也不過分。大明此時是全世界實力最強的國家,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陸軍,統治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財富,其他國家的使者對大明懷有敬意,對大明的皇帝十分恭敬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可威尼斯這個商人國家的使者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或許因爲第一次與大明直接打交道,也或許因爲他們就在羅馬教廷的眼皮子地下但教廷也拿他們沒辦法,同時也或許是因爲商人的作風,沒有在話語中表現出對大明的尊敬。這樣一來,大明皇帝肯定不會高興。他不高興,答應這些要求的可能就低了一分。

當然,吉哈諾做出允熥不會答應這些要求最主要的依據,是此時歐洲與大明在貿易中的地位。經過五年的貿易,所有人都已經很明顯的看出:大明處於出超,或者換個說法處於貿易順差,而歐洲處於貿易逆差。歐洲需求的三大產品,絲綢、瓷器和香料,其中絲綢和瓷器都只有大明出產,香料也處於大明的控制範圍內,雖然也可以通過大食商人購買,但價錢不會比大明商人更便宜,意義不大。這導致歐洲每年要從大明進口大量貨物。

可大明對於歐洲貨物的需求卻很小。歐洲產的大宗商品在大明沒什麼銷路,只有少數奢侈品和工藝品能夠賣到大明,但獲得的利潤完全不足以彌補因爲購買大明商品所花掉的錢。而且,對歐洲人來說大明商品幾乎是‘剛需’,對大明來說歐洲商品卻只是點綴。這代表着大明的貿易順差是不可逆轉的。

在貿易中,尤其是貿易逆差方無法用軍事手段威脅貿易順差方的情況下,豈有貿易順差方答應貿易逆差方要求的可能?

果然,聽了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的話後,允熥的臉色變得不太好看,用英語說道:“威尼斯國的使者,你說的前兩條要求,朕不會答應。至於在塔什干城設立大使館之事,秦藩雖是大明的藩屬國,就如同歐洲的國家冊封的公爵領地一般,但也可以在不違背朝廷旨意的情況下單獨開展外交,你應當去秦藩提出這個請求。”

“而且,朕要提醒你,那座城池不叫塔什干,那是過去帖木兒統治時的名字。它現在的名字是豐鎬。你切不可說錯了。”

“可是,陛下,我在前來大明的都城的路上,途徑塔,豐鎬時,曾經拜訪過秦藩君主,他說需得到陛下的准許。所以我纔來向陛下請求這件事。而且我提出的前兩條請求,還請陛下再考慮一下。”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又道。

“朕不會再考慮。而且,你對朕殊爲無禮,來人將他送出宮去!”允熥改回漢話,吩咐道。

克拉維約忙將這句話翻譯成意大利語。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吃了一驚,似乎才明白大明與他之前出使過的那些國家不一樣,想要再說什麼,但這時兩個理番院的官員已經走過來擋在他面前,用生硬的卡斯蒂利亞語請他出去。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雖然能夠三下撂倒這兩個人,但只能無奈的一笑,轉身離開。

尼科洛?多利亞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他不太明白大明的皇帝爲什麼剛纔還在很和氣的與吉哈諾和迭戈?美第奇說話,怎麼忽然變了臉色,幾句話就將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驅逐出去;但他想明白了大明皇帝這樣做的底氣,瞬間變成了這樣。

他不能不害怕。熱那亞共和國此時已經變成他們多利亞家族獨裁,不用擔心其他議會議員的詰問;但家族內部鬥爭反而更加激烈。尼科洛?多利亞如果不能在大明取得成果,回去後的待遇會直線下降的。

“尊敬的皇帝陛下,剛纔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所說的請求,除了最後一點在豐鎬城設立大使館外,另外兩點都不是我們熱那亞共和國的意見,是他私自將熱那亞共和國的添上去的,與我無關。剛纔如果不是擔心在陛下面前失禮,我一定會立刻指出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的錯誤。”說這話的時候,尼科洛?多利亞不僅態度很恭敬,而且使用了允熥能聽懂的英語。

“那麼你們熱那亞共和國有何請求?除在豐鎬設立大使館外?”允熥冷笑一聲,問道。

“我們熱那亞共和國也希望與大明商定一個標準匯率,作爲同大明商人做生意時的標準。同時,希望大明政府能夠更加保護我國商人的合法權利。中亞地區的大明地方政府與秦藩國政府都是很公正的政府,但由於大明商人處於本土的優勢,在貿易中經常有欺騙我國商人的行爲,希望大明政府能對此進一步管束。”尼科洛?多利亞說道。

“可。可以制定標準匯率,朕也會下旨着西北的官府與秦藩管束不良商人。”允熥答應道。

“還有,我們熱那亞共和國還希望,大明能擴大進口的商品種類。比如奴隸。我知道大明也是使用奴隸的,但卻拒絕進口來自歐洲的奴隸,希望陛下您能放開此項貿易。”尼科洛?多利亞又說道。

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637章 相模國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515章 管稅第394章 燕軍第1216章 家話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103章 應酬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29章 子澄入彀第248章 龍潭第980章 唱戲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第1258章 婚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377章 妹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78章 有人出城第1178章 安排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795章 諸事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186章 故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560章 杭州事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977章 兩地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596章 瞭解第421章 浮現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330章 南洋風雨——啓程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479章 科舉(完)第1427章 長大第1514章 議論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1673章 三日後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980章 唱戲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82章 抓海盜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103章 應酬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646章 衛徽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29章 過山東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288章 追捕第916章 暫且不說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90章 除夕宴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與山海關往事第993章 樣子第552章 人選和人員到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