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

“蘇大人,不能這麼放過他們!”另外一個警察一聽這話,頓時大喊道:“他們不僅違背了《大明律》,而且在逃跑時還砍傷了張有河,他現在也不知是生是死。就這麼放過這人,如何對大家交待?當初有勳貴子弟當街欺負警察,周大人下令將那個勳貴子弟抓回衙門裡面,讓他很是吃了些苦頭,咱們也沒怎麼樣,府尹大人甚至說咱們做得對,無論貴庶只要犯法就要緝拿歸案。”

“可他們畢竟是番國使者,身份棘手,比勳貴子弟還要慎重。而且那人還逃進了禮部的番館裡面。不可輕動。”被稱作蘇大人的人猶豫了道。

“你們二人在這裡盯着,我去向府尹大人請示。”

……

……

“平身。”允熥說道。

“謝陛下隆恩。”朝鮮國使者金漢宣又磕了一個頭才站起來。之後就是按照慣例進獻貢品。允熥當然不可能瞧得上朝鮮人從來不會送太好的東西,頂多是有些高麗蔘,所以他也不在意,聽過就算,按照禮節回贈了些東西。

隨後進入正題。金漢宣又彎腰行禮,說道:“陛下,去年陛下宣召我朝鮮國君來京朝拜陛下,下令我朝鮮國派出軍隊去西域隨同大明將士一道與撒馬爾罕國交戰。”

“我朝鮮國身爲大明的番屬,此事當然義不容辭,派出五千將士隨同大明將士出征西北,並且在與撒馬爾罕國之兵交戰時立下大功。”

“你說的不錯。朝鮮國之兵出征西北,立下大功,朕心中有數。也獎賞了立功的將士。”允熥忽然道。

金漢宣忽然臉上一紅。他可知道允熥說的這話是什麼意思。和撒馬爾罕國決戰時統領朝鮮軍的將領金漢成名爲統帥,但貪生怕死不上戰場,被大明的將領鄙視,這事情他也知道。因爲金漢成就是他兄弟,金漢成能騙其他人,甚至欺騙國君朱芳遠,但還不至於欺騙自家兄弟。

大明的皇帝應當也知曉他是金漢成的兄弟,說這話是在臊他呢。

不過朝鮮人嘛,一向臉皮厚,這麼丟人的事情臉紅一紅也就罷了,繼續說道:“陛下處事公正,對於外番之兵與大明之兵一視同仁,實乃聖君所爲。”

“可正因如此,陛下不應允許魏國公將我朝鮮國的軍隊留在西域。我朝鮮本就國小力弱,人口不足百萬,五千壯士對於我國來說也十分重要。”

“而且我國將士出征西域遠離家鄉,無不思念家鄉的親人,將他們留在西域親人天各一方,也不符合儒家的道理。”

“是以臣代臣之君請求陛下,讓我朝鮮的將士回國與家人團聚。”

“金漢宣。”允熥說道:“朝鮮出征西域的將士是自願留在西域,歸化大明,爲大明效力。絕非朕強留他們在西域。”

“陛下,陛下被李明芳矇蔽了。就連魏國公,應當也被李明芳矇蔽了。”金漢宣說道:“臣聽聞我國返回國內的將士言到,大多數將士都願意回國,但副將李明芳不願回國,願意歸化大明。這本也算不得什麼,大明乃是我朝鮮國的宗主,爲大明效力更好於爲朝鮮效力,我國國君甚至因爲我國之將領能得到大明諸位大將的認可,成爲大明的將領而欣喜。”

“可李明芳爲了自己留在大明仍舊能統領更爲熟悉的本部兵馬,哄騙所部將士,讓他們以爲大明要強留他們在西域,不論是否願意留下都必須留下。他又欺騙將士們說,大明前來詢問的官員只不過是走過場,誰若是說願意返回朝鮮,就會剝奪士兵身份,貶爲奴僕。我朝鮮將士害怕之下不得不違背心意言稱願意留在當地。”

允熥這次沒有說話。與一個使者親自辯論對他來說有失身份。所以禮部尚書鄭沂義不容辭的挺身而出,與金漢宣辯論起來。因爲朝鮮國的使者來到京城後就向朝廷提出這個問題,所以鄭沂對此也有所瞭解知道事情的實情如何,此時與金漢宣辯論起來也沒有落於下風。

金漢宣見無法駁倒鄭沂,開始扮起了可憐。不斷說朝鮮國國小力弱,損失不起這麼多的壯丁,請求允熥看在朝鮮一向對大明恭順的份上允許那些將士回國。

經過很長時間的辯論,金漢宣最終請求大明給予補償。鄭沂與他又爭辯幾句,回過頭見允熥微微點頭,答應了他提出的補償。

長時間的辯論讓金漢宣與鄭沂都精疲力竭,在一旁觀看的允熥都覺得累,更不必說他們了。允熥又與金漢宣對答幾句,完成朝貢拜見的整個禮儀,讓他退下了;待金漢宣離開這間屋子,允熥馬上對鄭沂說道:“鄭卿,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一會兒。”

“陛下尚未接見完畢番國使者,臣豈能下去休息。”鄭沂雖然有些疲憊,但仍說道。

“你都已經這樣疲憊,不必再堅持了。而且還有陳迪,陳迪身爲太常寺卿也辦過與番國有關的差事,讓他前來不會有差錯。”

鄭沂聽允熥說的在理,也就不再堅持,就行禮退下。允熥下令讓一個小宦官攙扶鄭沂出去。

之後允熥宣召陳迪前來,並且接見其它番國使者。

第二個拜見的是日本國的使者。日本國就與朝鮮不同。雖然源義滿派出的人也有許多留在了西域,可日本國的使者對此隻字不提,只是按照禮節行禮納貢,並且對允熥的回賜躬身致謝。

允熥不由得感慨日本人就是識相,知道這樣的事情無論說什麼都沒有意義,乾脆不提,也不計較蠅頭小利,沒準還能讓大明的主政者心懷愧疚(當然,允熥是不會愧疚的),以後或許在某件事情上能讓大明對他們網開一面。

之後又接見了幾個番國使者,允熥下令休息一會兒。他連續接見這麼多人也很累。又吩咐陳迪也休息。

陳迪正要躬身致謝,忽然有通傳聲傳來:“陛下,應天府尹黃淮求見陛下。”

第1475章 恭賀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141章 善後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170章 調查第5章 各自盤算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251章 反應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417章 前世第1692章 尷尬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307章 張無忌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2章 兩個爆點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217章 爲何讀書第1458章 求封第152章 追悼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12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跪第45章 武德衛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249章 烏龍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1470章 大吵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404章 目眥盡裂發盡上指冠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43章 戰——安全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231章 比武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1536章 拜訪第1141章 善後第1437章 閒聊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59章 入城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1231章 藉口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311章 楊栽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番外20:祭拜長陵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281章 安排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479章 科舉(完)第498章 任官第1209章 賢才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470章 對聯第168章 海第634章 橫濱第110章 見藍珍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