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

殿內其餘衆人也紛紛加入辯論,頓時,莊嚴的奉天殿好像忽然變成了辯論場一般。

允熥高坐在殿上,旁聽着百官的辯論。他聽了好一會兒,在李士魯說了一句話,陳瑛正要出言反駁前忽然插口道:“李愛卿。”

“臣在。”李士魯答應一聲。

“愛卿適才說,格致監諸位只不過是方士之流,是也不是?”

“這,臣失言。”李士魯略微琢磨了一下,躬身說道。隨着辯論越來越激烈,允熥又沒有出言,參與辯論的百官說話越來越大膽,適才李士魯就不小心說了這話,而這句話,他本來是不想說的。雖然李士魯心裡確實這麼認爲,但他,以及與他關係好、志趣相投的方孝孺、盧原質、鄭公智等人都知道陛下的心思,知道陛下很看重這些人。他們雖然都是十分正直的大臣,不憚於忤逆龍顏,也曾爲此進諫,但當庭死諫、言辭激烈到極致也不是他們這些崇尚周禮之人認爲的直臣應當做的事情,所以不想在允熥面前說這句話。但李士魯適才不小心說了出來,就只能請罪。

“所謂失言,大多是心中真心所想,但不願說。也就是說,愛卿心中確實是這樣想的。”允熥面無表情的說道。

“臣所受之周禮,向來排斥格致監諸位同僚所研究之事。”李士魯不能說假話,但也不想言辭太過激烈,這樣說道。

“原來如此。”允熥說了這句,沒有再同他說話,而是轉過頭問陳瑛:“愛卿適才向如何反駁李愛卿?”

“陛下,臣原本想說:‘格致監諸位同僚所研究之事豈能與方士等同?方士講求長生,得道成仙,又裝神弄鬼,假做煉丹能成仙欺騙他人;格致監諸位同僚可曾說過所研究之事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可曾爲陛下煉製丹藥?可曾欺騙他人?’”

聽過陳瑛的話,允熥又轉過頭看向李士魯。李士魯忙說道:“陛下,臣絕非此意。臣將格致監的諸位同僚比作方士,是因爲他們所研究之事於國用處不大,與方士類似,而非說他們就是方士。”

“如何於國無益?”練子寧的侄子練大亨說道:“譬如曹監副所研究之事,可用於編纂曆法,指導百姓耕種不違農時,豈能說於國無益?”

聽到這話,李士魯嘆了口氣。貌似他們辯論就是從這一點開始的,轉了一圈又回到這一點了。‘這樣繼續辯論下去根本無用,就算從早上辯論到晚上,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在心中想着。他們周禮派比起三年多以前已經被打倒的理學派,更加崇尚實幹,對於這樣毫無用處的辯論也不喜歡。

‘陛下到底是什麼打算,爲何縱容我們在奉天殿辯論?’李士魯又微微側頭,看了一眼高坐在殿上的允熥。

他正想着,忽然從身後傳來聲音:“縱使於國有益,又豈能與百官相提並論?”

李士魯回頭看去,就見到方法(人名)上前幾步,走到自己身旁,繼續說道:“諸文官,上佐陛下下撫黎民;諸武將,爲陛下平定叛亂,抵禦外敵,於朝廷皆用處極大;反觀格致監的諸位同僚等雜官,於國不過小修小補,豈能等同?”

“何況《論語?里仁》有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諸雜官之所以入朝,是爲了朝廷的官俸與各項雜費,爲了利益,而非爲了大明天下,按照《論語》中的話乃是小人,而文武百官乃是出於道義輔佐陛下,乃是君子,豈能同列?”

“哦,在方給事中看來,雜官入朝爲官,收取官俸與各項雜費,就是爲了利益,諸位文武百官就是爲了道義?難道方給事中就不要俸祿不成?”陳瑛道。

“若有國難,臣隨時可以不領俸祿;但即使是文武百官,也需養家餬口,若是沒有俸祿,如何養家餬口?所以平日裡臣等領取俸祿乃是正理。”方法道。

“那方給事中憑何說格致監的諸位同僚的諸位同僚就是爲了利益?”

