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

(贈送書友六百字)

“阿欠!”一名身穿正四品官服的官員打着哈欠,從衙門後院慢慢的走到前院。這官員身材矮胖,臉上的肥肉層巒疊嶂似乎要垂下來,又挺着個大肚子好似懷孕三四個月的孕婦一般。只有雖然因爲宿醉未醒通紅,但仍閃爍着精明的雙眼顯出這是一位官位不低的官員。

“大人福泰安康。”他才從後院走出來,一個穿一身從九品官服之人就湊上來,對他行禮恭賀道。

“李隊正,你這麼早就來了衙門?”四品的官員還了一禮,笑着問道。

“在大人面前,怎麼敢被叫做隊正?小的不過是個芝麻綠豆的小官,請大人叫小的的名字。”這從九品官員急忙說道。

四品官員聽他說的不倫不類,但滿滿都是對自己的巴結之意,笑道:“也好,你又沒有字,叫名字顯得親近些。那本官就不客氣了。”

“對小的,大人還客氣什麼。”那從九品官員又道。

這個正四品的官員,就是蘇州知府趙巖;另外那個從九品的官員,是蘇州府中城警察分署的一名隊正,名叫李九成。

此時已經是正月十九日,年後開衙的第二日。不過雖說已經開衙辦公,但大家仍然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沒幾個人認真幹活,大多早上起得比平日晚很多,中午過了午時基本就散衙了,晚上和過年時候一樣各種嬉笑玩樂。趙巖昨晚上就與幾個老家來的親戚打了半宿的馬吊牌,過了子時才睡下,起得就晚了些。

他一邊與李九成說話,一邊向前衙走去,不多時走到大堂,坐在座位上。他下意識的拿起了驚堂木,楞了一下才又將驚堂木放下,對李九成笑道:“都有幾年了,還是覺得逢三、六、九日爲放告日,應當問案。總是忘了問案之權已經交給了府司馬,非得是府司馬難以決斷的案子纔會與正堂官商議。”

其實趙巖這話說的並不合適。按照允熥制定的章程,掌管刑名的司馬實際上已經獨立開衙,也算是正堂官;若是掌管刑名的司馬在此,多半會用開玩笑的口吻糾正幾句,不過李九成可沒這個膽子,更覺得司馬是不是正堂官與他沒什麼關係,忙說道:“朝廷的意思,也是覺得正堂官事務繁雜,讓各府、各州的司馬幫着分擔些差事,也是好意。知府大人您說起從前做知州的時候,不也是朝廷命司馬掌管刑名後,差事輕了許多,能效仿先賢遊覽山水?”

“話不是這麼說的。”趙巖說了一句。差事給出去了,確實輕鬆許多,但手頭沒了這個權力,感覺自己在一府內不是言出法隨、大權獨攬了。尤其若是掌管刑名的司馬若是與自己不對付,很多事情都不好乾。不過好在,蘇州的這個司馬大約是也覬覦李家的產業,很配合自己,不然想要逼得李家不得不投獻產業可不容易。

想起李家的產業,趙巖頓覺心裡暖烘烘的。李家的買賣,這是多大一份產業,即使大部分都要分給朝中的大佬,他能得的也是好大一份。‘等到了手,先將庫存的貨物半價賣一部分出去,用得來的錢去朝中活動,爭取再連任三年。不過想要做滿三任九年不太可能,蘇州這麼好的地方,除非是極爲特殊的情形,不然不會讓一個官員做滿三任,能再坐一任就夠了。’

‘等下個任期結束了,就將產業再賣給當地的商人,反正我不在蘇州爲官,產業也必定留不住,不如早早的賣了。即使只是我分得的這些,估計也得有上十萬貫錢,有了這些錢,哪怕不做官了回老家也夠用了。’

‘等錢到手了,先將族中的祠堂重修一遍,再將老宅子重修一遍,再出錢爲族中修一個不甚華麗但結實耐用的學堂,請有名的教書先生來教導族中子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啊。’

他在腦海中想着,但嘴上卻說道:“不過你說的也對,差事輕了,就能效仿先賢遊覽山水了。蘇州這麼多風景名勝,歷代先賢所曾遊覽之地,若是爲官一任卻沒瞧過,豈不可惜?”

