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

“衝,衝!”在三寶壟城下傳來爪哇語的叫喊聲。

“守住!守住!”在三寶壟城上傳來漢語的呼喊聲。

與這兩種不同語言發出的不同喊聲相伴的,是無數淒厲地吶喊着與敵人搏殺的將士。城下之人在將軍的帶領下一窩窩的向城頭攻去,手持弓箭的督戰隊就跟在衝鋒的人後面,見到誰稍微慢一點就一箭射殺;所有火炮與投石等攻城器械也一刻不停的發射着,絲毫不在意隨時可能發生的爆炸;原本用來搬運的勇士已經都被組織起來,準備對城頭髮起衝鋒,從三寶壟城內逃出來的人不論士兵或百姓,一半被下令第一批發動衝鋒,另外一半搬運沉重的彈丸和石塊,稍微緩慢就會被一刀劈倒在地。

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與侍衛站在代表滿者伯夷的旗幟下面,聲嘶力竭的對經過的勇士吼道:“哪個人第一個衝上城頭,賞賜與他身體等重的黃金、一百戶奴隸與苦橘城外的田地!”

“只要能奪取三寶壟城,城內所有的東西和人都是勇士們的戰利品!不論漢人還是當地人,不論漢人還是當地人的東西,除了明國的藩王,其它所有人和東西都是勇士們的戰利品!”

由不得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不這樣拼。得到三寶壟城已經丟失消息的時候是八月二十五日,他愣了一愣,馬上下令六成的將士拔營而起,以最快的速度向東而去;其餘的軍隊負責擋住八馬蘭的明軍。

他清楚的知道,明軍用來偷襲三寶壟城的將士絕不會多,至多隻有兩三千從蘇藩內又擠出來的將士加上從八馬蘭的軍營中抽調的幾百精銳。三寶壟城雖然不算大,但也絕對不是兩三千人守得過來的,只要自己趕在明軍從八馬蘭軍營抽調的援兵之前趕到城下發動攻城,就能一舉奪回這座城池,挽回敗局。

但等他趕到三寶壟城下的時候,通過一次攻城發現城內的明軍至少有五千人,滿者伯夷兵剛剛抵達城下準備不周,沒能將城池攻下。原來朱高煦早在出兵前就與徐增壽商量好了:天完全黑下來,所有將士也都休息後,馬上派出第二批將士登船趕往三寶壟城;如果朱高煦攻城失敗,這幾千人不過是白坐一次船,但如果他成功打下城池,這幾千人就會成爲能否守住城池的重要砝碼。雖然由於天黑後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水兵拒絕開船,這幾千人是在後半夜雨停了以後才登上船隻趕往三寶壟城,但幸好也在滿者伯夷之兵趕到前抵達海岸入城駐防。

另外,威格拉瑪瓦爾達拿通過審問一個抓到的俘虜得知:城內竟然有至少五六百原本的守兵叛變,或者說沒有抵抗就被俘虜,其餘守兵也沒有進行多少抵抗就全軍潰散,一些當地人脫了衣服跑回家中,另外一些人逃出了城。還有兩個也不知是什麼時候投靠明軍的爪哇人勸誘俘虜爲明軍效力,現在也不知有多少俘虜叛變投敵;而且最開始攻城的只有不到一千人,其餘明軍將士都是後來趕來的,和一部分叛變投敵的爪哇人。

聽到這話後,威格拉瑪瓦爾達拿馬上將逃出來的三寶壟城守兵帕拉帕處死了。帕拉帕告訴他攻城的明軍足有兩千多人,而且城內將士與明軍進行了一番血戰後才丟了城,也沒有多少人被俘。

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對於這種明目張膽欺騙他的行爲非常不滿,再加上此時他正在氣頭上,於是決定實踐一個之前從未用過的酷刑:五馬分屍,將帕拉帕處死。

處死帕拉帕後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略微冷靜了些,決定派人入城與朱高煦和談。但朱高煦大約是勝券在握,說話就不那麼注意了,手下的侍衛嘴上也沒有把門的,讓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很快得知了他的底線:朱高煦要至少消滅他一半的主力軍隊,讓威格拉瑪瓦爾達拿手上的兵只比威拉布彌略微多一點兒,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實力,讓爪哇島之後內戰不休;同時還要一次拿走苦橘城內國庫六成的金銀。

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豈能答應這樣的條件。如果與明軍和談,代表着他此戰對明軍認輸,本就會引起一部分貴族和僧侶的不滿,再失去了許多軍隊,威拉布彌完全有可能在一些貴族和僧侶的支持下從他手中奪取政權,成爲國王;特別是天方教這些年在爪哇島流傳的速度很快,許多貴族都皈依了天方教,甚至強迫家裡的僕人、種地的農奴、替自己經營商業的自由民和所部軍隊的將領與士兵信奉天方教,奪取一塊新領土後也強迫當地的百姓信教,並且威拉布彌對天方教很寬容而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略有些敵視,所以將這些信奉了天方教的貴族都推到了對立面,在爭取貴族上面更加弱勢,失去王位的可能不小。

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又派出自己的親信入城與朱高煦談了一次,請求他在現在的條件上退讓,但朱高煦一步不退,蠻橫地表示:“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已。”親信再三請求,又希望他在賠償的金銀數量上再斟酌,說道:“只要答應了損失一半勇士的條件,我國不過是貴國口中之物,所有金銀也早晚是殿下的,何必如此要求。”朱高煦又回答:“還沒有嚥下去,餓得厲害!”又經過兩個時辰的談判,親信苦苦哀求,朱高煦才表示願意退讓,但要在思量一番,明日一早給出新的條件。