“因爲他們有朝廷開支的逐項經費。”方法轉過頭對允熥說道:“陛下,臣爲戶科給事中,見到格致監人員不多,官員之品級更是比六部等衙門要低,但每年申領的開銷極大。格致監的研究,不過是用筆寫寫算算,或是日夜觀看星象罷了,能花多少錢財?”

“但臣與樓都給事中說起此事,樓都給事中說,格致監的開銷是陛下與格致監監正、戶部尚書等官員覈定,只要不超過這個數額就可報帳。”

“陛下,臣以爲,此事萬萬不成!格致監的諸位同僚人如此少,開支如此大,必定有貪墨。臣請求陛下削減格致監的開銷。”

允熥還是沒有說話,陳瑛又道:“說來說去,你不過是憑空猜測,毫無實據,就污衊格致監的諸位同僚爲小人。在你看來,工商更是小人所做之事,朝廷應當抑制了?”

“陳御史所說不錯。”方法坦然接受了。“工商之事,不可不有,但萬萬不可放任。昔日孔聖人座下弟子中也有商人子貢,但孔聖人對子貢從事工商一向不以爲然,譬如《論語?先進》載孔聖人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其中褒揚顏回,對子貢略有些貶低。可見在孔聖人看來,工商不能少,但也不能放任。”

“而且,……”方法長篇大論的說起來。他卻不知,在他身後,幾雙眼睛帶着憂愁之色看着他,尤其是站在他身旁的李士魯,以及他的座師方孝孺。

其實在方法將格致監的官員貶稱爲‘雜官’的時候,李士魯就想阻止他。不僅是因爲允熥比較看重他們,更因爲格致監監正楊士奇就在現場,雖然他也算是儒生,但畢竟現在當着格致監的官兒,方法這麼說肯定有意見,這就等於擴大了打擊面,對他們周禮派宣揚、推行自己的主張沒好處。

等他說起‘諸雜官之所以入朝,……,爲了利益’,李士魯就更想阻止他了。這話不僅沒有實據,還等於直接得罪皇帝,非常沒有必要;之後又說文武官員出於道義,更讓李士魯心中隱隱有所擔憂。可方法說話極快,李士魯又不能上前捂住他的嘴或大聲呵斥,還沒想好阻止的法子,方法已經將話說完了。

當然,最讓李士魯害怕的,是這件事似乎變成了周禮派與明禮派的對決。在建業五年允熥從安南返回,對理學派進行打擊後,根據允熥即位幾年來的行事,逐漸形成了所謂的明禮派。這一派主張拋棄從漢代到宋代所有大儒對孔孟二聖的解讀,重新解讀二聖的原話,同時與大明實際情況相結合,建立既符合孔孟二聖本意,又符合大明實際情況的儒學。這一派以孔子‘有教無類’等詞語爲號召,糅合管仲的思想,提出四民分業但都是民,地位平等,又提出孔子所說的‘士’與現在的‘士’並不相同,不能簡單類比,等等思想。因這一派自稱創建大明之儒學禮儀,所以被稱爲明禮派。以二楊陳,也就是***、楊士奇和陳瑛爲代表人物。朝中二三品的重臣也有傾向於這一派的,但不像這三人這樣使勁爲明禮派搖旗吶喊。

總體來看,明禮派與周禮派其實差別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對待工商之民、研究天文百工之事的人的態度有所差別,明禮派認爲也應當重視他們,可週禮派較爲輕視。可這兩派和其它儒家學派的差別遠大於兩派之間的差別,所以兩派之人私交大多不錯,也會合作對付其它學派。

可此時,在方法與陳瑛二人的辯論中,兩派對立起來。而且允熥的態度不用說,肯定是傾向於明禮派。這對他們周禮派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瞧你教的好徒弟!’李士魯忍不住回頭看了方孝孺一眼。這倒不是因爲方法是方孝孺的親戚,而是因爲方法是方孝孺以江淮省按察僉事提調學政、主持江淮省鄉試的時候圈定的舉人,後來又跟從方孝孺學習過幾年儒學。