“不過掌管刑名的江司馬估計就沒有時間遊覽名勝了。哈哈。”他又笑道。

“知府大人,聽說朝廷上又要改刑名的規矩了。”聽趙巖提到掌管刑名的司馬估計沒有時間遊覽名勝,李九成忽然想到一事,說道:“據說抓人逮人仍然是由警察來做,但問案的權力要收回去,設巡按這個什麼差遣,用都察院或者刑部,也可能是大理寺的官兒來充當,每個巡按管幾個州府,在各個州府之前巡來巡去問案。”

“什麼巡來巡去的,說話這麼粗鄙。”趙巖笑罵一句。不過在他看來李九成本來就出身不高,原本是胥吏,被提拔爲從九品官員,說話粗鄙正常,這麼罵了一句又道:“這也不錯,所有問案的差事都歸了巡按,巡按又不是本地官,倒是更能防止徇私舞弊之事。只不過,司馬的權力又小了,哈哈。”

司馬是李九成這個隊正的上司,他可不敢隨意點評上司,只能打個哈哈。

他們又說了幾句話,府同知與其它屬官陸續前來,拜見趙巖,趙巖都打個招呼,站起來寒暄幾句,說幾句吉祥話,開幾個玩笑,一上午很快就過去了。

下午趙巖歇過中覺,按時起來,穿戴整齊出了府衙,來到蘇州一間較爲平常的酒樓內,要了一個隔間,坐下喝茶,好像是在等什麼人一般。

過不多時,李九成推門而入,趙巖見到只有他楞了一下,略有些失望,問道:“怎麼,只有你一個人?”

“大人,李家家主李泰元還有些東西要準備,過一會兒纔來,不過肯定在約定時間之前到來。”李九成解釋道。

“又不是今日就讓他籤文書,準備什麼東西。”趙巖不滿的說了一句。

原來他今日在這裡,是在等着李泰元。就在前日,李泰元忽然派人傳話,說自己願意將產業送給他們。趙巖喜出望外,約他今日在這裡相聚,先商量一下如何轉讓產業,同時他自己也要再從李泰元身上敲出一筆現錢來。因爲趙巖是頭一次做這樣的事情,下意識就來的早了些,比約定的時間早來了兩刻鐘。

趙巖雖然對李泰元竟然還要自己在這裡等着有些不滿,但也不能派人去李家大院將他揪出來,只能繼續等着,有一搭沒一搭的與李九成聊天。

“對了,李九成,我聽說前幾日年前的時候城中的惡霸少了好幾個?怎麼回事?”趙巖忽然想到一事,問道。

聽到這話,李九成楞了一下,隨即若無其事的說道:“哎,他們是去外地玩了。他們這次得了這麼一大筆錢,說要去京城見見世面,求着小人開了路引讓他們去京城了。”

“這幫人,還要去見世面。”趙巖對這些惡霸是很看不上的,雖然不得不用他們,但仍非常看不上;他對李九成做的事情也不太滿意。“大過年的去京城,若是犯下事情,一查戶籍是蘇州,豈不是我的罪過?你記住,以後不能再給他們開路引。”

“是,是,小的記住了。”李九成忙答應。

趙巖正要再說什麼,忽然從外面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準是李泰元來了,李九成,你去開門。”趙巖聽到敲門聲,就忙說道。

李九成答應一聲,就去開門。可等門一打開,幾個勁裝大漢衝進來,一把抓住李九成與趙巖,將他們按在地上。

“你們這是做什麼!本官可是蘇州知府!如此對待官員不怕朝廷的律令嗎!”趙巖馬上叫道。

“知道你是蘇州知府。”其中一個大漢說道:“今天抓的,就是你蘇州知府!”

“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是錦衣衛,特來抓你,查侵吞李家產業案!”

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406章 接見——歐洲的書籍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1151章 會見前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383章 事情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1017章 帖木兒的演講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160章 祖陵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62章 二十八日第851章 忘了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1225章 查處完畢第251章 讀書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81章 下基層下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278章 相第179章 準備,出發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1383章 事情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711章 要求第145章 卡廷——截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153章 慶功第1692章 尷尬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414章 李家慶賀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489章 胥史第687章 白帳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036章 決心第1216章 家話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428章 下線遁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