親信鬆了口氣,回去向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報告了:可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聽到這番話,馬上下令準備攻城,而且對親信說道:“你被他騙了。朱高煦城中只有五千人,如果咱們的軍隊猛攻,未必一定能守住城池;能運兵的船就這些,他不能短時間將一兩萬人從八馬蘭運到三寶壟城。”

“所以朱高煦採用了這樣的策略:用謊話欺騙你也欺騙我,讓我像傻瓜似的等着他開出新的條件,再派人入城與他商談,之後再開出新的條件,我再派人入城商談,這樣拖來拖去,拖到足夠的明軍入城,我軍再也打不下三寶壟城,到那時再翻臉,不論他開出什麼條件我都得接受;甚至有可能拒絕與我軍和談,要求我完全投降,不答應就只能等到糧食耗盡全軍餓死在這裡。”

“明人真是太狡猾了!幸好陛下識破了朱高煦的詭計。”親信大叫道。

他們說話間,軍隊已經做好攻城的準備,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讓侍衛給他穿上鎧甲,戴上頭盔,拿起寶刀,走出營帳親自指揮這場空前慘烈的攻城戰。

朱高煦大約是太得意忘形了,對於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如此堅決的馬上開始攻城沒有準備,滿者伯夷人第一次攻城就差點兒攻上城頭,還是成安見勢不妙緊急調兵支援才擋住他們。

但之後滿者伯夷人攻城一次比一次猛烈,明軍即使已經全員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看起來也未必能守住城池。

……

……

“快,快上,誰敢後退,定斬不饒!”劉度也聲嘶力竭的喊着。同時在他身邊,數十個手持鬼頭大刀的劊子手盯着前面,一旦有人後退馬上斬首,不論明軍還是降兵。

城頭上,正熬製沸油、沸水的人一刻不停的攪動着手中的鐵鉗,一旦覺得差不多了就掀起大鍋向下倒去,每次都有無數正在攀爬城牆和雲梯的滿者伯夷人慘叫着鬆開雙手,掉到地上。雖然三寶壟城的城牆沒有多高,土地因雨下得多也比較鬆軟,但摔下去的人大多也摔得七葷八素,更兼滾燙的沸水沸油全身都是,多半也活不成了。

但滿者伯夷人實在太多了,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又絲毫不在意傷亡,即使一批又一批的勇士戰死,但仍然有似乎數不盡的人向城頭攻過來,給明軍造成了損傷。

除了正在轟擊的大炮和投石機,滿者伯夷人的弓箭手也抵近城牆向城頭射箭;而明軍匆匆趕來沒有大炮和投石機,弓箭因爲箭矢不多也極少使用,城頭的明軍只能用血肉之軀抵禦滿者伯夷人的箭矢,損失也越來越多。

“老天爺啊,不對,如來佛祖啊,彌勒佛祖啊,觀世音菩薩啊,地藏王菩薩啊,……”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一遍後,劉度向天禱告道:“求你們一定要保佑殿下,保佑所有在三寶壟城中的將士啊!千萬不要被滿者伯夷人攻破了城池。”

“求你們讓雷公電母下一場大雨吧!只要下了雨,滿者伯夷人的火炮就不能用了,投石機和弓箭的用處也大大減小,滿者伯夷的士兵冒雨想要衝上城頭也更難,那樣城池想要守住就容易多了。只要能堅守到明日上午,第二批四千援兵就能趕到,城池就一定能守住。反正這些日子也下了不少雨了,也不差這一場;雷公電母你們只要投靠了佛祖,就能不用害怕天庭的天條,也就不用害怕像涇河龍王似的被砍了腦袋。”劉度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

“做什麼呢!不好好指揮守城!”正好帶領精銳巡視各個城頭的成安見到這一幕,十分不滿的湊近對他說道。

“成將軍,我在向諸位佛祖與菩薩禱告,求他們保佑殿下與將士,讓雷公電母下一場大雨。”劉度說道。

“你!”成安正想說‘你禱告這個有什麼用’,就想起來朱高煦這些年大力推廣佛教(當然是經過改良有戰鬥力的佛教),軍中信佛或者裝作信佛的人很多,很多人都說要做降妖降魔的羅漢,朱高煦也很高興,就將話嚥了回去。

“只要咱們平日裡對佛祖、菩薩心誠,佛祖菩薩自然會保佑咱們,不用臨時抱不抱佛腳。”成安這樣說了一句,馬上又道:“所以仔細盯着面前的戰局,絕不能讓滿者伯夷人奪取城頭!”

“成將軍,再給我派點兒援兵吧。”劉度指着城頭說道:“城下的滿者伯夷人無邊無際,就這麼點兵肯定守不住的!”

“守不住也要守!”成安斬釘截鐵的說道:“就算將人都拼光了,也要守住城池!”

“而且,你以爲我要是有援兵會不給你?”成安又道:“我手頭這些人已經是最後的人馬了,如果他們都填進去,哪裡再出了意外,整座城就徹底守不住了!”

“成將軍,我也知道,可是您好歹再派一百個人來。”劉度又道,聲音帶上了哀求之意。

成安正要再拒絕,忽然見到一名鋪兵臉帶喜色的跑了過來,對他說道:“成將軍,加查又讓城中的三百精壯答應參與守城。”

“太好了!”成安也臉現喜色的說道:“總算又有些兵了。”

“加查是誰?他怎麼能勸城中的青壯願意守城?”劉度卻問道。

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812章 四王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790章 大案——最後的審問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37章 戰——初戰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1383章 事情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77章 端午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3章 徹底融合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181章 安頓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1472章 類比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27章 景隆之謀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1020章 救援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711章 要求第980章 唱戲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173章 張彥方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1350章 南洋風雨——援兵是怎麼來的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03章 應酬第1715章 她答應了735章 兩方說話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699章 說第556章 獻女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1752章 炮灰第65章 充分準備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954章 續婚姻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