‘陛下必定會結束這場辯論,但也一定會處置方法。但願陛下的處置不要太重。’李士魯又想着。方法爲人聰明,雖然年輕氣盛,但也被他們看好,不願他被廢。

“方愛卿。”待他們又辯論幾句,允熥出言道。

“陛下。”

“朕適才聽了一會兒,應當是聽明白了愛卿的意思。愛卿的意思是,文武百官都是君子,如同格致監諸人這樣的官員都是小人了?朕不應當任命他們爲官。”

“陛下,人品如何與可否爲官並無一定關係。以私德論公德乃是理學的想法,臣不以爲然。即使是雞鳴狗盜之徒,若是用的好了,一樣能有大用處。所以臣認爲陛下任用他們爲官並非錯事。不過臣確實認爲格致監的諸位同僚乃是喻於利之小人。不過,陛下,孔子所言之‘小人’與當今‘小人’之意又有所不同。”

“至於諸位文武百官,絕大多數都應當是君子,但臣斗膽說一句民間俗語;‘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許就有在場之官員並非君子。但如同方寺卿、李僉事、盧御史等人都必定是君子。”方法道。

聽到方法這番話,允熥臉上的表情略有些變化,但隨即又變得面無表情。他說道:“朕也以爲如同方寺卿、李僉事、盧御史等愛卿都是君子。不過,方愛卿你說格致監諸位官員是雜官,朕並不贊同。”

允熥隨即站起來,朗聲說道:“諸位愛卿,不論是所謂文官,武官,亦或是雜官,都是爲朝廷效力,切不可在朝廷的官位外,另憑其它分出上下高低。若是讓朕知曉,朕必定重重處置。”

“臣遵旨。”在場的大幾十位官員齊聲回答。

“退朝。”允熥讓小宦官說了這句話,宣佈退朝。

“臣恭送陛下。”在場的所有官員又都跪下送行,待允熥離開後才站起來,三三兩兩的離開奉天殿向皇城外走去。

“伯通(方法字),你今日所言太冒失了!”才走出奉天殿,李士魯就訓斥道:“在陛下面前說話怎能這樣無禮!……”

“伯通,士魯說的不錯,你今日冒失了。”方孝孺也說道。

“學生謹遵先生教誨。但那時學生覺得只有那樣說纔好,就噴薄而出了。”方法說道。

“罷了,你現在年紀還輕,年輕人冒失也是常理,不應苛責。不過以後要謹記今日的教誨,切不可這樣冒失。”方孝孺道。

“是,先生。”方法又答應道。

方孝孺又說了他幾句,方法一一答應。之後方孝孺也不再與他說話,轉過頭與李士魯交談起來。

“臻善。”方法也招呼起另外一人。

“伯通,有何事?”明良答應道。他所招呼的這個人,正是都察院河南道御史明良。明良是安慶府潛山縣人,方法是安慶府桐城縣人,是同鄉,又是同一科錄爲舉人,同一科錄爲進士,更兼都崇奉周禮,所以關係極好。

“適才你怎麼不說話?”方法問道:“適才與陳御史等人辯論,你怎麼不出言駁斥他們的謬論?”

“這,”明良正在琢磨如何回答,忽然聽到從宮外傳來“噹噹噹’的聲音,一驚,就聽方法驚訝的叫道:“怎麼回事,有人敲響登聞鼓?”

==========

感謝書友其四七七的打賞。

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獵戶第380章 囑咐大臣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437章 閒聊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282章 年前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07章 成親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與山海關往事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036章 決心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209章 賢才第1714章 王妃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45章 武德衛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733章 海盜們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288章 追捕第1251章 反應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761章 三元宮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78章 祭祖第32章 寶鈔戰爭——戶部準備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266章 想法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307章 張無忌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1516章 抓人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244章 真正的學校——學生會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