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

之後幾日,朝中都沒什麼事情。雖然因爲李案被處置的官員不多,但周禮派影響大減,連帶着使許多官員都心中惴惴,也沒心思搞什麼事情。在這種情形下,工部一個微不足道的員外郎所上的,認爲應當允許驛站民用,洋洋灑灑寫了很多東西奏摺在朝中也沒激起什麼波瀾,只有少數幾個官員表達了反對意見,可允熥批准後也就沒人爲這件小事說話了。

也就在這種死水微瀾的情形中,允熥再次召見卡斯蒂利亞國的使者的消息也沒有引起衆人的注意。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來自遙遠西方的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使者阿隆索·德·吉哈諾代替我國國王向您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吉哈諾見到允熥後先是說了這句話,隨後略微猶豫了一下,單膝跪地對允熥行禮。

“免禮平身。”吉哈諾是用蒙古話說的這句問候語,允熥不用翻譯也能聽明白,微微一曬,說道。

充作翻譯的克拉維約忙對吉哈諾翻譯了這幾個字,他又用蒙古話道了一聲謝,才站起來。

“朕聽說,前幾日有你們卡斯蒂利亞國的消息從西北傳回來?”允熥也不廢話,直接說正事。

“大明皇帝陛下,確實有消息從中亞地區傳到了大明的京城。這個消息是說,黑海-裡海貿易公司的董事會得到我傳過去的信息後,經過董事會討論,決定暫緩伏爾加河-頓河運河的修建,先建造一條軌道。”

“我不得不感謝陛下您的慷慨。正是您慷慨的允許了我使用大明國內僅僅允許政府使用的通訊工具,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那個信息送到貿易公司手中。”吉哈諾又道。

“這也沒什麼。”允熥淡淡的說道:“開通貿易,對大明與卡斯蒂利亞國都有好處,朕自然也知曉。”

“很高興你能這麼想。”聽了克拉維約的翻譯,吉哈諾小聲嘀咕一句。他已經被克拉維約灌輸了許多東方國家的統治者不太喜歡商業的知識,聽到允熥這麼說,覺得很意外,不由得小聲嘀咕。

“你們卡斯蒂利亞國的商人,若是願意再走的遠些,可以允許他們來到伊吾,但再遠的地方,不得到允許不能去。當然,從海上來到寶安市舶司和上海市舶司不在其列。”

“不過,在大明做生意與在他處做生意不同。朕知曉,敢千里迢迢甚至萬里迢迢離開家鄉做生意之人,都不會是什麼本分人,殺人越貨也是常事。不在大明境內,他們怎麼做朕不會管,但在大明境內,若是這些商人不安分守己,持兵刃行兇,大明的地方官府絕不會坐視不理。”允熥說道。這個年代出遠門做生意的,不論在陸地上還是海上,都擁有不弱的武力,成員也往往比較兇悍,一言不合拔刀砍人並不是故事。東方和天方的商人大多知道中原的政府管得比較寬,又被大明水師狠打一頓後,沒敢在市舶司鬧事;歐洲的商人估計不知道,他先把話說在前頭,到時候下手就不是不教而誅了。

“陛下,如果有人不遵守大明的法律,大明政府可以按照法律對他們進行處置;如果有人拘捕,被打死也理所應當。”吉哈諾絲毫沒有不高興的神色。實際上,吉哈諾反而對允熥的決定非常贊同。黑海-裡海貿易公司的許多員工都來自威尼斯和熱那亞,而這兩個地方已經形成了極爲成熟的商業體系,員工的分工十分明確,而且絲毫不敢不聽公司的話,不會在大明境內做不理智的事情;反而那些不在公司內的私人商隊,沒有這麼成熟,領頭之人對屬下的約束力也不強,容易觸犯大明的忌諱。這些人如果都因爲觸犯大明的忌諱被砍了腦袋掛在木杆上,所有的生意都被貿易公司壟斷,吉哈諾做夢都會笑醒的。

允熥又說了幾句,然後說道:“朕今日叫你前來,還有一事。”

“請皇帝陛下吩咐。”

“你所在的那個商業組織,朕不管它是company(公司),還是corporation (企業,法人),亦或是其他什麼,可以來到大明開放的市舶司做生意,但每次來到大明的市舶司,都必須攜帶至少六百本你們歐洲的書籍。什麼書籍不論,但一定要是你們歐洲的書籍,不能重複,文字一定要是卡斯蒂利亞文或意大利文。當地的市舶司會按照公允價格收購。如果沒有,朕不會允許在市舶司做生意。”允熥說起了今日召見他最主要的目的。

實際上,由於此時在大明的語言中沒有能夠確切對應貿易公司的詞彙,克拉維約對於如何翻譯這個詞費勁了腦筋,甚至想過乾脆囑咐吉哈諾不要在同允熥的話中提起這個詞,只把自己當做卡斯蒂利亞國的代表。

可吉哈諾不同意。爲國家謀取利益很重要,但爲自己謀取利益更加重要,他還想談判,讓大明的市舶司給與黑海-裡海貿易公司優惠條件呢,即使知道這樣的話題不會與皇帝陛下談,但讓皇帝陛下有個印象,以後接到市舶司的彙報不至於滿頭霧水。克拉維約當然知道他的想法不靠譜,完全是不瞭解大明國情做出的判斷,可也無法勸說他放棄自己的想法,不得不用很複雜的詞彙來翻譯這個詞。

所以允熥其實並不清楚吉哈諾說的‘黑海-裡海貿易公司’是什麼,但結合上下文覺得是一個商業機構,乾脆用英語這樣說。

“六百本歐洲的書籍?”吉哈諾對這個條件難以理解,而且他還有一個疑惑:“陛下,歐洲的書籍只有這麼多,每次六百本,早晚會沒有新的書籍能夠賣給大明的市舶司。”

“這你放心,朕也大略知曉歐洲有多少書,等這些書籍都來到大明後,朕自然會取消這個條件。還有一點,越是觀點怪異、甚至被視作褻瀆神靈的書越好,朕喜歡。”允熥道。

“是,陛下,我會傳信告訴公司的董事。董事們也一定會答應這個條件。”雖然這個條件很怪異,但也不是什麼難以達到的條件,吉哈諾馬上答應。

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625章 體育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216章 家話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010章 焦急第600章 三家第1251章 反應第1211章 再等等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34章 北平城150章 挖坑第120章 拿人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與山海關往事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561章 鬆綁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544章 聽到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感謝和求訂閱第11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語言與國家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261章 監局只見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596章 瞭解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1217章 接媳婦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675章 出診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11章 北撤第330章 科舉新制度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95章 新位置第372章 燕周浙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60章……陰謀——行動和解說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556章 獻女第1427章 長大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168章 海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1240章 真正的學校——繼續解惑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514章 議論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1264章 驚險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686章 總督府第1407章 接見——伯魯入職格致監第217章 爲何讀書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973章 訓話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